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春秋之圣徒

第171章·帝居中央

  • 作者:姬树人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6-10 08:45:27
  • 字数:5908

周襄王死的时候,也派人去鲁国求鲁国给予金钱资助来办葬礼。可见周朝的天子虽然穷,但是丧葬礼却是不能废的。

一位老者,杵着鸠杖,在家族子弟的搀扶下,进入王宫。

周天子对于这等老臣退了还是很敬重的,况且在周朝像太卜这种神职人员,很多时候能因为他们的一句话,而决定王位的正统与合法性。

所以周天子不敢怠慢这样的老臣,反而以礼相待,一来可以安抚其他臣子,更重要的是太卜令对周天子是有恩的。

眼前,逐渐的出现一个巨大的宫殿。

景王开始颓废,不仅不再关心朝政,更是连自己儿子都不曾关心,以至于太子子寿早而夭,转而立嫡次子姬猛为太子,只是近来却偏偏又宠爱庶子姬朝。

如今的周天子,早已在列国、大臣、儿子们的争斗中熬得心力憔悴,以至于他早已是满头白发,苍老无比。

周天子看着跪在地上的老者,不由劝说道:“太卜令,年过七十古稀之年,且又是我朝三朝元老,孤岂敢受此大礼,来人把太卜令搀扶起来,赐座。”

老者参拜的那人,正是当今大周的天子周景王,此时景王已是年过四十将近五十的中年人。

按说此时正是周天子身体由盛转衰之时,可自这位周天子即位以来,周王室已府库空空,财政窘困,连王室之人赡养都是极大的问题,甚至连宫室器皿用具都得向各国乞讨。

有一次,周景王宴请晋国大臣荀跞,指着鲁国送来的酒壶说:“各国都有器物送给王室,为何独独晋国没有?”

周王畿洛邑,也就是洛阳。

成周作为天下间唯一的王国,王畿之内果然是异常的雄壮,宫城迭起,巍峨耸立。

洛邑作为周王室的都城,自周公筑洛邑开始,洛邑一直都在开发建设之中,如今洛邑自周平王东迁以来,历代周天子都在不断扩建洛邑。

鲁定公十四年,冬末,洛阳。

荀跞的随员籍谈答复说,当初晋国受封时,王室就没有赐以礼器,目下晋国又忙于对付戎狄,送不出礼物来。姬贵列数了王室赐给晋国的土地器物,讽刺世代掌管典籍的籍谈是“数典而忘其祖”。

周景王也曾想过解决周王室财政困难的局面,他下令铸造大钱,可效果却不是很好,周王室依旧财政困难,如今经过多次挫折,景王已经失去当初振兴周王室的雄心壮志。

而周桓王死的时候,因为一直没有钱来办理丧事,结果葬礼竟拖了七年。

土地和子民的减少,让周天子变得非常的贫穷,但周天子们在礼节方面却不容丝毫的松懈和让步。

据《左传》记载,周平王死后因为没钱办理丧事,曾派人到鲁国,求鲁国能给予资助。

宫殿之前,则是一片巨大的广场。

在广场上,经过宫人引路、传唱,老者这才进入大殿之内。

在宫人们的搀扶下,太卜令微坐在宫人搬来的锦墩上。

等到太卜令坐好以后,周天子这才发问道:“太卜令今日请见,是有何要事与孤说吗?”

“回禀我王,近来老臣夜观天象,发现星象异常,似有征兆,故老臣觉得此事事关重大,特来向我王禀报。”

周天子闻言,身躯一怔,当即侧着身子,向太卜令追问道:“天象有何变化,上天又是何征兆?是吉是凶?”

对于天象的预示,这可是一件大事,周天子自然是不敢怠慢的,想当初,宣王驾崩之时,上天曾降下“荧惑守心”的异象昭示着周王室的衰落,此种异象不仅没有引起幽王的重视,反而没当这回事,等到幽王即位之后。

镐京内竟然传出“日将落,月将升,厌弧箕箙,几亡周国”的预言,后来果然先后周人的祖地岐山崩塌,黄河泛滥的事件,这无不预示着周朝即将灭亡。

也正如天象和预言所预示的那样,镐京被犬戎攻破,平王被迫东迁,可东迁以后,周朝并没有转危为安,反而是每况愈下。

在此情况之下,周天子也不希望再听到有关于周朝要亡的消息,也不知是太卜令有意为之,还是此事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周天子决定先看看太卜令回答再说。

太卜令微微坐在锦墩上朝周天子拱手,便开始道:“微臣日期夜观星象,发现帝星耀目,紫气自东南升起,似华盖,此千古未有之象!”

周天子自小接触的王族教育,让他也懂得一些天文,从太卜令话中,他依然知道了这是吉兆,可为了给太卜令尊重,他还是故意问道:“此为何意?”

太卜公躬身行礼道:“帝居中央,而紫薇星盛,众星拱卫,是为君臣职明,此为振兴家国之兆。”

“那太卜令紫气自东南起又是何意?”

“我王容禀,自我先祖文王兴周、武王代商始,我周人故地便在岐山东南,后用夷族入侵,先祖仁德不忍百姓因自己一家而遭受战火,故迁居至关中,移居至此,便为周地,而后重农耕而善民生,这才有了我周朝之基业。

如今天象昭示,而紫云从东南出,我疑惑不解,故而向上天祷告,又以圭玉、牲畜为祭,占卜我朝之气运。”

占卜周朝的气运,这可是大忌,周天子听闻此处,脸色也顿时变得极为难看,如果这人不是太卜令,又不是三朝元老,那么周天子势必会杀他灭口。

但现在……

周天子只是刚在心头闪过这个念头,太卜令好像已经得知了天子的想法,故而神情庄重的连忙起身跪拜,对着周天子请罪道:“老臣僭越了,请我王降罪!”

周天子也故作大方,哈哈大笑,并搀扶太卜令道:“太卜令严重了,你本就为太卜,掌我朝占卜、祭祀之事,何来僭越之说,再者你又是孤的重臣,信任之人,孤岂会怪罪之礼。”

太卜令知道周天子话中警告的意味,因此对着周天子道:“我王仁德,老臣自当感激涕零,只是老臣占卜结果已有,老臣思来想去暗自觉得,若是隐瞒不报,岂不是欺君罔上,辜负君恩,因此老臣才有今日冒犯之处,还请我王恕罪。”

“孤宽恕你的罪责了,太卜令既已占卜出了结果,敢问是何卦象?”

太卜令在天子问起时,连忙起身,朝贺道:“老臣得卦象,不敢妄自揣测,翻阅《象书》、《彖书》,得此卦辞,请我王过目。”

言罢,太卜令从怀中取出一张羊皮,周天子见此,连忙上前,亲自接过羊皮。

只见周天子看过羊皮后,面上随即变为喜悦之情,连忙向太卜令追问道:“此果真乃天意?”

“此乃天意,老臣不敢擅改天意!”

“哈哈哈,上天垂怜,上天垂怜啊!”

“祖宗有德,祖宗有德,今幸得上天、祖宗庇佑!”

“此事还有几人知晓?”

“唯老臣一人!”

周天子郑重的看了看太卜令,心中已然升起了一个念头,随即周天子立刻禀退左右。

等一名宫人退却,他目光扫至那张羊皮,只见上面写得乃是甲骨文,他看不懂是何意,只能暗自记下,然后反复在心里默写。

太卜令虽然自始至终都在没有将目光投向宫人,可他知道,这一次自己谋划的事情终于成了。

“始周与秦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

“周岁五百而得五王,天命终归,与秦合而吞天下,故为白王,麒麟降世!”(PS:这是作者乱编的,勿要当真!)

“微臣参见我王。”

只是先后经过桓王、庄王、釐王、襄王、顷王、匡王、定王、简王灵王等时期,此时的周天子的封地不过三百里。

据说周平王刚迁都到洛邑的时候,还有大约六百里的土地,比列国中的大国还要大。但是后来因为周天子把虎牢以东赐予郑国,把温原等十二邑赐给了晋国的重耳,还有些土地被列国抢夺或被蛮族占领,还有的封给其他的士大夫作为采邑,周天子所有的土地和子民渐渐变得所剩无几。

阅读春秋之圣徒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