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仙侠情缘 > 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第三二九章 人口补充

  • 作者:闲与梦
  • 类型:仙侠情缘
  • 更新:03-23 03:20:53
  • 字数:5026

南部从杨州、通州等地开始起航,沿海北上到武国的密州地区。

再沿着漫长的海岸线向东后南下,绕行到鹿国和新瀛州。

这完全就是两国之间的倾国之战,谁输了就是国破家亡的下场。

武烈虽然有完备的计划,能够将这场倾国之战给打赢。

海州地区也设着难民转移点,愿意走的同样会渠道新瀛州。

梁武之战规模之大,超出诸国间历次的战争。

梁国出动的军队超过五十万。

各类辅兵民壮都算上,起码要百万以上。

当即将他气得在龙城府掀了桌子,夏国这是要掘他的根啊。

跟南楚那几位不同,武烈马上就看出了夏国的狼子野心。

什么帮助武国解决难民的问题?全都是特么的借口!

不过更多是百姓自发迁徙。

江北安抚使衙门日夜不停的转运这些难民,将他们安置在江北或者渡江运到江南。

或者直接在

大夏的杨州城以及原武国的除州,这样的迁移也在发生。

真正的目的,就是要挖空他的国家和子民。

但是面对这样的堂而皇之的阳谋,武烈发现竟然丝毫没有办法。

北四岛的移民船在冬季,海上天气最好的时候开始了大移民。

在北四岛那边根本就没形成太大的抵抗,就直接选择归附了大夏,成为大夏的顺民。

但是这些矮子土著没办法将北四岛全给开发出来,就需要中原地区往那边移民。

再向北则是通过淮水直抵下邳,在下邳将难民装船运走。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武国的难民被运走数十万。

但是却不得不实施大量的坚壁清野战术。

造成国内出现大量的难民。

偏偏那些地方官不作为,为了减轻压力让难民去大夏。

若是少也就算了,谁知道夏国动起手来,竟然丝毫不留余地。

明目张胆的进入沦陷区挖人,然后整船的不知道运到哪里去?

这样下去还能了得?就算打赢了,老百姓没了他去统治谁去?

但是能拦着难民吗?肯定不能拦,这是难民活命的唯一机会。

若是拦住了,国内恐怕立即就会发生暴乱。

在倾国之战的当下,若是内部再起暴乱,那武国真就回天乏术了。

武烈狂躁的四处乱转,最后只能让礼部派人向夏国提出抗议了事。

不过心中也决定,尽快结束与梁国的战争,省得拖得时间太长,被夏国掏光了底子。

其实不仅是夏国在动手,就连隔壁的周国也在大量的吸纳流民。

从大名府和博州向周国境内运人,不过没有那么大张旗鼓罢了。

比起夏国的动作完全不值一提,就算是运上两年也动不了他们武国的筋骨。

武烈索性就没去管它,不能再招惹一个大国了。

“姬明成,你还真是属狼的,不注意就要咬一口!”

想明白这些,武烈只能对着空旷的宫殿狠声骂道。

然后尽快推动与周国的谈判。

调集军队再次应对梁国进攻。

这场大战到现在为止打了将近一年,必须要尽快结束了。

不然就算是赢了也是惨胜。

平白的消耗掉武国的国力。

当然他还不清楚庐州外围真州等被切断几州的情况。

若是知道定然会疯掉,撸起袖子先跟夏国干一场再说。

淮南西路,包括真州、和州、庐州、无为军州、舒州等地区。

如今就是大夏船队的后花园,这边被梁国阻断与国内的联系。

都是大夏向这边运粮、运送物资输血,可以说是与夏国关系最亲密的武国州府了。

在这里,大夏的迁移计划更是彻底,不是针对难民,而是针对所有的州府百姓。

向这些百姓宣传梁国的强大,宣传战争的惨烈,反正就是不停的吓唬。

等到老百姓战战兢兢吓怕的时候,大夏又派人出面说跟我走吧。

我们大夏富甲天下,福利好、生活好,只要去了就吃香的喝辣的。

首先向大夏转移的还不是老百姓,而是这数州之地的商贾。

与大夏交易多次,对大夏的实力和繁华都有了解。

战争已经逼近到家门口了,为了家产不被兵灾毁掉。

这些商人就开始举家向大夏迁移,而且还带着多年积蓄的家产。

其中就包括淮西的不少世家,这些人全都被运到大夏,进一步繁荣大夏的经济。

也挑选出更多的人才,补充入大夏如今的人才库中,到各处去发光发热。

商人和世家的迁移,从新郑二年的六月开始,到新正三年的二月。

共迁入夏国境内的世家和商贾超过十万户。

这代表着武国最有钱的一批人都到了大夏。

自新正二年腊月,终于老百姓也忍不住了。

开始举家向着夏国境内迁徙。

被成船的转运到东海北路到岭南东路一带。

甚至还有一些老百姓被运到了元岛去生活。

淮南西路包括庐州府在内,武国最繁华的地带。

几乎十室九空,连个老百姓的影子都找不到。

要不是通信被阻断,庐州知府一定会到龙城找武烈哭诉一番。

老百姓都没了。

还打什么仗啊?

士兵死一个少一个,连补充的都没有。

是不愁吃、不愁穿,能跟梁国打上几个来回。

但是老百姓没了啊,就算打赢了又能如何?

难道指望如今不足二十万的百姓,能将这几座州府再重新发展起来?

商人、世家、老百姓都被弄个走了,能发展出个鸡儿来!

从当初李成决定送货上门,不让武国费力气。

就打定了这个主意,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到新正三年的三、四月,从武国和楚国共迁移人口百万计。

大大补充了岭南地区、东海地区,以及元岛和北四岛的人口。

尤其是北四岛方面,更是李成提前设定好的北方海外中心。

补充了大量人口进去,他就可以从容的发展。

针对中原诸国的北方几个大国形成包围之势。

有了北方四岛,也就是新瀛州、新九州、新本州和新北州这四座岛,他的经济版图也可以延伸到中原北部,甚至草原上民族之中,实在是舒坦的很啊。

可惜不能亲眼过去看看北方四岛的建设。

也不知道那里到底什么模样?

等到武烈发现的时候,武国的人口整整少了十分之一。

杨州登船,被大型的海船拉着跨过茫茫大海,到北方商贸部新开拓出来的北四岛地区定居,那边的气候环境,也是非常适合老百姓耕种生活。

当地的土著民都是身材矮小的小矮子,大概也就几十万的人口。

阅读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