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盛唐:帝国的崛起

第4章商人

  • 作者:幽灵的轻语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0-01 16:55:20
  • 字数:6378

风调雨顺的情况下,这个世界的产量大概是一亩地能产一百石的粮食,总共也就是两万石。

那么每年的税收就是两千石,方寻的年俸就是两百石了。

人心不足,一些并不是灾民的人竟也参与到了采集当中。

正应了那句老话,白占的便宜,不要白不要。

这比起里正的一百石倒是好了不少。

方寻接过水袋喝了几口,眼神充满了担忧。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方寻发现他还是想得太天真了。

鬼佛芋虽多,但要想光靠这些就解决灾荒,还是太异想天开了。

“方公子,喝点水休息一会吧。”

赵虎把一个水袋递到了方寻面前,语气透露着关心。

从白石城出来后,三人可以说是奔波个不停,根本就没能睡过一个好觉。

逃荒来到百越郡的灾民开始陆陆续续的回去原籍,少部分因为灾情变成孤身一人的,则选择留在了本地。

留下的灾民人数在五六万左右,百越郡地广人稀,很多荒地都没人开垦,所以这对百越郡来说倒也是一件好事。

这五六万灾民被冯智戴分成几批分往了各个城镇,让他们自行开村。

鬼佛芋的推广,让饥荒暂时得到有效的控制。

用方寻的话来说,只要他们的行动快一步,就会少一个灾民饿死,所以三人根本就不敢怠慢。

“谢谢。”

听经验丰富的老农所说,每户人家最多也就只能耕种两亩地左右,一百户也就是两百亩田。

里正和里宰一样,都是负责管制里下的一百户人家。

唯一的区别是里正只能拿朝廷给的死俸禄,里宰则没有俸禄,但却能拿到里下税收的一成作为薪资。

至于为什么要等三个月后才去任职,一是方寻作为发现去毒之术的当事人,要负起前往其他城市指导的责任。

二来始安那边并没有现成的村子使用,需要那一百户人自行开村,这要耗费的时间也不短。

原来赈灾一事,远没有方寻想的简单!

“赶路吧,争取天黑之前能到柳江城,不要让小侯爷久等了。”

方寻说完,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便往前方走去。

昨天他们在上一个城镇得知,冯智戴将会在柳江城等待众人,好像是有什么事情要交代。

三人急赶慢赶,终于在天黑之前看到了柳江城的城门,城卫在得知三人的身份后立即行了个礼,随后领着方寻一行人来到了城中一个酒店。

城卫唤来小厮交代了一番,便走到了方寻面前:“方公子,小侯爷就在楼上,属下就先回去守岗了。”

城卫说完又行了一礼,转身朝城门走去。

方寻随着小厮刚走几步,忽然发现脚步声不对,回过头一看,原来是奎三郎和赵虎两人并没有一同跟着。

“你们不上去吗?”方寻停下脚步问到。

奎三郎:“方公子你上去就行了,小侯爷并没有召见我俩。”

小厮也赔着笑脸道:“方公子请吧,这两位爷自然有好酒好菜伺候着,公子无需担心。”

方寻看了奎三郎两人几眼,确认他们的意思后只好一个人跟着小厮上去。

小厮把方寻带到三楼的一个雅间门前,欠身用手示意了一下,道:“方公子,贵客就在里面,小的就先告退了。”

方寻心生好奇,一般小侯爷冯智戴每到一个城镇,都会亮明身份,然后当地的城主就会安排好行馆让其休息。

怎么这次却没有亮明身份,选择住在酒店了?

方寻摇了摇头不再多想,抬手敲了敲房门,反正进去就什么都知道了。

“是方公子吗,进来吧。”里面响起了冯智戴的声音。

方寻推门进去后才发现,屋里除了冯智戴之外,还有三个陌生人,看他们的衣着打扮,身份应该不低。

不过话说回来,寻常人也就不会得以和小侯爷同桌而饮了。

看到方寻进来后,冯智戴便起身迎了上来,关切道:“方公子,一路辛苦了。”

方寻行了一礼,道:“这是草民应该做的。”

冯智戴寒暄了几句后拉着方寻走到了桌前,抬手分别示意道:“来,我给你引荐一下,这几位是金陵郡的商人,东方极、卢规和姜隐。”

那个名为东方极的青年大概三十岁左右,长得英眉星目,举手投足都很得体,给人一种亲和却又尊贵的感觉。

而叫卢规的男子则四十出头,虽然人生得斯斯文文的,但眼神却透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威慑力。

叫姜隐的中年比卢规大几岁,相比起前两人但是平易近人了许多。

冯智戴说完后方寻并没有和预想中的一样,朝着几人行礼后自我介绍,而是沉默不语,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桌上的三人互相看了看,都是充满了疑惑。

冯智戴望向三人尴尬的笑了笑,神色竟有些慌张。

就在冯智戴想提醒方寻时,方寻却朝着三人作了一个长揖。

“草民方寻,拜见陛下、杜大人和程将军。”

冯智戴脸色微变:“你这小子,还没喝怎么就先醉了,这话可不能乱说,要是传出去……”

“哈哈哈……”冯智戴话还没说完,就被东方极打断道:“行了天锡,别再说了,看来我们是露馅了啊,小子,说说,你是怎么发现的?。”

方寻:“首先小侯爷进城却没有入住行馆,而是隐瞒身份入住酒楼,这反常的举动就让草民心生疑惑了。”

“当草民进来看到了陛下和两位大人时,虽然还不知陛下和两位大人的身份,但却知道你们并不是普通人,因为不想暴露身份,所以小侯爷才选择入住酒肆。”

“其次当我进来后看到小侯爷竟然屈身引荐,而且还自称是我,而不是本侯爷,草民就知道在座的三人身份绝对不一般,最少也是朝廷的高官,大概率是陛下亲临了。”

“因为百越郡虽然是一个小郡,但却是戍边重郡之一,寻常官员还不足以让小侯爷如此尊敬。”

“最后当草民听小侯爷所介绍的假名后,终能证实了心中的猜想。”

“青龙表东方,主木,极与子同音,木子为李,极表巅峰,更表皇城太极殿,天下李姓虽多,但在帝都万万人中,敢用青龙表李,极表名的人,除了当今陛下,绝无二者。”

“确认了陛下,再去猜测两位大人的身份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朝廷大臣中,并没有姜姓官员,但远古中姜姓却分流出了不少姓氏,其中杜姓便是其中一个,不巧,朝中出正好有一个大人叫杜如晦。”

“晦字有三解,每月的最后一天,夜晚和昏暗,隐字正好可以表后两者。”

方寻话还没说完,就被卢规打断道:“就算你猜到了陛下和杜大人的身份,又怎知我是程咬金,毕竟朝中可有不少卢姓官员!”

方寻笑道:“朝中卢姓大臣是不少,不过以陛下和五姓七望的关系……”

方寻没有把话说完,因为说到这里,明白人都已经懂了。

“所以,草民就猜测,或许此卢非彼卢,应该是泸才对。”

“而程将军,可是泸州大都督啊。”

“加上程将军字知节,节明礼、识规则,综合起来,不就是程将军么?”

方寻的一番话让众人面面相觑,惊讶得说不出一句话。

这思维能力,真的是一个十三岁小子能有的吗?

“哈哈哈哈,不错不错,当真是后生可畏!”

李世民率先回过神来,由衷的赞叹道。

杜如晦也赞许道:“本来陛下决定让其担任里宰一职时,微臣还担心他太过年轻无法胜任,现在看来倒是我等多虑了。”

李世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话锋一转:“方寻,按理说有了鬼佛芋后,灾情应该能得到极大改善才对,然而朕一路走来却发现灾民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多少,这是为何?”

冯盎的奏折里面除了禀明方寻之事外,还把鬼佛去毒之法一并写了上去,接到奏折后李世民就已经命人把此法传给全国各郡。

本来以为有了此术,灾民的困境应该能得到极大改善才对。

可是从长安一路走来,李世民在路上所见情况却远远没有达到他心中的预期。

所以这段时间方寻只能把方巧寄托在城主府里,自己带着着奎三郎以及赵虎两人辗转百越各地,教导当地百姓如何去毒。

方寻因献计有功,除了唐王赏赐的一万贯和二十匹绢之外,还受封为了里宰,将于三个月后任职于始安城。

在这个唐朝,每一百户为一里,由里正负责管理,每十里则为乡。

阅读盛唐: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