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汉谋无双

第90章帐前献策二

  • 作者:结草成林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1-10 21:44:30
  • 字数:4916

相国:“全民皆兵?”

陈平:“咱们大梁城内尚有四十万居民,这四十万人,用紧急募兵的办法,可以补充足够多的能战之卒,防守城池当不成问题。必要时,甚至可以主动出击,反击秦军。”

陈平转向相国魏陉说道:“全民皆兵的另一个层面,就是全民习射。”

相国魏陉不由得眼睛瞪大:“全民习射?”

“如果将城内所有十七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男丁,集中起来训练,这样最少也有十万,择其优者,集中训练组建强弩队、投枪队,沿城墙分布,随时更替。”

“如敌登城,组织标枪队,一律标枪伺候;架云梯者,由云铲、长矛队顶上捅刺,攀援城墙者,长剑、弯刀剁手。如此远、中、近结合,立体防守,我大梁城高墙固,秦军纵有百万,又奈我何。”

“另外,我们可利用汴河穿城而过的特点,在河道上设置多重机关,防止秦军偷袭城内,又可以在适当时候,组织敢死队、夜袭队,伺机出城,偷袭秦军营寨,斩杀敌将,动摇秦军军心。”

公孙敖听到此,已频频颔首。

“这样的标准,一年都不见得全部训练合格,但现今守城士卒,则完全不必如此高的要求。我们只需要能操强弩,会射箭的射手即可。凡青壮年男丁,略加训练,皆可参战。”

“尤其是操作弩机,训练几乎不用时日,只要有力气拉开弩弓、会瞄准、会扣扳机,一日即可训练完成。这样,就能快速组织训练出能战之卒。

陈平见公孙敖眉毛一挑,似有所动,趁热打铁道:

“说到损耗,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恰恰是损耗最大的,是兵家所说的下之下策。”

“秦军此次出动十五万军队,辎重占去三分之一,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卒,不过十万余。何况在城墙前,无论再多士卒,也无法展开,只能实行‘添油战术’。”

“但凡攻城,骑兵、战车无用武之地,只能靠弩兵、步兵和攻城装备。这恰恰限制了秦军三军善于诸兵种配合的长处,也限制了秦军战术的使用。这种情况对我们是最有利的。”

陈平接着说道:

“至于城池防卫之术,大将军阁下想必早有准备。比如:城墙上,多设抛石车,遍布强弓弩机,消灭射程之内的敌军;城墙前沿多设‘冯垣’和‘拒马带’,消灭城下几十米之内的俯射死角,后面多伏硬弩,百步以外,任他辱骂咋呼,我自岿然不动,进到百步内,弓弩攒射,形成百步内箭雨死亡区,最大限度射杀秦军。”

“城上多准备滚木礌石,沿墙多备锅釜,多烧热汤沸水,秦军一到城下,沿墙倾泻而下。”

陈平:“相国大人,在下的第二计是‘全民皆兵’。”

“秦军远师,期望攻我大梁,毕其功于一役,我们就要反其道而行之,给他们‘耗’到底,此计又名,唤做:‘持久作战’。”

相国不顾公孙敖的脸色已转缓,继问:“持久作战,实乃不得已之策。可万一战事焦灼,战况紧急,消耗加大,兵力不足怎么办?”

公孙敖凝神细思,值此发问:“募兵?即使募兵,你可知道,训练一名武卒,需要经年时间。”

听得出,大将军的口气已缓和很多,褚布在一旁也暗自舒了口气。

只听陈平说道:“对,而且是踊跃主动习射。”

相国:“踊跃、主动习射?”

陈平:“很简单,一曰奖,从即日起,可号令城内所有男丁博籍者,每人皆操弓,每日必射箭,每个里社、乡、亭,每天组织射局比试射箭,守城之日,射局不止。”

“射者百步外,十箭**中五次以上红心者,赏金;三次红心以上者赏银。凡是得金银者,全部交给大将军编入守城队伍。”

“二曰罚,自即日起,凡是有普通纠纷和争讼的官司,双方各执一词,无需裁决,一律凭射箭结果决定输赢。”

“争讼者每人各射一箭,射不中者输,射中者为赢,无须再判。这些乡里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再耗费人力裁决,又能改善民风,这样,人们为了赢,都将努力习射,择优异者,编入守城军之列。”

公孙敖此时,不禁手拍案几道:“此计甚妙。如此,守城兵员不缺了。”

相国尉陉也颔首道:“是个好主意,真乃全民皆兵的妙计。”

陈平接着说道:

“秦军依靠强大的锐卒,企图以攻下大梁一城,实现灭魏国的目的,我们就给他来个全国参战,全民皆兵。”

“只要各个城池都以大梁为例,奋力抗秦。这样,别说他十五万大军,就是百万大军,又能耐奈我魏国何?”

“这就是战略上的‘持久作战’和‘全民皆兵’,有此二策,大梁何忧?”

相国手捋须髯,喜上眉梢。

公孙敖面色愉悦,似乎心里有了底,继而问陈平道:

“如你所说,大梁可保。那停止开赴大梁的武卒,将如何处置呢?”

陈平心中稍定,接着说道:

“禀大将军,这些武卒,却有大用,这就是我所献计策的第三计:‘各自为战’。”

“外部武卒,以城、郡或县为单位集结,每城郡派一名善战的万人将做统帅,以武卒为基础,以城为据,就地补给,就地武装,组建规模在万人左右的军队,当然,人数越多越好,这样下来,魏国最少将组织起十几支万人的部队。”

公孙敖点头:“这每城郡万人的军队,怎么各自为战呢?”

公孙敖的意思很明显,万人军队,面对动辄十万计的强大秦军,几乎是没什么抵抗力的。

陈平见问,不慌不忙地答道:“这些军队,原则上要听从大将军的统一号令,但在行动上要给予充分的自主权。”

“噢?”

‘统一号令’令公孙敖心里很舒服,毕竟他是魏王任命的国家军队的统帅,但‘行动自主权’又是什么鬼?

陈平早有准备:“大将军所言极是,往常训练一名武卒,需要达到穿上三层铠甲和铁盔,能开十二石的重弓,背上五十支箭,扛着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三天的作战口粮,半天徒步一百多里的标准。”

“而守城,恰恰可以发挥我魏军武卒的强项,如果能利用大梁城墙防御工事,深壕壁垒,合理布置兵力,层层设防,利用距离大,防守纵深远的特点,在秦军攻城时,发挥强弓硬弩优势,给敌造成最大杀伤,又可以将我魏军的损耗降到最小。”

“只要弓弩、粮草齐备,这样战下来的战损比,十比一可矣。如此,我们的五万,足可当五十万大军。”

阅读汉谋无双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