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重生之北国科技

第394章 弯道超车(下)

  • 作者:冰城之光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02-22 21:20:01
  • 字数:2122

这么大面积的腔体,这么薄的玻璃壳体,保持这么小的平行间距,其中微妙之处,难以言表!

也许只有本人那种格,才有耐心,一点点去优化工艺及作步骤,最终掌握了这一技术的诀窍。

由于技术的曝光,其它玩家很快就会用资本的力量,迅速复制和掌握这一个并不算很难掌握的技术。

odf技术是否可以像蓝光led一样,被专利保护起来呢?

————————

第二代与第一代相比,基本概念没有变化,但它具有更高的良率和更大的显示屏。此消彼长,光电科研的技术代差优势就会缩小。

更为可怕的是时间,夜长梦多。

odf不是什么太难的技术。恰恰相反,它是个很简单的技术!

————————

而一旦错过这波景气循环,那么光电的敌人,就从三家,变成了九家。而且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也发生了变化。

因为新入场的玩家,采用的就不是第一代生产线技术了。从93年开始建设的生产线,陆续采用的是二代技术。

但到了大尺寸显示器的时候,它的缺点就非常明显了。

毛细吸附过程之漫长,可想而知。以10寸液晶为例,它的压合及吸附的过程,时间长达28个小时之多!

而且随着面板尺寸的增大,毛细作用需要对抗的重力也就越大。其用时更长不说,失败率也会越大。

毛细法,自从rca发明了液晶显示之后,就一直在使用。它已经成了液晶行业的潜意识,甚至被写到了此时的教科书上。

到第二次景气周期来临的时候,本总共建成了21条tft-lcd生产线!

那时光电面临的,就是羽翼已成的,本液晶产业联盟的大军了。

再加上液晶显示器壳体是由前后两片,厚度不足一毫米的薄玻璃组合而成,强度很低。

这种工艺对前后工序的精度,作人员的技巧,都要求太高。

毛细吸附的前提,就是玻璃板之间的间距要足够细小,但是太小也不行!一般的工艺要求,是3到5微米,而显示器的尺寸,是30厘米到50厘米。

但从后世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一个疯狂的工艺。

在5代以后,毛细法被弃用,转向了滴灌法液晶面板的仅有这几家,受限于产能和良品率,面板价格居高不下,lcd产业的毛利与报酬相当可观。

如果光电科研,能在这一波景气循环里截走大部分的市场利润,让这三个玩家无利可图,或者是微利。其它本厂家,是否愿意下场,都是个未知数!

这也是本人,根本不相信,液晶显示器,可以超过17英寸的根本原因!

在整个90年代,正是这个从手表液晶发展出来的毛细工艺,成了所有其它国家,发展液晶产业的绊脚石!

阅读重生之北国科技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