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盛唐:帝国的崛起

第46章连横合纵

  • 作者:幽灵的轻语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0-01 16:56:11
  • 字数:4878

提炼出来的硫酸还能和磷矿反应,制出磷肥。

现在冯智戴这里,也是顺利的迈出了第一步,他们两人虽然分隔两地,却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奋力的前进。

方寻摇了摇头,像皮日休这样的明白人还是太少了。

秦直道和大运河修建的时候,虽然让百姓受了不少苦,但它们对后世的功德却是不可磨灭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果都只看眼前的利益,那还谈什么发展?

说起他们的目标,那还得从一个多月前说起。

先不说百越郡没这个实力,就算有,那也会搞得怨声载道,非生出祸乱不可!

冯智戴不解的问到:“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子昂,以你的才智为何会不懂这个道理?”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最后再修域道,让百越各域各城都能通入高速,实现真正意思上的“连横合纵”。

“疯了疯了,你绝对是疯了。”

方寻说完,冯智戴便吓得连连摇头,直言方寻是个疯子。

水车的动力被传输到池塘中心的转盘,转盘上面安装了一个扎满小孔的铜质水桶,随着圆盘的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会把铜质桶里面的竹浆甩飞进池塘里,化成一根根细线。

池塘中心铺有渔网,并不用担心竹丝会沉没水底,待竹丝冷却后,边上的村民会用铁钩进行回收,然后挂到竹竿上晾干。

方寻倚在窗台上,手中拿着一块布坊生产的竹纤维丝巾,望着高州的方向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微笑。

历时半个月,无名村竹布坊终于正式成立,池塘边修建了一台中型水车,靠着天渠的水动力和变速齿轮飞快的运行着。

当年秦始皇举全国之力,历经两位帝王才得以修建秦直道,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更是让其成为了亡国之君。

现在方寻竟然提出想要修建贯通百越,连接五郡的直道,而且还要连纵各域,不是疯子是什么?

用这个方法来提炼不仅可以得到硫酸,剩下的废料还能水浸变成硫酸钾,这个可是一种很好的肥料。

按照方寻说的,冯智戴让人把开采回来的煤矿,通过干馏变成了焦炭。

另外一边的明矾石也通过热解法脱除结晶水分,并把熟料和焦炭碾碎成粉末状,按照十比一的配比混合均匀放入坩埚中热解。

在方寻准备离开高州前往始安的前一晚,李世民和几位大臣离开后方寻并没有入睡,而是敲开了冯智戴的房门。

方寻说过,要想解决百越郡的困境,就必须剿灭郡内作恶的山贼匪寇,然后再修路发展经济,现在第一个问题已经解决,那么就该解决第二个问题了。

当然,冯智戴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以百越现在的处境,如果再大兴土木的话,百姓确实没办法去负担了。

“以商拓线,以线影点,以郡招邻。”方寻沉思了半晌,给出了这个方案。

冯智戴:“子昂此话何意?”

方寻:“既然直接号召会让百姓产生怨言,那就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来求我们修路!”方寻说完,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面边画边讲解。

百姓为什么会反对规模庞大的工程?因为变现的时间太长了,长到他们不敢等,也等不起。

既然这样,那就想办法加快利益产生的速度,起码也要让他们看到利益近在眼前,从而提升众人的积极性。

所以方寻打算分别在始安和潮州发明几款契合民生的产品,然后在计划的直道沿途各域,以代理商的方式开设分厂。

方寻选择的产品,便是竹纤维布匹、水泥和化肥。

一个域下面有这么多城,这么多州和镇,光靠代理肯定无法完全负责这么庞大零售的工作,分厂就会依瓢画葫芦,也搞起了每城每镇设一个经销商的模式。

然后问题就出现了,销路的增加,势必会导致产品的需求变大。

但总厂那边要么只提供成品,要么只提供的成品的生产技术,却不提供核心原料生产技术。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原材料和成品运送不及时,分厂的货物就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

这种情况分厂和经销商肯定不会愿意看到,但他们也明白这些配方的价值,总厂不可能会把它提供给分厂的。

届时再由总厂和相邻分厂的代理商量,修建两地的直道,从而让原材料能快速送达,运往各小城的成品也能更加的便捷。

修路的水泥由总厂平价提供,而且还出一半的资金。

为了长远的利益,分厂是愿意的,但光靠双方来修建直道,投资还是太大了,分厂那边显然有些吃不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分厂那边就只能从经销商那边下手,通过降低批发价来让他们也参与进来。

这是必然的结果,因为直道如果修建成功,那运输的成本就会减低,反正都要花钱,何不把钱花在刀刃上?

经销商那边也只能同意,先不说永久性降价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光是这个零售权就掌握在别人手上,你不同意不怕别人把你换了?

然后,第一段直道便能修建成功。

看到第一个代理商因为直道的原因,不止货源充足,就连成本都降低了不少,其他域的分厂肯定会眼红,也跑去总厂提出修建直道的想法。

要答应吗?

当然不!

如果每个域的直道总厂这边都要出面,就算家里有矿也经不起这么折腾,所以总厂只承诺平价提供水泥,不出资金。

总厂不答应,剩下的直道是不是就荒废了?

那不能!

别忘了,方寻已经现实了一年两熟了,而且两种产品之一可是化肥。

有了一年两熟的技术和化肥,稻谷和各种农产品的产量就会显著提高,农户吃不完,各大商行就会进镇上收购。

第一段直道的修建,不只是方便了两个厂,还造福了周边的无数农户和商行。

现在接下来的路段总厂不管了,那边的商行和官府就不管了?

看到隔壁域的商户和官府赚的盆满钵满,他们就不心动?不能吧,别人都平价提供水泥了,你自己再不争气,干脆回家种田得了!

靠着发展商业来带动直道线的修建,这便是以商拓线。

按照方寻的计划,他是想修建一条高速公路,西起乐州,连接云滇郡和夜郎郡,再入始安贯通怀湘郡,东止潮州,连接厦泉郡和景德郡。

这第一步,总算是完成了。

以此同时,在潮州的一间工坊,冯智戴正两眼含泪的端着酒杯,朝着始安的方向敬了一敬。

阅读盛唐: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