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烽火九州

第57章公孙伯琛的主意

  • 作者:武道风流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0-01 01:56:43
  • 字数:3664

同样是对公孙伯琛不太信任,一路上没有作声的吕尚忽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说出了众人心底的想法,对此公孙伯琛露出了一抹苦笑,因为正如同吕尚所说的,他确实没法证明,上次来的时候他清楚的看到这些马车上很多都是粮食无疑,但不知为何,这一次却全都用兽皮给盖了起来,至于信还是不信,那就得看武昌怎么说了。

‘记得以前从李尔先生那看过的一本书中以前好像说过,外出携带的粮草必须用防雨的东西给遮盖起来,不然一旦沾了雨水,很有可能会受潮发霉,这么看来用兽皮盖着,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

“那肯定带了,这些飞刀可是我的。”

有些疑惑武昌为何会询问他是否携带了飞刀,李德兴回了一句后,就听武昌略有些兴奋的让众人将身上的火折子都给统计一下,看看带了多少火折子。

在脑海中思索了一番,武昌倒是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刚想开口说话,就看到一旁的田正阳冲他点了点头,显然也是觉得这些马车上放着的确实是粮草无疑。

‘早知道就让花元亮把弓箭给带上了,这可怎么办?箭矢不行,那…飞刀呢?’

觉得飞刀应该也可以将火折子送到马车上,武昌不由看向了李德兴,冲着他问道:

“李德兴,你下城墙时带飞刀了没?”

在一旁附和着武昌的说法,田正阳和武昌想的一样,同时在心底觉得只要公孙伯琛没有骗他们,那么这些马车上面,十有八九就是粮草。

见武昌和田正阳都决定要动手后,其他几人也没有了意见,只是众人还面临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他们怎么才能通过众多士兵的巡逻将马车上的粮草点燃?

正当众人思索间,又是一队巡逻士兵在他们不远处经过,吓的众人顿时屏住了呼吸。

所以对于粮草,任何一支军队都会视作重中之重,梁州军也不例外,每逢一处安营扎寨,最少都会派上千名士兵进行轮流看守,怕的就是失去了粮草,没有了任何作战能力。

眼下武昌等七人碰到的士兵越多,也说明他们距离梁州军屯放粮草的位置也就越近,好在众人都穿了夜行衣行走在暗处,加上避开了巡逻的士兵,倒也没有被发现。

又行进了约三五十步的距离,借助一座营帐的遮挡,趴在地上的武昌在看到前面的士兵更多了后,不由压低了声音在公孙伯琛耳旁询问道:

古人曾说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里的粮草其实不仅仅是粮食和草料,实际上还包括衣食等诸多方面的用品,如果是在城外作战,其中还包括了箭矢、火把等消耗品。

注意到巡逻士兵不少都背着箭矢,武昌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利用花元亮的弓箭,将火折子射到马车上去点燃粮草。

扭头看向了花元亮,在看到花元亮身上空空如也时,武昌这才想起,下城墙时为了避免兵器过于引人注目,他们分别都只带了一把匕首,像花元亮的长弓,石大力的金瓜等全都留在了城墙上。

“这捂的那么结实,谁能看到里面放的是不是粮草?”

指向了士兵最多的地方,公孙伯琛给出了回应,使得武昌顺着看了过去。

果然看到如同公孙伯琛所说,在不下于二十名士兵身后,有着好几排马车,一排最少也得有三四十辆,只不过马车上的马匹不知道被牵去了哪儿,光剩下了个车架摞满了东西,最上方还用兽皮给盖了起来。

相比较武陵山脉中山匪出身的众人,田正阳的意见无疑更具有代表性,因为众人中只有他一个人是真正的武陵守军出身,对军队中的了解也更多,见田正阳都点头向自己示意,武昌不由说道:

“是不是都已经不重要了,咱们既然决定来到这儿,无论如何都得试一试,不然无功而返的话,回到武陵城中也会面临断粮的尴尬境地。”

‘老大莫不是想让我用飞刀把火折子送到马车上吧?!’

隐隐猜出了武昌的目的,大致估算了一下距离马车的距离,李德兴觉得武昌想得未免有些太简单了,这个距离,想要无声无息地将火折子送到马车上,明显是天方夜谭,而且单单将火折子送过去,也并没有多大用,这倒不是说火折子点不燃马车上的粮草,而是和火折子的制作有关。

有钱人家的火折子是以白薯蔓浸水中泡浓,取出捶扁,再泡加棉花、芦苇缨子再捶,晒干,加火油和多种香料而制成的,最后折成长扁筒或拧为绳,晚间燃之似无火放在竹筒里,用时取出一晃即燃。

而他们所携带火折子都是日常比较常见的,用的纸只是普通的草纸,制作时把纸裁成比竹筒还长的长度来剪下来,在卷起来,松紧度适中,卷成于竹筒

“我赞成校尉的说法,来都来了,又找到了地方,不如赌一把。”

“还有多远?”

“快了,看到前面那片空地堆放的马车没有,就是那儿了。”

阅读烽火九州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