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科技进化 > 冲破星云

第三卷地球舰队 332燎原(二十一)

  • 作者:天之佼
  • 类型:科技进化
  • 更新:05-27 21:54:01
  • 字数:6294

“从我现在的位置看上去,地球就像个...额...玻璃弹珠。其实我已经上过很多次太空了,但宇宙的浩瀚仍然让我难以形容,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受到无论多么天马行空的事情,在这样尺度下都有可能发生。”

镜头扫过了在群星中微微闪烁的地球,以及在屏幕上光芒万丈的太阳之后。转向了不远处的四艘蜂鸟飞船。虽然这片空域里并没有星际尘埃,但蜂鸟飞船四片巨大的电磁旋翼正全速对向旋转着。

周成的声音又出现在了扬声器里:

“虽然宇宙空间中的温度只有2.75K,约零下270度。但因为没有传导热的介质,这些被喷洒到宇宙空间中的水汽并不会立刻冻结。而是会在木卫二的自转角速度、引力、惯性还有其他作用下,形成一个以木卫二为圆心的液态星环。

镜头稳定之后,人们发现蜂鸟飞船的电磁旋翼翼尖似乎安装着某种发光装置,让整个旋转的旋翼呈现出了一个红色光圈。周成微微调整了镜头的焦距之后,人们才惊愕地发现,四艘电磁飞船正向着深空中的某处发射着圆锥形的光柱。

看似坚固的冰盖,仅仅被激光柱聚焦了不到一秒钟,就在冲天的蒸气下溶解开裂。激光束如烧红的改锥扎进猪油里一般,转眼间在冰盖上钻出了数百米深井。被高温直接蒸腾的水汽,来不及逃逸到激光聚焦的范围之外,又被立刻等离子化成了掘进的润滑剂。

短短几分钟,一股炽白的喷流如高压锅里的蒸汽一般,从深井里奔涌而出,连激光束都只能退避三舍。这股高压水喷流,轻松地就突破了木卫二仅仅只有1.3公里/秒的引力加速度,直冲到了数千公里的宇宙空间中。

激光束停止了聚焦,在短暂的调节之后,四艘蜂鸟飞船将会聚焦下一个预定点位。此时,录像画面开始倍速播放。随着蜂鸟飞船的激光束在木卫二的冰盖上不停地聚焦,整个木卫二像螺旋烟花一般,向宇宙空间中喷洒着无数根细长的水柱。

而木星强大的潮汐力,会周期性地挤压木卫二的冰壳。在引力能、热内能、潮汐能的三重作用下,木卫二的地下海洋实际上是处于高压状态下的。我们在实际观测中,也发现了木卫二会周期性地撑开百公里长的裂缝,将高压液态水直接喷上数万千米的宇宙空间。”

周成看了看时间,接着解释道:

“经过夏岚的计算,木卫二冰盖下的海洋压力在近期已经处于峰值。但这次,我们不会让欧罗巴自己涨出裂缝来泄压。接下来你们将看到十几个小时之前,蜂鸟飞船激光阵列刚刚开始作业时,来自蜂鸟飞船和韦伯空间望远镜的画面。”

“屏幕上即将显示的是,我们通过中继卫星发回的空间实时画面。信号没有加密,全世界所有卫星信号覆盖的地区,都能同步接收到实时画面。”

当周成的形象出现在了屏幕上的时候,不仅元首们都啧啧称奇,连围栏外边堆了三层的记者和媒体人也出现了阵阵嘈杂。想必全世界正守在直播画面前的观众,也都同样发出了惊叹。

因为这位世界顶级的物理学家实在是太出圈了。但令周成自己都哭笑不得的是,他的久负盛名并不是因为在科学上的造诣,而是在诺奖的颁奖礼直播上,拒绝领奖,并对评奖委员会的专家们破口大骂。

夏岚朝着离她最近的一名机甲战士浅浅点头,那战士立刻心领神会,打开了旁边的一部折叠天线,首长们身旁的屏幕上出现了正在连接的提示画面。

元首们都聚精会神地看着身旁的屏幕。周围的记者们或是拿出手机观看或是围到了广场四周建筑物上的大屏幕前。此时,已经有数万人聚集到了故宫广场,他们不完全是记者和媒体人,也有普通百姓,更多的人还在向故宫赶来。

空旷的太空中,四艘蜂鸟飞船无声地排成了正方形的队列。四股圆柱形的激光,在驾驶员们细针密缕的操控下,直指欧罗巴冰封的赤道。三十一分钟之后,16束高速旋转的激光,精确地照射在了预定区域内。

看到周成紧张兮兮的表述,众人都会心一笑。但同时,所有人都看出了他紧张背后的焦虑和不安。手持式摄像机的画面转向了蜂鸟飞船巨大的球形舷窗外。

向来在镜头前都是板着张铁脸的周成,这次竟然破天荒地露出了一个微笑。从偶尔卡帧的画面上都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很适应这种状态,但仍在很努力维持着牵强的笑意。

“我现在正乘坐着蜂鸟飞船,飞行在距离地球约九百万公里,高于太阳系黄道面二十五万公里的空间轨道上。你们看到的画面,实际上是在半分钟之前发生的,这该死的光速恒定真是碍事儿。”

“我们在蜂鸟飞船的电磁旋翼顶端,安装了超大功率激光发射器。四艘飞船,总共十六束高能激光的持续循环聚焦照射,可以轻易地在几十公里厚的冰盖上,融出直径数十米的冰洞。而我们聚焦的目标,是此刻距离我们仅有3.9个天文单位的木卫二欧罗巴。”

此时直播画面被一分为二,一半是周成的继续直播,而另一半则出现了韦伯空间望远镜对木卫二的观测画面。

我们通过控制激光聚焦的时间和位置,让这个水盘形成厚薄不一的螺旋纹路。在水盘完成凝结之后,我们就能得到一面超过三十倍地球直径的菲涅尔透镜。这是一面人类利用自然伟力打造的超级透镜。

现在这面透镜已经完成,即使遥隔3.9个天文单位,我仍然能用肉眼看到这面直径超过木星的透镜。我真的很难形容此刻的心情,我想起了阿基米德说过的话,给我一根杠杆和支点,就可以撬动地球。我们的科学就是这杠杆和支点。”

看着画面上的周成一脸兴奋地指着舷窗外那个几乎不可见的亮点,人们不禁仰头看向天空,夏岚也不失时机地指出了木星系统在天空中所在的方位。定睛看去,还真找到了那个即使在晴空中都泛着微光的星星。

阵阵惊叹声在人群中响起之际,夏岚清了清嗓子:

“大家也许对这个名字拗口的透镜不太熟悉,但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港口的灯塔。使用普通发散光源的灯塔,之所以能够在风暴中照亮几十公里外海面上的船只,正是利用了菲涅尔透镜的聚光原理。

我们用木卫二制造了规模空前的菲涅尔透镜,太阳就是我们的天然光源。现在,这座星系级别的灯塔,已经将光线聚拢到了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云的某处。这让我们即使是使用最普通的天文望远镜,你们也能亲眼看到在星云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元首们都把眼睛凑向了已经调试好观测角度和焦距的望远镜目镜,一些有天文望远镜使用经验的人还会自己动一动旋钮。而广场上聚集的人群,也围拢到了预先摆在这里的几十台望远镜周围。

夏岚通过广播,耐心细致地向广场上和正在收看直播的人,教授家用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并且告诉了他们需要观测的目标星区位置。

最后,夏岚看着直播摄像头,怔怔地说道:

“木卫二周围的菲涅尔透镜会存在约二十小时,之后便会被应力、引力和潮汐力破坏。在这之前,对于所有在太空中的人来说,都有若干次观测窗口。而地面上,即使此刻没有在京华城中心附近的人,我们也为你们提供了亲眼观测的机会。

高斯工厂发射的15枚战术核炮弹中,剩余的十二枚已经被送入了预定轨道。它们将会以三枚为一组,在观测窗口到来之前的十五分钟,分别在柏林、伦敦、纽约和洛杉矶上空爆炸。你们会在短暂的晴空中,看到人类文明即将面对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知道,木卫二的体积与月球相当,却是太阳系最大的水库,其冰盖下全球海洋的总量是地球海洋的至少三十倍。万有引力拉扯着厚重的冰盖,向地下海洋施加着强大的引力势能。木卫二炽热的核心又在不停地增加着海洋的内能。

“直播线路已经接通了,您开始吧,周教授。”

一个断断续续的画外音之后,全场立刻安静了下来。

阅读冲破星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