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德云:从老艺术家熬成小鲜肉

第76章德运社大整顿

  • 作者:采花的狐狸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10-21 13:59:26
  • 字数:4432

要是国家真的打算整治某种现象,会给你留情面,会在乎你有多少群众基础吗?在国家机器面前,这都算不上什么的。

依旧是饭圈现象,国家真下手管理了,还在乎你有多少粉丝,你背后站着什么资本?

“师父,咱们德运社首先一定要旗帜鲜明的支持国家的行动。这一点是肯定的。违反国家的命令肯定没有好日子过。咱们相声演员能够继续存活,一个是群众基础,另一个就是国家支持。二者少一个都不行。

既然咱们德运社支持反三俗,那就首先要把自己的行为规范好。相声段子里也要减少屎尿屁这些,什么败坏搭档媳妇的话也尽量去少用。

***的粉丝还扬言要劫狱呢,管用吗?

与其站在风口浪尖上,去和那些媒体,艺人,资本去竞争一个出头的机会,还不如先把自己隐藏起来。老老实实说我们的小剧场相声就好了。

等到德运社积累了足够的力量,到时候德运社必然是能够在市场上大放异彩!

“那你觉得应该在怎么办?”老郭把手里的茶杯放下,抬头看向唐云尧。

一旦咱们被人家当成了被打倒的典型案例,人家会在乎德运社这点观众吗?

咱们德运社拢共也就在京城津门这块有点名气罢了。”唐云尧苦口婆心地劝说。

“如果咱们不趁着现在为时未晚尚能亡羊补牢的时候做点什么,到时候只怕是无法挽回的!”

当初清朝的时候乾隆皇帝下圣旨,禁止演唱昆曲之外的曲种。认为其他戏曲不雅,所以一定要唱昆曲。其他戏班要么改唱昆曲,要么回原籍,不许在京城逗留。

但是昆曲实在是太雅了,一句三用典。听戏的秀才得抱着康熙字典,方便随时查阅,要不然听不明白。

所以在老百姓心中没有群众基础。

老郭说的这个事情当然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可不是嘛,当初德运社10年之前的日子普遍不好过,又是跟这个台关系不好,又是什么杂七杂八的事情。

还不是老郭脾气也大,气性也足。非得说一定要闷着头往上莽吗?唐云尧还是觉得,现阶段包括到12年之前,德运社还是闷声发大财为好。

“但是师父,您说的那是大清,亡了快一百年了,现在是共和国。”唐云尧劝说道。

这也是老郭觉得只要有观众基础,哪怕是国家出力也无济于事的根据。

当然,也是当时的郭徳刚年轻,心高气傲。当初自己摇尾乞怜,希望加入国家剧团,但是却被人羞辱。这梁子算是结下来了,所以老郭一直觉得国家的那些演员都是冠冕堂皇,一直拒绝靠拢。

跟国家对着干才是最不明智地选项。

“师父,毕竟现在时代不同了。人家一句话就能叫咱辛苦了十多年的成果全部白费。一旦咱们德运社被立了典型,日子还能好过吗?到时候真的是把命运交给人家手里头。

咱们首先不能让自己被抓了典型,不然肯定会有人想尽办法来破坏咱们。

再一个,官面上的事儿,还是得请师爷出面,他老人家面子大,说话比咱们管用。也好让官家人们知道咱们德运社的态度。”唐云尧侃侃而谈。

“行啊。”老郭看着自己这个从小培养的徒弟,居然有了一丝年迈的感觉。这就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老郭看着自己这个徒弟,没想到,自己也有能被徒弟护着的时候……

“好,我这就给你师爷打电话。”老郭点点头,摸出了手机。唐云尧看着目的已经达到了,就轻轻退了出去,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师父……”房间里头,老郭拨通了师父候三爷的电话。

侯三爷对这个德运社的这个举动明显是很震惊。

“徳刚,这主意又是小昊子出的?”师爷问。

“是啊。”老郭肯定道,“怎么了师父?是不是有什么不妥的?”师父问。

“没有,不是不妥啊……”师爷叹了口气,“是太靠前了。徳刚,你能收着这么个徒弟才是祖师爷真疼呵你!”

侯三爷在官面儿上混了大半辈子,什么样的事情没见过?但是凭刚才老郭说出来的法子,如果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人说出来那还好,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还能有这见识,尤其还不是那种高干子弟,这就很难得。

老郭说,唐云尧有一句重点提及的话,叫:“德运社不能作为三俗典型,反而要成为通俗文化的代表……”侯三爷越琢磨这句话越觉得有味道。

三俗典型,通俗代表,一下子不仅绕开了公家人正在打击的庸俗,媚俗文化,又保住了自己扎根民间的立场。确实是好手段。

只要稍微一运作,不仅是德运社不会因为这次事件而被打倒,反而说不定扶摇直上,借势而起!

叮铃铃

师爷拿起手机,“喂?”

“哎呀!”师爷一拍脑门,“我刚才还说呢,给你去个电话,正好咱俩撞上了。”

对方沉默了一会儿,“关于德运社……”

“我正要跟你说呢!”有了唐云尧的法子,侯三爷自然也就知道要如何去保德运社了。

“德运社的班主是我徒弟不假,但是上面既然有政策下来了,那还是要落实的嘛!对不对?”

侯三爷开始跟对方输出自己的观点。“德运社现在听到这个反三俗运动之后,很是激动啊!非常支持国家的行动。

德运社是站在国家立场这一边的。这一点您放心。

不信的话咱们去德运社剧场听一段儿就好了嘛!相声这个东西,他不是庸俗媚俗,这叫什么?叫通俗……”

就像我说的师父,这一次人家虽然不是冲着咱们来的,但是很明显,这一次不是几个相声演员在兴风作浪,而是整个国家王法都要出手整顿。

后来乾隆皇帝过寿,又下旨要求各地方戏曲进京为皇帝祝寿。

所以当时最为著名的四大徽班进入京城,融合其他各地的戏曲特长,最后形成了现在的京剧,昆曲反倒是没落下去。

阅读德云:从老艺术家熬成小鲜肉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