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仙侠情缘 > 和皇太极的二三事[清穿]

044

  • 作者:秦典
  • 类型:仙侠情缘
  • 更新:09-21 23:23:17
  • 字数:10880

过了一会儿济尔哈朗从里面站出来说:“大汗,这次我们不能后退,退了他们就会觉得我们不过如此,以后想要议和就更不会把我们当回事了!”

阿巴泰也附和:“济尔哈朗说得没错,就是要给大明一点教训看看,再说我们也不一定打不过他们。”

同一天,在阿巴泰他们打败满桂、侯世禄之后,通州北面畅通无阻,皇太极遂率大军进驻通州。

进入通州之后,皇太极开始他擅长的招降工作。这一次他还在招降的内容里加了许多煽情的戏码。具体内容是当初万历皇帝是如何扶持叶赫加害他们建州的,总之就是把七大恨的事说了一遍又一遍,因为中原皇帝不仁,他们才被迫造反起义,总之把他们的行为动机说得清清白白。

阿济格:“撤退干什么,又不是打不过,就大明这副样子,只怕就只有袁崇焕可以拿得出手,既然如此,不如我们直逼京城,见见那个皇帝老儿,看他到底有多嘚瑟才不愿意和我们议和!”

先来介绍下明朝那边的情况。当时袁崇焕率领他的关宁部队驻扎在蓟州,昌平总兵尤世威驻扎在密云,大同总兵满桂驻扎在顺义,宣镇总兵侯世禄驻扎在三河,这个情况是在崇祯召见孙承宗的时候提出来的分布情况。但实际却是后来他们得知尤世威回了昌平、侯世禄诅咒通州,各路援兵都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并没有进行合兵。另外王在晋也表示在三河这个地方是最能阻止金军前行的地方,但是因为侯世禄也遇到了城守拒绝入城的窘境,所以只能和满桂一起赶赴顺义。

提前赶来的通州小队在通州河附近抓获了一明哨兵,从他的口中得知大同和宣镇两位总兵都在顺义。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了皇太极面前。皇太极立刻命令阿巴泰和岳托带领两旗,外加蒙古两旗朝着顺义出发,命其击溃满侯二人。

十六日,孙承宗到达通州,此时他已经得知皇太极的部队也来到了通州郊外,很显然他们是放弃了蓟州那边的线路,改由通州行进。而袁崇焕坐为督师竟然毫不知情,仍在蓟州待命。孙承宗对此颇有怨言。

代善和莽古尔泰互看一眼,便是说:“那你打算怎么做呢?不回遵化,继续前进?”

皇太极:“蓟州是肯定不能去了,但是遵化也不能回去,我打算辗转去通州。”

代善:“通州?”

这时候代善和莽古尔泰又找上皇太极,提出撤退的建议。代善:“大汗,我们在这里正面对抗袁崇焕,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再这么打下去,只怕大明其他援军都会过来包抄我们。我看我们还是赶紧回到遵化城,然后再做打算。”

他们离开遵化前,特意让参将英俄尔岱、游击李思忠、文官范文程带领八百人留守遵化,前方的蓟州已然是不能再去,只有先行回到遵化才是上上之选。

事实的确和代善想得一样。在之后的几天,明朝方面一直在加紧联络袁崇焕,命令他带着大军在蓟州堵截金军,同时还调配了周围宣府、大同、昌平、保定等地的总兵、巡抚驰援袁崇焕,在京城要道驻扎把守。

初十,前行部队石门驿和袁崇焕的人马发生火拼,十二日,袁崇焕的部队又把在马升桥围追堵截。两兵在树林茂密、地形崎岖的山路上对峙两次。虽然金军并无多大的伤亡,但显然袁崇焕让皇太极有了不得不改变作战方式的想法。

皇太极点头:“这里要拜托三贝勒了。”

他首先是派遣使臣去蓟州城内劝降城中官员和百姓,然后让莽古尔泰、多尔衮、多铎、萨哈廉、豪格几人带三千人先去通州刺探情报。

代善和莽古尔泰皱着眉头默不作声,看得出来他们也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他对代善还有在场的人说:“大贝勒,三贝勒,诸位贝勒台吉,这一次我们入关南下,本来就是希望能和大明议和。这期间我屡次写信给大明各州府的总兵官,希望他们能把我们的目的呈给当今皇上,但很可惜,送出去的信永远都是石沉大海,一点回响都没有。他们根本就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大贝勒,我们刚才不过是在马升桥和石门驿和袁崇焕过过兵,甚至连真正交手都算不上。如果这时候我们就因为惧怕袁崇焕还有他背后的大明而莫名其妙就退兵,你们觉得他们会怎么想我们?”

说完下面就开始议论纷纷。

这话一出,其他人都齐声说:“对,我们要去京城亲自问问大明皇帝!”

皇太极看这会儿大家的气势还这么高涨,便是放心的对代善说:“大贝勒,你也看到了,大家都不甘心就这么离开。袁崇焕屡次戏耍我们不愿意议和,就是看不起我们,觉得我们好欺负,如果我们就这么走了,那就是坐实了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搏一搏,愿两位哥哥成全我们!”

而袁崇焕这边,在得知皇太极他们身处通州之后,竟然选择绕道通州直接进京,可想袁崇焕已经清楚的知道皇太极的目标并非通州,即使他和孙承宗合兵也未必起到什么效果,反而还会着了皇太极的陷阱,不如直奔北京护卫。

通州离京城只有四十里,袁崇焕的考虑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皇太极在派济尔哈朗去京城侦察情况看后得知袁崇焕往京城的东南方向行进,便是改变策略,继而率领大军从京城的西北方向走,这样就可以避免和袁崇焕的关宁军发生直接的冲突。

十七日,皇太极来到京城北郊。

正式开战前先简单介绍八旗驻扎的信息。八旗分别是以正黄、两红、镶蓝四旗为右翼,镶黄、两百、正蓝四旗为左翼。当时皇太极虽是大汗,但也只是正黄旗一旗的旗主,代善、岳托、萨哈廉父子三人分管两红旗,济尔哈朗为镶蓝旗小贝勒,他们都在右翼。而莽古尔泰是正蓝旗旗主,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分管两白旗,豪格和阿巴泰是镶黄旗的大小旗主,他们则是在左翼。

左翼在东,右翼在西。

在那里休息了两日之后,皇太极兵临北京城外。

先是德胜门的战争。

十八日袁崇焕到达京城,立刻申请下发粮草,这也就说明为什么袁崇焕急于来到京城,而不是选择在通州和孙承宗汇合,缺粮草也是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他们从辽东匆忙赶来,肯定没有带够粮草,冒然在通州对抗只会让自己处于被动。所以在看到袁崇焕的粮草奏疏之后,户部立刻连夜将粮草装运齐集在南三门的左安门边。并且规定左安门从即日起不得擅自打开。

上面说了皇太极派阿巴泰、岳托二人带兵击溃满桂、侯世禄,当时他们手里的兵马人数大概是满桂五千人,侯世禄一万人左右。二人不敌金兵,被迫在十八日返回京城的东直门,然后十九日迁移到德胜门。当他们驻扎在德胜门外的时候就这才知道粮草因为袁崇焕的原因已经转移到左安门,而这时朝廷又下达了不得开启城门的指示,只能从城墙上将粮草抛下。

二十日和皇太极亲率右翼四旗、蒙古兵继续对抗,侯世禄迎战期间不幸负伤落马,直接昏迷不醒,幸好被他的手下救起,最后逃至山西一带养伤才得以保住了性命。侯世禄一走,就只有满桂一人带兵坚持对抗,但更令人没想到的是,满桂一行人竟然被城墙上的明军用炮火误伤,这里只能感叹当时的炮火不分敌我,但是也能看出来即使是京城的守卫,训练也毫无章法,竟然犯下这么严重的失误,可悲可叹!二十三日,被打散的满桂以及其他散兵被允许进入城内修整。

再是广渠门。

比起德胜门,广渠门的战争要与之更为激烈。这里是左翼四旗,他们一开始就为了防止满桂、侯世禄的部队突然过来对他们造成两面夹击,便是兵分两路,一边对阵袁崇焕,一边又可抵御满桂部队,这样一来也可以随时支援德胜门外的皇太极的右翼四旗。

袁崇焕这边,自从知道皇太极绕道蒙古直逼北京,他就带领自己的部队日夜不停,一路长途奔波饥寒交迫,先是在蓟州附近和金军交手两次,后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京城,双方激战数天,在二十七日这一天,联合从通州赶过来的孙承宗一起力抗金军,最后以皇太极退到南海子为结束。

南海子位于京城往南二十里的地方,这里是京城外养殖兽类、瓜果蔬菜之地。这里被皇太极选做大军修养调整之用。袁崇焕率军想要追击,但因为对京城地形不太熟悉,只能先退至京郊再做合围打算。

而就在这一天,胡湘湘亲眼见到了历史上那场有名的“反间计”是如何诞生的。

当时皇太极被迫来到南海子,是去是留又让做为主帅的他开始焦头烂额。

就在这个时候有两位之前在沈阳参加科举的文人进来献计,皇太极在听到高鸿中、鲍承先的计策之后大喜,立马就让他们站在胡湘湘之前,颇有种想要重用他们的意思。

随后二人就按照计划来到被抓来的大明太监的帐篷外假装密聊。

杨春、王成德,是大坝马房的太监。

一人假装是莽古尔泰对另一人说:“大贝勒,这仗我们打下去一定志在必得,为什么大汗要我们突然撤退?我不懂!”

那“代善”回道:“三贝勒,你有所不知,不用吹灰之力就能得到所有的事,何须再牺牲我们的战士呢?”

“莽古尔泰”:“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代善:“袁督师和大汗早就有了约定,说只要咱们配合他打赢这场仗,便可以答应我们之前约定好的事。”

“莽古尔泰”:“哈哈哈,原来如此,那的确是不需要我们再这么辛苦了。”

二人一唱一和,将这些话故意放出好让那姓杨的太监一字不漏的记在心里,然后再到二十九日,再故意把杨太监放回。

皇太极在看着两位太监被放走之后对胡湘湘说:“有时候为了成功,不得不做一些卑劣的事。而且这两个人能不能安全抵达京城还是一回事,说不定中途就被袁崇焕截获,又或者皇帝根本不信他所说的。不过为了能扭转局面,哪怕只有一点可能,我也会争取。”

他看着胡湘湘。

这些天皇太极身边出现了很多主动站出来出谋划策的谋士,更显得胡君山多余了。

他竟然一个建议都没有提!

胡湘湘自然是不会提,这东西她本身就只是一个记录者,她能给出什么建议呢?没有立场,也就不需要提。

只是大汗身边你不出主意就得让位,大家都看着呢。

谁会需要一个没有用的人?

这些天多少人都站在了胡湘湘前面,来昭示着她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皇太极:“君山。”

胡湘湘:“属下在。”

皇太极站起来,他看看外面的落日,余晖映在他的脸上,让胡湘湘有种莫名的感觉。

这个时候的皇太极在想什么?

他是在看到京城之后有了更深层的触动了吗?

是不是这个时候皇太极开始已经动了想要和大明争夺天下的想法?

胡湘湘真的好想知道这个!

下一秒皇太极就说:“我突然想喝大妃亲手做的果子和奶茶了。”

啊?

胡湘湘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台词明显不对啊!

还以为是督促她让她好好工作呢,又或者是对这次的行动做出总结。

忽然想吃家乡菜是怎么回事?

但仔细想想也情有可原,出来这么久,说不想家是假的。

哲哲和布木布泰也肯定在千里之外牵挂着他。

所以胡湘湘对他说:“那我们打完仗,就马上回去看他们。”

皇太极没有说话,但是眼神已经代表了一切。

这个时候刚好代善和莽古尔泰他们进来,莽古尔泰笑着打趣:“你们两个聊什么呢?”

皇太极就回过神来立马说:“没聊什么。”

莽古尔泰:“难得来一趟京城,将士们都开了眼,大家这才知道原来我们一直羡慕的沈阳和大明国都京城比起来也不过如此!”

皇太极:“那是自然,京城集全国之力,自然是所有优秀的资源都汇集于此。”

莽古尔泰:“我在想,我们兄弟几个何时能从大门堂堂正正的走进去?让我们也试试那个龙椅!”

代善:“三贝勒,你这口气也太大了。”

莽古尔泰:“大贝勒,你从一出门就让我们谨慎谨慎,可现在呢,大汗带着我们打到了京城脚下。大明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我们已经全都摸清了。现在我们又设计对付了袁崇焕,即使那皇帝不对袁崇焕做什么,他心里也会肯定会留下阴影,到时候两人有了隔阂肯定就成不了事。到那时,还有什么能挡住我们的吗?”

代善:“你,你是真能想!”

莽古尔泰:“大汗,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皇太极:“两位贝勒,有想法才会有动力,如今我们突破关宁军的防线绕过蒙古来到大明腹地,以后再来大明就跟进自己家一样,没谁能困住我们!”

他看向远方:“至于夺取天下,不是一句两句话这么简单,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心,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只要我们把大金建设的越来越好,未来我们一定会实现这个心愿。”

莽古尔泰:“到那时候我们几个兄弟再站在城墙上,那将是怎样的光景?”

代善咳嗽了一声:“希望你们加紧时间,别到时候我已经进了土,只能在地底下听到你们的好消息。”

莽古尔泰:“大贝勒,你就不能想点好的啊!如果真是那样,那我就抱着你的骨灰来京城,你先挑个好地方,我就把你葬在那个风水宝地。”

代善:“呸呸,晦气!莽古尔泰,你是不是早就嫌弃我活得太长了?”

莽古尔泰:“冤枉啊大贝勒,我多么希望你能长命百岁!”

皇太极:“大贝勒快别气坏了身体,您以后还得来京城享福呢。”

代善:“老五,多学学老八,瞧瞧人家多会说话!”

说完三人就一起笑了。

胡湘湘将一切看在眼里,一想到三人中竟然只有代善实现了这个承诺就觉得唏嘘。

原以为是代善会等不到那一天,却是莽古尔泰和皇太极止步于入关前。

为您提供大神 秦典 的《和皇太极的二三事[清穿]》最快更新

044 免费阅读.[www.]

说着就对着代善和莽古尔泰抱拳,请求他们的同意。

大明虽然在皇太极他们入关之前打的那几场仗有些不堪入目,但并不是说大明的军政体制就完全不行,所以代善依旧保持谨慎的态度,不希望皇太极带军涉险。

皇太极又一次在袁崇焕这里受挫,但并不代表他就会善罢甘休了。

阅读和皇太极的二三事[清穿]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