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春秋之圣徒

第102章·乡学

  • 作者:姬树人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6-10 08:44:56
  • 字数:4426

求贤若渴的姬龄还没有资本,去拉拢各方学者,或者诸子百家之人。

他们一个个高傲的很,打心眼里瞧不起姬龄,造成这一局面的,即有卫宜使的坏,同时也有姬龄作出了许多“出格”举动。

万幸,这个冬天,垣乡没有冻死饿死一个人!

顾巫、胡沸等人都在感慨,这是不知道多少年没有遇到过的事情了,奴隶野人们也再次对姬龄感恩戴德,为他修建公学、市场也更加卖力。

奴隶野人也能成为国人,甚至有的还成为了姬龄的家臣,与高贵的贵族平起平坐,这不就是不知礼吗?

这场雪灾平息后,姬龄不由得庆幸自己当初没强制推行冬麦,而是借用了顾巫装神弄鬼的占卜。

要不然,不准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比如顾氏那些家伙,把雪灾成是胡乱摆弄土地,惹得昊天动怒,甚至是来一场国人暴动。

虽然他有信心依靠自己手头的火麟军平息任何反抗,但真要那样的话,卫公子蒯聩可一直盯着呢,今年的政绩就只能说拜拜了。

而时间进了十一月中,麦种完了,却又下起了雪。

来对于冬小麦来,下雪是好事,有一句民谚去,叫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

但雪却下大,大到封闭了垣邑外出的山路,大到将七里中不少陈旧失修的屋舍轰然压倒。

西周时期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官学制度,学校由国家兴办,即“学在官府“。

西周的学校分为两个级别:一是国学,一是乡学。

国学设于京畿及各诸侯国的国都。天子所设的学校,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

鲁定公十二年,冬十一月,垣乡。

姬龄又忙不迭地组织救灾,他还特意抽调火麟军在姬龄的动员下,为乡民补修房屋、清扫雪障,残垣断壁里的灾民一一救了出来。

面对雪灾,姬龄又咬了咬牙,将乡中府库里旧粮和葛布分发下去,让无衣无褐的隶臣野人得以度过寒冬。

不过姬龄等不到那个时候了,现在的他,急迫的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其中技术性人才、务实性人才最短缺。

这是奴隶主贵族垄断的教育日趋没落的反映,到了春秋时期,连虚设的官学也几乎不存在了。

现如今孔丘还在鲁国开始改革,开始施展他的抱负,私学的彻底兴起,还要等到孔丘周游列国,最后在年过六十时才能回到鲁国,到那时私学兴起的时代,将会彻底来到。

更何况,听闻姬龄此人不过是一介庶子,借着讨国君夫人的喜欢,就肆无忌惮,甚至欺辱老士族,实在是鄙陋不堪。

当然最主要原因是姬龄地位低下,没有官职、爵位授予他们。

对此,姬龄很骄傲,很有成就感。

不过其代价就是,姬龄从南子那里获得赏赐的钱帛粮食差不多耗尽了。

章恪当初阻止他发起冬种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发现姬龄的府库在量入为出后,超出预算许多了,不足以支撑冬种的消耗。

幸好早在冬天之前,姬龄就从卫宜山匪那里搜刮大部分战利品,再加上游村这个后方经营所得,姬龄还有不少余粮余财,足以让姬龄撑到夏四月,麦子成熟的季节。

不过看着空空如也的府库,乡民们也在暗中嘀咕,这主上是打算过完夏天就走的节奏?

姬龄现在算是一穷二白,要是夏天时麦子不能丰收,别一年上计交不出来,他估摸着自己就只能宣布破产,灰溜溜滚回游村了。

姬龄头疼之余,也不得不朝其他方向想办法,除了让人们抓紧那处水利工程的修建外,是不是还得用工商业来增加点收入?

所以他喊来工匠们,亲自动手指点,制作了一些众人从未见过的物什,到市集上售卖,这一忙就忙到了三月。

如今游村的钢也终于找到合适的锻造燃料,而钢铁也终于被他锻造出来了。

钢也在献上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以后,被姬龄提拔为家臣,并封为三等供奉,授予黑金麒麟勋章。

钢所献的宝剑,也被姬龄令人刻上“怒”字。

钢的技术突破,彻底让姬龄走上飞跃式的发展,而铁制武器装备全军却也被提上了日程。

钢铁作坊也被扩展为钢铁工坊,地方大了不两倍,人手也由原来的七人,变为了三十人,并且更系统化、分工化。

譬如:原料工匠、熔炉工匠、锻造工匠、淬火工匠、打磨工匠、磨具工匠等。

现在虽然姬龄很想尽快普及铁制农具,但在火麟军战力未提升之前,他只能将先进冶炼技术严格保密起来。

如今在游村,钢铁工坊已有钢、山、姬铎、章恪等心腹亲自轮流驻守,其余人等,向胡沸、顾巫等人皆不知晓游村有钢铁工坊一事。

墨麒麟也被姬龄秘密派往游村,看守钢铁工坊。

如今游村已经成为了姬龄的大后方,它所生产出来的粮食、钱帛将用来支持开发垣乡。

参照游村的规划,垣乡也被划分了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军区等五个区域。

工业区将修建冶铁作坊、水磨坊、木匠坊、陶瓷作坊、纺织作坊、军工作坊、农具作坊等。

农业区将划分小麦、粟、麻、桑、菜、实验田等。

计划完这些,垣乡未来五年计划计划都被姬龄排得满满当当的。

在姬龄一边畅想未来的梦想的时候,他一边低调发展,一边训练军队、改进生产技术。

等姬龄在见到垣乡第一座乡学修好的时候,此时已经是第二年的夏三月了。

鉴于自己风评好坏掺半,姬龄并没有选择对于求贤,而是慢慢静下心,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

随着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解体和封建制社会形成,华夏教育进入官学衰废,从此私学兴起的新时期。

其实西周末年,奴隶主贵族的官学已经形同虚设,昔日庄严神圣的官学出现了学生无心读书,整天游荡嬉戏的局面。

阅读春秋之圣徒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