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科技进化 > 廷达罗斯游戏厅

第二百一十章 我们便是唯一的光

  • 作者:贯穿世界之刃
  • 类型:科技进化
  • 更新:10-27 00:17:14
  • 字数:7282

段天凡和苏琳儿早就计划着找机会和蜈蚣母皇交一下手了,再加上从地球那边针对黑蜈蚣这种生物的解剖分析源源不断的传递过来,洛玥对于“要不要猎杀蜈蚣母皇”这个问题也有了很多想法——

如果想要彻底解决这个世界的问题,蜈蚣母皇是必须要猎杀的,而且还要确保猎杀到一个不留。

就算他们有办法把蜈蚣母皇引到地表,但是接下来呢?

就连洛玥都实在是没有什么头绪,于是她又向地球那边的研究所提出了“该如何有效杀死蜈蚣母皇”这个问题。

蜂巢式思维,地球的生物学家们是这样形容黑蜈蚣的。

在萧遥第一次觉醒了“伪神话生物”状态之后,他爆发出来的全力一击都没能秒掉那只刚刚睡醒的蜈蚣母皇。

尽管那一击之后,当时那个能力开发程度极低的萧遥立刻就蔫儿了,然后被蜈蚣母皇一口闷掉……但是这也足以说明蜈蚣母皇的“坦度”高得离谱。

蜈蚣母皇的力量和体格虽然比不上他们之前遭遇过的吞噬世界之兽贝希摩斯,但是该如何处理掉这六十三只体长三千米起步、一万米封顶的蜈蚣母皇,他们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有头绪。

通过对黑蜈蚣神经系统的解析,生物学家们找到了一些暂时还解释不清楚其作用机理的神经组织,他们推测那是某种用于接收信息素的器官,正是因为这些器官接收到了某些由蜈蚣母皇散发出来的信息素,它们才会把狩猎目标固定在人类身上。

辅助这个观点的证据也很清楚——黑蜈蚣的幼虫是“不挑食”的,他们几乎可以食用任何血食,但是一旦神经系统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高速发育完成之后,它们便只吞噬人类的血肉了。

也就是说,假如不存在蜈蚣母皇,那么遍布各大陆的黑蜈蚣虫群,要么会在失去“上级”指令的混乱中自灭,要么会沦落为一种与狮子老虎一般的食肉动物,甚至有可能在数十年内完全融入生物圈,不再具备之前的威胁。

就这样,他们终于找到了第一批幸存下来的人类,做出了类似“把大古熬成汤”的充满希望的言论之后,于是“重塑文明之火”的任务正式展开——

终焉过客一行人在考察了整片海域的地貌之后,洛玥与其他人讨论了很久,并且参考了孔恒的意见,最终把位于大洋中心的一片群岛列为了安置幸存者们、建立新的人类聚集地的目标地点。

这也是被迫无奈的选择,因为假如把聚集地放在陆地上的话,他们必然要面对无穷无尽的黑蜈蚣以及虫生人的围攻,如果说只有他们六个执行者也还罢了,但是那些孩子们可没办法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支撑下来,现在人类幸存者的数量已经经受不起消耗了。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那我们便是唯一的光。”——鲁迅先生真的说过类似的话。

所以,这样一来,他们的目标范围就缩小了很多——不再需要试图将数量上亿、遍布整片大陆的黑蜈蚣全部杀光,只需要除掉六十三只蜈蚣母皇,然后就把剩下的交给大自然的自我平衡能力了。

然而,实际上任务也没有因此轻松多少——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很清楚,蜈蚣母皇非常难杀。

不过,幸存者们没有办法,并不意味着来自游戏厅的执行者们没有办法。

如果只是地表上的那些黑蜈蚣和少数几个虫生人也还罢了,关键是仅有的六十三只蜈蚣母皇中恰好有两只在那片群岛的地下栖息!

支离破碎的人类文明在电子技术被全频率干扰的情况下,已经完全失去攻击深埋地下目标的能力,然而如果不解决掉蜈蚣母皇,他们就根本不可能在群岛上立足——以蜈蚣母皇的力量,足以让他们建立在岛上的基地直接陆沉。

尽管普通的黑蜈蚣似乎就具备着无性繁殖后代的能力,但是它们的行动模式却类似于蚂蚁或者蜜蜂,蜈蚣母皇就是虫群的虫后。

当虫群失去了虫后,整个虫群在沿着惯性继续生活一段时间后,就会由于得不到“上级”的指令,整个虫群社会逐渐崩溃,陷入彻底的混乱,而且有极大的概率整个虫群在这个过程中自灭。

由于执行者们的手中没有蜈蚣母皇的样本,所以地球的科学家们对于该如何杀死这种无论是力量还是体格都不讲道理、他们不亲眼见识到甚至都不会相信的生物只是有一些猜测——

仅仅只是将其切割成大块的碎片用处可能不大,因为这种体积的生物很有可能是没有一个统领全身的“大脑”,而是许许多多的神经中枢遍布全身。

再加上其强大的细胞活性,如果只是切割成几块而不破坏那些神经中枢的话,很有可能每一个碎块都会具备独立行动的能力然后逃逸,甚至有可能会因此分裂成多个蜈蚣母皇。

所以如果想要通过物理攻击杀死蜈蚣母皇,需要的是瞬间击毁其80%以上的神经中枢,或者直接将其粉碎成难以愈合的小型碎片。

地球的现代化军队的火力轰击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然而执行者们在“黑蜈蚣”世界却没有能够生产出足够现代化军备武装的生产线,也找不到能够操纵那些军备的军队人数。

陨击符文可以对付个子稍微小点的蜈蚣母皇,直接弄几颗核弹来也可以做到有效杀伤,但是他们没那么多积分来兑换足够数量的陨击符文,核弹的核辐射也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还有另外一个可能的致命点是温度,地球科学家对那具黑蜈蚣尸体样本的研究表明,高温和低温都会降低其细胞活性,甚至会让其肉体组织崩坏。

然而,洛玥很快就推断出,高温不可能成为他们的武器——这一点不难推测,蜈蚣母皇长年栖息在地下的岩浆之中,它们不仅不怕高温,甚至还可能具有某种器官,能够在岩浆中汲取能量维持生命。

岩浆的温度是900-1400C,对于能在岩浆中吃饭游泳的蜈蚣母皇来说,乐观估计其高温抗性上限至少是3000度。

低温就不一样了,越低的温度,黑蜈蚣的细胞活性就越弱,大约低于零下六十度,黑蜈蚣的细胞就会开始坏死,然后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沦落为粉末失去自愈的可能。蜈蚣母皇的细胞可能比普通的黑蜈蚣强一点,但是足够的低温应该能够杀死他们。

低温比起高温的优势在于:他们不需要刻意制造低温环境,这颗星球附近就有已经塑造好的——南北极的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八十度,而太空的温度则在零下270摄氏度左右,他们只需要找到能把蜈蚣母皇弄过去的方法就好。

从这个角度看,当初那些裹挟着黑蜈蚣这种“生物武器”的陨石大概率有着良好的保温措施,又或者搭乘的只是某些单纯的、不畏极端温度的“卵”,是坠落到这颗星球之后才根据环境适应性的孵化出了蜈蚣母皇,蜈蚣母皇继而繁衍出了黑蜈蚣。

不过,那不算重要,至少他们暂时还不用考虑投放黑蜈蚣的未知文明的问题——首先把这颗星球上的事情解决了再说。

“终焉过客”执行者们讨论完成了初步的计划之后,洛玥把计划拿给了孔恒想听听本地人的意见,然后孔恒——

“杀啥?地狱之虫居然害怕低温?”

双方都懵逼了一小会儿,孔恒以为执行者们在开玩笑,执行者们则认为自己的理论出错了……然后互相交流了一下彼此手中的情报之后,才搞清楚了这是什么情况——

虽然这个世界曾经的技术层次比地球要高个二三十年左右,然而一轮陨石轰炸直接把他们的科技链条干挺了,忙于在夹缝中生存的人类们根本没有合适的器械也没有精力来研究蜈蚣母皇可能的弱点。

再加上这个世界和地球一样,能制造高温和爆炸的武器一大堆,然而对于低温武器却基本上没有什么研究,末日之后忙成狗的科学家更是没有精力来研究原本就使用价值不大的低温武器……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都导致了这样一个局面的出现——他们居然到现在这种时候了,都不太清楚黑蜈蚣的细胞居然会怕低温。

知道了这些事情之后,并且亲眼看到洛玥抓来一只黑蜈蚣,用液氮将其冻成冰块然后敲的粉碎之后,孔恒当初就懵了,痛哭流涕的说如果早知道着……人类就在南北极建造幸存者据点了。

不过,洛玥对于孔恒的这番话保持着怀疑态度……

别的不说,这颗星球与地球不同,南北极没有大陆只有浮冰,而且环境远比地球的南北极还要恶劣数倍。在这样的环境中,科技链条已经支离破碎的人类文明估计根本不可能建立起能够维持正常生存的据点。

孔恒作为经历过太多大风大浪、从跳海自尽的边缘挣扎回来过好几次的人,他的心态调整还是很快的,他迅速的振作了起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艘“火种”23号货仓里密封着一种信号素,是曾经的科学家们研究出来的,能够吸引一大片区域内的黑蜈蚣包围过来,甚至还有一次吸引到了一只地下的蜈蚣母皇。

直接硬碰硬很难把深埋地下的蜈蚣母皇搞死,引蛇出洞无疑是更好的方式。

就算是仍然有一部分黑蜈蚣在虫群崩溃的过程中寻找到了别的生存方式也无妨,普通黑蜈蚣的个体神经系统是高速发育而成的,只具备觅食和战斗的本能,思维能力极弱,甚至无法支撑起那种对于人类非得“赶尽杀绝”不可的固执。

黑蜈蚣不喜欢水,一般情况下根本不会靠近水域,水流也会掩饰黑蜈蚣对于人类栖息的感知,广阔的大洋能够把黑蜈蚣和虫生人们围攻过来的时间尽可能的延后。

所以那片群岛,从一开始在本世界人类制定的“火种”计划中就是备选目标,只不过损失惨重的人类还没有足够的武力驱逐掉栖息在那片群岛上的黑蜈蚣,所以在被迫作罢。

阅读廷达罗斯游戏厅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