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仙侠情缘 > 和皇太极的二三事[清穿]

041

  • 作者:秦典
  • 类型:仙侠情缘
  • 更新:09-21 23:23:17
  • 字数:8704

莽古尔泰看了代善一眼,他说:“大贝勒,怎么办?”

代善:“走,看来大汗是更喜欢听别人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不值得一提,算了,那就不打扰大汗了。”

等他们去代善的帐篷里游说代善的时候,胡湘湘就被皇太极叫了进来。

皇太极对她说:“君山,这次成功有你一份功劳。”这是指他故意去派胡君山提前去给小贝勒们做做思想工作。

说完就率先走了出去。

皇太极见这些贝勒都明确站在自己这一边,并且士气十足,这才开口说:“这有什么用,我前几天定的决定,两位大贝勒都不听,他们说要回去,说我们舟车劳顿,在没有完全准备的时候冒险深入明朝境内太危险了。”

说这话的时候如果没有把握是绝对会悲剧的,就是因为皇太极已经掌握了这些人的心理。代善说得没错,站在他面前的这些人都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不怕死。而且敢打敢冲。去年过来打林丹汗半途而废就够憋屈了,这会儿再次扑个空,他们这口气还怎么忍?所以就算是皇太极将代善二人的话搬出来,也丝毫不会改变他们的决定。反而还会将自己在代善那边的劣势变成优势,以多对少,就算代善再有想法,也奈何不了他了。

自然,岳托和济尔哈朗听到皇太极这么说就带领大家纷纷表态,一切都在皇太极的掌握中。

但无论怎么问也没反应,皇太极就是不回答。

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因为刚才在另外一个帐篷里和胡君山聊起了蒙古出逃的问题,岳托便是立马意识到了是什么问题。还能有什么?当然是决议是否南下的事。岳托就带头表示:“大汗,我们一切都听您的指挥!”

如果一开始就宣称要出兵从蒙古绕道去北京,试问会有几人愿意同行?

彼时皇太极还不是一代雄主,只是四分之一“大汗”。徒有虚名,并无实权,还要受制于其他大贝勒。而且皇太极在松锦的几场仗都以失败告终,在大家心里跟着你打打林丹汗也就得了,就是为了抢点东西好过年,去大明腹地,呵呵,告辞!别把自己当成吉思汗,跟你去找死?你觉得你配吗?所以就在十五日,扎赖特部的贝勒就想要把他们的部队带走。

扰乱军心,是开战前的大忌,要不就一起走,要不就一起冲,皇太极是绝不会允许有人半路逃跑的。后来皇太极不得不召集贝勒们集体商议,一致决定南下越过长城,这才勉强把人留住。到二十日晚,大部队越走越不踏实,蒙古首领们要离队的声音越来越大,做为族长的代善终于坐不住了。于是便有了屏退他人,只留他和莽古尔泰、皇太极三人一起商讨,目的也是为了给皇太极面子。

清史记载这次出征就是意指京城,但事实是,这是皇太极和八旗贵族博弈的结果。

他知道皇太极是心向南下的,现在也只有表态才会让皇太极安心。

其他贝勒们见岳托这么做,便是纷纷抱拳宣誓站位。

是觉得现在不需要他们了吗?

代善摇头,都是一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一群敢死队,让他们进来绝对各个支持。

这皇太极,他们这两个做兄长的想和他好好聊聊,他非要把别人拉进来。

莽古尔泰一脸莫名,都到这时候了熄火干嘛?他们是大贝勒,难道还怕那些小贝勒?跟他们干!怕什么!

但是代善压根不理他,二人遂出了帐篷。

胡湘湘:“大汗,我什么也没做,反而是萨哈廉贝勒在中间一直出力。”

皇太极挑眉:“嗯。”这是在意料之中,萨哈廉的想法和他是一样的。

然后他转过身去,像是在思考什么。

这一次决定南下其实是赌大金的国运,皇太极当然有自己的私心在,但更重要的是还是因为袁崇焕把他们逼得太狠了,一直不同意议和,还联合朝鲜封锁沿线不让粮食运送进来。代善和莽古尔泰以为这次回去还能有再战的可能,那是因为他们不稀罕城里的百姓,没粮了无非是再把一些多余的人杀了就是,这样就能多省出一波粮。可是那样做不过就是慢性自杀,大金这个时候打不过袁崇焕,难道那个时候就能吗?

不能回去,回去只有死路一条,只能前进,前进了,才能活下来。

……

这边,代善看到岳托,就知道他这个好儿子肯定又是来替他八叔当说客的。

果然,岳托第一句话就是:“恳请大贝勒跟我们一起出兵伐明。”

语气中充满了冷漠和无情。

这是一个儿子对老子说的话吗?

代善:“你……你在威胁我?”

莽古尔泰一看这俩父子一见面就拔剑弩张的,心想还是不参和的好。

他这二哥啊表面看着人五人六的,背地里老做一些让人讨厌的事,这里都不多说。反正对于岳托而言,就是这阿玛纯纯就是一混蛋,没什么好敬重的。

便是坐在一边。

岳托认真的说:“大贝勒误会了,儿臣只是希望大贝勒和三贝勒能以大局为重。这次大汗提出伐明是有充分理由的,并不是一意孤行。”

代善:“嗯?他一开始跟大家说是去打兔子,结果把大家带去老虎窝,你说这不叫一意孤行?莽古尔泰,你看看这些孩子,毛都没长齐,一看就是好日子过惯了,要是经历了我们当年的几场打仗,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不要觉得九部之战和萨尔浒他们取得了胜利就比明军厉害了,要知道那时候都是在他们的地盘,熟门熟路,自然是有得打。可现在是去人家家里,还从没有去前线的消息,这完全就是摸瞎过河,不淹死才怪!什么都不懂就跑过来,还真以为他懂吗?

莽古尔泰见状赶紧说:“都还是孩子,你跟孩子计较什么?岳托,你也是,也当了几年的阿玛,怎么还不知道体恤你阿玛的良苦用心?我们不是要和你们作对,是觉得你们太过武断,这大明打不得,快,赶紧收拾收拾跟我们回去。损失这点不算什么,别到时候我们都死在大明的地盘上了,到时候找谁说理去?”

但尽管这样,岳托还是依旧面不改色,他说:“两位贝勒,这场仗有的打。喀喇沁的人就住在这个关口,他们最熟悉这里的地形,我们从他们那了解这个地方会是一个突破口,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

代善:“试试?岳托,你有几条命可以试?喀喇沁的人说这里比辽东好闯,要真是这样,林丹汗和手下这么多人为什么会离开这里?是他们不稀罕大明的粮食吗?”

一个是防他们女真,一个是防蒙古,哪个关口都一样好吗?

他们真是想得太天真了。

老实说这场仗其实如果没开天眼真的就是在刀尖上跳舞啊。

你认为袁崇焕想要围剿你,就把周边的兵力全都集结到了辽东,理所当然就以为河北这里肯定会守备薄弱。可万一不是呢?

你认为林丹汗走了,这样就可以无后顾之忧南下突袭北京。可万一林丹汗得知这个消息截住你的退路呢?

你认为袁崇焕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进京勤王。可人家万一有两手准备,一边在河北这里把你们大军打的全军覆没,一边去你们家老巢把其他人一波带走?

这个情报再好也猜不透人心,随时都有新的状况出现。

……

不知道岳托是怎么回复代善的,或许以岳托现在的阅历做不到和代善有来有回,但至少这会儿岳托还会有一招,那就是摇人。只见外面站着的几个小贝勒都进了那个帐篷。估摸着应该是打算在气势上逼迫代善服从了。

皇太极躺在行军床上闭着眼,如果是以前他或许还会过去据理力争,会用他的逻辑来说服代善。但是这次他什么也不说,岳托他们用什么方式都行,都由着他们,只要他们能搞定代善就行。反正这一次他是非去不可。

胡湘湘在门口看着那边帐篷的动静,转头一看,皇太极竟然已经睡着了。

这几天他都没有睡,一直在担心中间会不会出岔子。

果然,代善他们提出了这个问题。

提出来好,提出来就可以解决。

在开战之前提出来,总比在中间叛逃强。

皇太极松了一口气。

这才能小睡一会儿。

唉,他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呀。

胡湘湘想。

也曾犯过许多错,上位后接连打过几场败仗,没法立威,又因为把打仗的时间选择在了每年小麦播种收获的时间。是的,八旗都是兵农合一,打仗的时候是兵,农忙时就得下地干活。而皇太极却在上位初期连续两次都把出兵安排在了农忙季节,比如天聪元年去朝鲜,比如去锦州,都继而耽误了小麦的收获。这样的举措直接加重了国内的饥荒。

皇太极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这几年他肯定反思过无数次,在想这仗以后该怎么打?农忙时肯定是不行,那就跳过这段时间,他这一次选择在十月,四个月后也就是明年的二月回沈阳,刚好就可以赶上小麦播种。

至于现在,他得在那批粮食种出来之前抢一批回去,无论用什么办法。

半个时辰之后,岳托他们就来到了皇太极的帐中,胡湘湘赶紧叫醒皇太极,几人通气,便是知道尘埃落定了。

皇太极说:“快把大贝勒、三贝勒请过来,还有其他蒙古贝勒,这么重要的事情,当然是要所有人在场。”

在会上,皇太极亲自宣布了他们出征以来第一次军令:对拒绝投降的人一律格杀勿论;对投降的人无论身份大小一律优待;如俘虏是一家人就不要将一家人分开;禁止奸YIN妇女;不要抢他人衣物;不要拆悔别人的房屋和寺庙;不要弄坏器皿;不要砍伐果树,如有违令杀归降之人,或奸YIN妇女者,斩!如毁房屋庙宇、砍伐果树、抢夺人衣物、私自闯入村落抢掠者,处以鞭刑!

之所以皇太极提出这样的军令,其实是因为他最大的目的还是想要和明朝议和。

不过这道军令却很难在部队里贯彻到底。

因为在当时环境下,明朝也就戚家军能遵守,其他明军经常犯错,更别说这一群从关外过来的土蛮子了。他们枪杀劫掠早就养成习惯,你让他们突然守规矩谈何容易?往后的四个月,皇太极接连下达了十八道命令就正好说明了这点。这群人根本就是毫无纪律,想要一时间扭转他们的作战方式根本就行不通。直到皇太极当着大家的面亲自处死了一名蒙古科尔沁士兵,这才让全军的行为有所收敛。

皇太极希望用军纪约束每个人,他要的不是一群财狼虎豹,而是一支有纪律有组织的先锋部队。

只不过想要达到他理想的那个程度,在当时看来实在是有些异想天开。

兽不可能一时间变成人,同样,这些人也不会从大老粗变成“仁义之师”。

为您提供大神 秦典 的《和皇太极的二三事[清穿]》最快更新

041 免费阅读.[www.]

等他们走后,阿巴泰、济尔哈朗、岳托、萨哈廉、杜度、阿济格、豪格几个人就走了进来,看皇太极一个坐在那里生闷气,岳托就问:“大汗,刚才您和两位大贝勒商议的是什么?我等都在外集结等您的上谕。”

他知道皇太极现在只想赢,为了赢,他可以什么都豁出去。但是这八旗是他们的父汗辛辛苦苦和其他人用血和汗水打下来的,不是可以让他随便造的。他皇太极可以不在乎,但他却不能。他不想死后下去了无颜见大汗。

经过几日深思熟虑,代善和莽古尔泰想到这几点理由打算劝说皇太极。理由充分吗?充分。合理吗?合理。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做出和代善一样的决定。可问题是皇太极他不听啊,非但不听,还要几个小贝勒进来。

阅读和皇太极的二三事[清穿]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