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妙拾回春

224 不怕占便宜

  • 作者:狐酒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7-03 12:24:33
  • 字数:6440

惠兰却仍盯着她问,“嫂嫂你说我讲的有没有道理?”一副得不到回答就不罢休的样子。

温华就有些烦了,笑了笑,“各处有各处的风俗,京城也有不少好玩的去处,等天暖和了,若是二婶婶同意,出去瞧瞧也是不错的。”

惠英目光凌厉,看着惠兰。

惠兰瑟缩了一下,眼角瞥见两位堂嫂坐在一旁,便又挺起胸膛,“姐姐管这么多做什么!”说罢,起身对温华道,“嫂嫂,我屋里还有些事儿没弄完,就不多坐了。”扭头走了。

惠兰没有眼色,惠英却是知晓自家妹妹的脾气的,瞪了她一眼,换了话题,“听说六哥等开了春就要入场,想来准备的极有把握了?”

惠兰嘴角噙着几分得意,不等温华说完,“嫂嫂吉言,真要有那天,不知多少人要羡慕咱们家满门进士!”

惠英不知道妹妹惠英是怎么了,昨儿说得好好的,今天要来探探六堂嫂的底,这会儿怎么就揪住会试的事儿不放了?父亲那件事还没有消息,这会儿并不适合说出来。

“妹妹,亲长说话的时候,你就是这般想打断就打断的?”

惠兰盯着自个儿的脚尖,心里老大不乐意,她父亲会试考了多次都没有考中,实在是运道不好,可长房的那个傻堂哥竟也要参加会试,这不是笑话么!听二堂嫂的意思,难道是说父亲考不上进士,只好指望教出来的学生给自己增光添彩吗?便不等杨氏讲完,冷冷哼了一声,“我爹爹的学问自然是好的,那些人不过是沾了我爹爹的光罢了!偏偏有人有眼不识金镶玉,只把翁仲作仲翁!”

这几句话说的极不客气,堵得杨氏张口结舌,当即就沉了脸色,但因着惠兰年纪尚小,她不好在明面上跟她计较,吵起来太不好看,只得暗自生闷气。

惠英瞪着自家妹妹,惠兰一开始还强撑着,然而惠英平日里积威甚重,惠兰终究是惧她,渐渐弱了气势,移开了目光。

温华看这小姑娘,虽然年纪不大,眉眼间却流露出几分不驯,一张小嘴不饶人的样子,再加上她自打进屋就四处乱看,连自己都被她上下打量了两回,让温华很是不喜。

惠英斥道,“刚来几日不适应罢了,你打小儿就是在这儿出生的,乱讲什么,没得叫嫂嫂们笑话。”

惠兰瘪瘪嘴,“我讲的是实话!”又对温华道,“听说嫂嫂进京也没有几年,嫂嫂你讲,我讲的有没有道理?”

224不怕占便宜

温华皱了皱眉,仍是笑道,“二叔学问自然是好的,将来若是能更进一步,也是给家族添光彩……”

这话说得委婉又好听,惠英和惠兰两姐妹脸上便有些阴转多云的迹象,惠秋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朝温华露出一个满是歉意的笑容。

温华不想被她们的话题牵着走,让小丫鬟捧了果盒送到姑娘们面前,“这是昨儿才进来的果子,妹妹们尝尝。”

惠兰小脸儿一沉,想起进城时她家的下人不太会说官话而被人当成外乡人呵斥时的尴尬,嘟囔道,“怎么会听不懂?乡音都听不懂?在老家的时候说官话才被人瞧不起哩。”

这般小家子气,杨氏索性不理会她,权当没听见。

温华心里一动,笑道,“科考上的事儿我也不懂,只是看你哥哥最近辛苦得很,再说了,这样的事,学问是一样,运道又是一样,说不准呢。”

惠英拈了颗盐炒榛仁,道,“今年我父亲的学生里也有两个要上京考试来呢,只是他们来得早些。”

惠英瞪着惠兰的背影,想着一会儿定要好好教训教训这丫头,就听庶妹惠秋在身旁小猫儿似的喊她,“姐姐……”

忍住气,惠英回过头来,笑容有些尴尬,“对不住,二嫂子,六嫂子,惠兰被我们惯坏了,妹妹在这儿代她赔不是了。”说罢,正正经经的行了个蹲礼。

温华连忙把她扶住,看看杨氏,笑道,“妹妹忒小心,十三妹妹人还小,以后就好了。”

杨氏心里冷笑,也道,“快别多礼了,你做姐姐的也不容易,长姐如母,以后她再大些,自然就明白你对她的心。”

这话实是抬举惠英,她在颜家姐妹大排行里不过排行第六,便是在自家,上头还有两个嫡亲姐姐,无论如何也谈不上“长姐”。

几人坐下又聊了一会儿,惠英和惠秋仍没有要走的意思,温华看着时辰,便吩咐人去准备两个礼盒,对惠英道,“我瞧着十三妹妹喜欢这果子,这两盒妹妹拿回去代我孝敬给二婶。”这算是给二房的回礼。

惠英略微推辞便收下了,“那就谢谢六嫂子了。”

温华见她这样,正要说出“时间不早就不多留她了”一类的话,就听惠英问她,“听说嫂子家里有个挺大的茶叶铺子?”

杨氏挑眉,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

温华一愣,戏肉来了,打起精神笑道,“是有这么个铺子。”

“怪不得嫂子的茶这么好喝呢!是吧?”惠英看看惠秋,似是在寻找共鸣般。

惠秋仿佛有些不好意思,腼腆道,“这茶汤清、味醇、鲜爽生津,实在是好茶。”

温华笑着,“妹妹们喜欢,捎二两回去尝尝?好喝的话我这儿还有。”

看了一眼雁竹,雁竹立即就去柜子里取了四个半两的小茶包来。

惠英谢了,突然叹了口气,看了一眼杨氏,朝她笑笑,道,“我知道二嫂又要觉得我要占便宜了,”也不待杨氏开口,“我们又有什么办法,这次上京来本就花了不少钱,趁着还没有过年,父亲要到相熟的人家里拜见,寻常的礼物拿不出手,太贵重的,我们家又没那么多银子,听说六嫂子娘家也做茶叶生意,只好求到六嫂这里了,还请嫂子勿怪。”

温华大约猜出她是什么意思,含糊道,“妹妹客气了。”

惠英就道,“也不是白要嫂子的东西……”

温华想了想,“妹妹客气了,回头我让人给铺子里管事的送个信儿,到时候你只叫底下人报上名号就是,给你们按进价算。说起来,那铺子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别人也是入了股的,有些事情我也不好完全做主。”

惠英眨眨眼,“咦?是跟谁家合的股?”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丝毫不觉得自己僭越了。

温华笑容一凝,随即也眨眨眼,笑道,“这个呀,还真不能说,妹妹许是没接触过这些商事,契书上立下的规矩,不好不经人家同意就说出来。”

惠英就嘟着嘴,“好嫂子,你这样说,我越发好奇了,告诉我呗——我不会随便乱说的!”

惠秋在一旁道,“想来嫂嫂也是有难处呢,咱们都是自家人,姐姐,算了吧,别让嫂嫂为难了。”微笑着看着温华,很是亲近关心的样子。

她这样劝说,温华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宽心,笑着推辞了两句就忙换了话题,杨氏明白温华的意思,帮衬着聊些闺阁琐事,坚决不把话题往生意上带。

许是瞧出来温华态度坚决,惠英和惠秋坐了没多长时间就告辞离开了,走时惠秋还盯着屋里的金鱼缸看了两眼。

“你呀!都提醒你了,怎么还……”杨氏眼见着二房又占了便宜,不由气闷,瞧着温华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温华笑眯眯的,吹吹热烫的茶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店里的事我向来不插手,有我递过去的信儿,十两八两的就算了,多了,掌柜的也未必同意呢。”

杨氏瞪着她,笑了,“原来你也不是个会吃亏的。”

“客气、客气。”

两人都笑了。

杨氏走了,温华叫人把二房送的礼呈上来,两条腊肉看上去还不错,表礼却是素面缎,实在不值几个钱,最多自家用一用,拿去送礼是不成的,温华想了想,道,“这缎子先收进库房吧,腊肉交给厨房。”

腊肉在北方不常见,厨房虽然会做,却因为温华从未点过这道菜,因此心里有些没底,便央了去送肉的小丫鬟回来禀报,询问温华想吃什么口味的。

温华一时也愣了,“她们捡拿手的做两道就是了,”忽然想起昨天晚上有一道冬笋汤十分鲜美,颜恕和她都喜欢,遂道,“问问她们,厨房里还有冬笋没有?腊肉配上冬笋、豆干、萝卜干和里脊肉,全切成细丝,做一道五香包子。”

温华和杨氏互相看了一眼,杨氏笑了笑,道,“早知道二叔的学问是好的,如今学生也出息了……”

温华和杨氏都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听不懂南方方言,原本惠英姐妹几个说的是南方口音的官话,这会儿惠兰一着急,就全变成了方言,两人就完全听不懂了。

杨氏笑了笑,“妹妹别着急,你讲慢些,京城都是讲官话,我和你六嫂听不懂南边儿的话呢。”

阅读妙拾回春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