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儒河阳光

第27章1蚕食

  • 作者:以君之灵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10-01 22:57:19
  • 字数:4500

宝华则认为招标公告贴出去,应该有人要:“承包三十年呢,以我们定的这么低的价格,包来砍柴火也值得。”

郑平来依旧反对发包,列举了一些问题,如山场的四至界址有没纠纷?林权权属和邻村有无纠纷?

“要是万一有一天,郑屋村来要回那山场呢?怎么办?”江维全还是有些担心。

“哎呀,这有什么,大不了有证据是他们的山,我还给他们不就是了。”江上清说:“顶多为他们白管。没有人提出的话,过几十年,那山就是我们连达村的了,我这是为村里争取地盘呢。”

“比如你这里说的暗坑那座山,据我所知,连达村人说是他们的,现在实际也是他们村里人在管辖,你招标,有人敢要吗?即使标出去了,连达村人会把山交出来吗?这类山还有好几块。再比如,黄土岗那块村有林,这证上说是我们郑屋村的,可是据我所知,前五六年连达村委就把它发包给村民了。这个怎么办?所以,我认为发包这事,没这么简单,弄不好会相打,甚至出人命。有这么简单的话,开来当书记,我当主任的时候就发包出去了,还等现在。”郑平来带着轻蔑的语气,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

江维全看了看江上清的老档案,那是一页一九五二年,关于暗坑山场村土地、面积、户主的登记表,说实在,处于两村交界的暗坑的山场,有五六百亩,两村都有份,以前以中间山脉为界。连达村的那部分,发包给了村民江有全,管理得很好,林木葱茏,和隔壁郑屋村的山,形成鲜明的对比。后来江有全慢慢蚕食郑屋的山场,到现在属于郑屋的山看起来不足三分之一。

对于这样的登记表,自然不足以说明剩下的山场也属于连达村,何况,同样的材料,郑屋村肯定也是有的。

“主任,村里给我签订承包合同,我交个一千元,就行了,顾虑这么多干嘛?”江上清说。他认为,现在大多数人都外出打工了,田都没人想种了,还有几个人会想到山?要不是自己年近五十,才不会想在山上刨食呢。

连达村的江上清最近以来一直忧心忡忡,积在心里的担心,终于要成为现实。十年前,江上清还是连达村的党支委,那时他看到暗坑连达村和郑屋村交界地带有块山场失管,他经过了解,那块山场是郑屋村的一块集体山。由于处于两村交界,郑屋村没人管这块山,因此任由两村村民砍伐。后来,暗坑山场更多的是成了连达村人砍树斫柴的场所。

暗坑山场有几百亩,属于“躲面山”,外表看没多大,但是钻进去,山谷延绵、溪涧纵横,而且土地肥沃,无论被多少村民砍伐,只要你进去,依旧不会空手出来,或砍一根杉木,或砍一根毛竹,总会有收获。难怪连达村人会把这山形容为宝山。有几个连达村人,更是长年以暗坑山场为生,不是砍竹子,就是砍杂木。

江上清垂涎暗坑山场很久了,他自己虽然也经常到暗坑砍树,但看到这么砍伐心里就不舒服。那次,他终于鼓起勇气,向村主任江维全提出承包暗坑山场。

郑德华的手有些哆嗦,他取出本子,边角有些碎裂,稍微一动,就有纸屑散落。

“绍华,这是我保存多年的材料,一直等想管山林的村干部出现。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你来了。”

郑绍华接过一看,这是一本用打印机打印的小册子,封面名称叫“郑屋大队集体林权登记簿”,那时村叫队,里面登记的是整个村的集体山林、面积、界址,以及各村小组的山场面积界址等。郑绍华如获至宝,高兴地说:“德来叔,我正愁找不到林权资料,不知道该怎么管理我们村的山场,没想到你这里有,太好了,省得我到处去找。”

郑绍华连连点头,表示一定会把林权改革的这件事办好。老支书满意地点了点头,突然起身,“咚咚咚”地上楼。不一会就拿出一个塑料袋子。里面是一本已经发黄的六开小本子。

“据我所知,那块山场是郑屋村的,怎么发包给你呢?”江维全早知道暗坑山场没人管,但他还是谨慎地说。

“在土改前,那块山场是我们连达村的,”江上清拿着一份从村里找出来的老档案:“土改时,当时的公社看我们我们连达村人少山多,而郑屋村人多山少,为了平衡全公社的山场面积,做了调整,就把暗坑那山场划给了郑屋,现在他们没人管山,没人要山,我们不是正好趁机把它弄回来吗?”江上清在此前,专门去找了村里几个老人,了解了暗坑山场的前世今生,为自己承包暗坑山场做铺垫。

“无论价格高低,按照最高价发包,多少都可以。”郑绍华说:“除非没人参标。”

按照林改的要求,没有到户的集体林都要进行公开招标,发包给农户。

“这些山场都光秃秃的,发包给谁要啊。”村里开两委会,在讨论如何发包时,郑平来冷笑着说。

“好了,好了,不要再啰里啰嗦了,”郑绍华早已听得不耐烦,打断了平来的话:“这次林权改革,就是要重新明晰产权,包括村与村、组与组,凡是以证说话,证上是谁的,就是谁的,而不是谁占了就是谁的。尤其是与别村的产权纠纷,除了靠证说话,其他没什么好争的,只要是我们村的林权证,谁管也要把他收回来,香港澳门还要收回来呢。”

“哼哼,那就看你绍华有没本事要回来了。”郑平来依旧轻蔑地说。

“以事实为依据办事,”郑绍华突然一拳打在桌上:“该我我们村的,我坚决会拿回来。不信你们看。”

郑德华喝了一口酒,郑重地说:“这是八四年我离开村里面的时候保存起来的,是我们村的家产,你可要好好地管好。就像一个家长那样,村里群众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就看你了。”

郑绍华回去后,把林权登记簿反反复复地看了十几遍。然后召集村两委干部,对每一宗林地进行核实,尤其是属于村集体林的,让宝华逐一筛选出来。经过汇总,村里总共有集体林九百多亩。其中七百亩属于失管状态。

阅读儒河阳光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