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科技进化 > 冲破星云

第一卷星云之谜 13假设

  • 作者:天之佼
  • 类型:科技进化
  • 更新:05-27 21:52:21
  • 字数:7980

“小陈,你的推测非常有前瞻性,这个想法在理论上是有可能存在的。但我们太阳系有太阳风包裹的日球顶层,又有太阳这个引力源,太阳系同时还在围绕着银心公转。引力让我们的运行轨迹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螺旋形。

编织这些布朗运动般螺旋轨道的是万有引力,引力在编织轨道的同时也编织成了一张引力网,大量星际尘埃物质从太阳系之外进入内太阳系是非常困难的。

陈飞宇愣了一下,回答道:

“额,这个...我觉得最简单可能也是最复杂的办法就是,直接到太阳能板上去取样。”

你有没有考虑过,造成天光、太阳能板功率降低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太阳风暴造成的。”

林雨疏很满意:

“你果然如你们申院长说的一般优秀和严谨。对天鹰座方向未知物质的红外观测,我们可以帮你想想办法,但短期之内可能很难办到。你也知道,我们自己的火眼号还在维修,而NASA的韦伯号正在执行特殊任务,不过我们会尽快安排的。

但就算你拿到了天鹰座方向的红外观测数据,怎么能证明和我们近地空间内出现的物质有关系呢?”

“看来准备做得非常充足,我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是星际尘埃造成的,为什么只有同步轨道之外的卫星受到了影响,近地轨道的却没有受到影响呢?”

陈飞宇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从包里拿出了一叠演算纸,展开在会议桌上:

“如果我的假设成立,造成这一切影响的就是星际尘埃,那近地轨道的卫星可能还没有受到足够大的影响。我们知道地磁场在1000公里的高度以后磁力就会显著降低,而星际尘埃多数是带电的。

“我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天鹰座鼓河三的位置,出现了一团疑似星云的物质。这团星云应该是在一个月前才出现的。”

说完他将之前和夏岚一起收集到的资料投影到了会议室的屏幕上。

林雨疏看着屏幕图像,问道:

陈飞宇小心地抬眼看了申院长,导师的眼神中并没有责备的意思,他继续说道:

如果尘埃的密度在一个阈值范围内,那么就有可能出现近地轨道的卫星和空间站因为地磁场保护暂时没有出现故障。而在36000公里的同步轨道和更远的地方就会受到影响。

经过我的计算,星际尘埃的颗粒大小在0.1毫米左右,密度始适中的话,那么刚好可以在数学上解释前几天的天光以及近地面的静电现象。”

说完之后,陈飞宇自觉自己的推测有些过于天马行空,正准备补充点什么的时候,林雨疏开口说道:

“从形态上看,这团挡住鼓河三的物质有星际尘埃云的典型特征,但它的出现和运动方式都太过离奇,我现在还不敢确认那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星云。我们使用微波、电磁波、可见光、X还有伽马波段,都无法证实其组成成分。

所以,我想向科学院提出申请,使用空间红外望远镜对这团物质进行观测和光谱分析。如果可以证实,挡住鼓河三的就是星际尘埃物质,那可能和我们最近遭遇的这些情况就都有联系了。”

这个问题陈飞宇早有准备,他自信地回答道:

“我查阅过这段时间太阳活动的观测记录,基本可以排除太阳风暴的影响。”

他说话的时候,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导师。他原以为导师会对这样的回答表示出不满,但意外的是,导师眼角似乎划过了一丝欣慰。

申院长开口说道:

“天鹰座方向的未知星云我们可以慢慢探测,那毕竟离我们还很远,而且正如林教授所说。外太阳系的星际物质要进入内太阳系,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我们先不管这些星际尘埃从哪儿来的,眼下我们面临更紧急的情况时,如何应对这些物质对卫星带来的影响。”

一旁的高天恩也说道:

“是啊,不瞒你说,小陈。在你来之前,我们刚刚结束的研讨会,就是如何应对现在卫星太阳能板失效造成的影响。你是天地运输系统的专家,你的意见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你知道,现在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卫星的。更重要的是,在军事领域,卫星发挥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但是根据现在的情况在计算,如果我们不采取正确的行动,所有卫星会在三个月到半年内完全失效,那带来的后果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陈飞宇也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我觉得现在应该做的第一步是,找出太阳能板效率降低的原因,这个在地面可能很难完全确认。”

高天恩点头道:

“是的,我也这样认为。原因都没有确认,措施是很难采取的。我们在天宫号上不是有常驻宇航员吗?能不能派出一名航天员驾驶神舟飞船到卫星附近,采回一块太阳能帆板带回地面。或者就地检修,找出问题的所在。”

陈飞宇一怔,看来这位被导师称为行业专家的高天恩并非他们航天专业的专家,他解释道:

“高先生,您的提议很好,但在技术细节上我们可能还需要仔细斟酌。因为天宫空间站是停留在400公里高度的近地轨道上的,而目前出现问题的卫星,其轨道的最低高度都在36000公里的同步轨道。

我们现在对接在天宫号空间站上的神舟飞船,设计的初衷就是完成天地间的人员运输,只具备在近地轨道飞行的能力。她是不具备向同步轨道和更高轨道变轨能力的,在飞船动力和生命保障设备上都非常冒险。”

高天恩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提议不合理而感到尴尬,而是又说道:

“那我们有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发射一艘有这种作业能力的飞船,带着航天员到同步轨道上去呢。”

申院长看向陈飞宇:

“我们航天中心现在的骨干就坐在这儿,飞宇,你来说说办法。”

陈飞宇又是一惊,他很清楚要短期内发射载人飞船去同步轨道的难度。而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导师,竟然会在让自己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提出技术方案,他快速整理了思绪说道:

“成熟技术和在研项目里都没有这样的方案,我倒有是一个预研项目的研究内容是空间卫星维修技术,项目内容就是近地轨道和同步轨道卫星的捕获、维修和释放。不过从预研项目到正式立项再到应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理论验证这一块还好办,我们现在的技术储备充足,联合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力量很快就能完成。但要投入使用,需要几百家单位、企业的配合生产。这恐怕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投入到实际运用中。”

一直没有开口的邵峰说了话,他看陈飞宇的眼神很复杂,既有对科研学者的尊重,又有一种微妙的考察意味:

“有办法就好,我相信申院长这边一定会全力配合你拿出实施方案的。”

申院长也说道:

“飞宇,既然你有思路,那这个方案你就赶紧做一个出来。事态紧迫,在保障可靠的前提下,以可行性为先导来完成设计,需要配合的资源,我来协调。”

陈飞宇一愣,没有第一时间回答。他感觉这个会议太不可思议了,这么重大的项目,竟然以这种方式就决定了,甚至还不如他研究生论文选题花的时间长。而且,他觉得邵峰一直都在盯着自己,但每次他余光扫过的时候,又看到对方分明在做其他事情。

“怎么,有问题吗?”申院长用略带严厉的口吻又问道。

陈飞宇连连摇头:

“没...没有,申院长。”

申院长满意的点了点头,陈飞宇又问道。

“计划什么时候把航天员送到高轨道去?”

高天恩又说道:

“越快越好!”

陈飞宇尬笑着正准备解释航天工程的复杂性,申院长就说道:

“三十天!”

“啊...?”陈飞宇大惊失色。若是一个外行人提出这样的要求,他可能会用最刻薄的言语去嘲讽对方。

然而,现在提出这个要求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导师和领导,火箭研究院的院长申穹。而且,他从申院长紧锁的眉头和严肃的眼神中看得出,这绝不是一个玩笑。

接下来的会议里,几位专家又像陈飞宇交代了许多技术要求。在会议就要结束的时候,邵峰忽然问道:

“陈博士,你最开始提出了一个构想,现在近地空间的星云有可能来自天鹰座方向,对吗?”

陈飞宇回答道:

“这只是我个人一个很不成熟的假设,我觉得现在首先到卫星上外去采集到样本,是求证这个猜测的第一步。”

邵峰摸着自己的胡渣子,有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陈飞宇说道:

“如果,我是说如果。近地轨道的星云就是来自天鹰座方向,你觉得这事儿有可能自然发生吗?”

陈飞宇一怔,目光扫向其余三人。他们面色并没有明显的起伏,仿佛还有些期待他的回答。

“这个...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按照现在人类的科技能力,是完全没有可能制造那么一团星云物质在那么远的地方的。

而且,刚才林教授也说过了,像星际尘埃这样的稀疏物质团,要想从太阳系外进入内太阳系,从现有科学上来讲,概率也是非常非常低的。”

邵峰十指交叉摆在桌前,身体前倾看着陈飞宇又问道:

“如果最后我们发现,天鹰座方向的星云和近地空间的物质有着某种联系,你觉得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陈飞宇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他对科学边界的认知。就在他为难之际,邵峰又开口说道:

“我就是随便一问,你别在意,也不用回答的,可能也没人能够回答。”

陈飞宇感觉自己参加的并不是科学汇报会,而是像一场面试。

林雨疏点了点头:

“为什么你说是疑似星云?”

陈飞宇放大了由紫金山天文台拍摄的高清照片:

阅读冲破星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