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江湖风云 > 大周文武官

第34章朝堂文官

  • 作者:春赋
  • 类型:江湖风云
  • 更新:01-08 02:53:15
  • 字数:5714

所有待客的厢房大开,放眼一瞧,满是书生在抄录书册,人人近乎是往多了去抄。

李公子府内好书多,自己又没个过目不忘的本事,只得是抄录下来,待回了江南,细细斟酌。

不喝点好的润嗓子,口干舌燥啊。

西京城内,李文赋李公子名声忽然间扭转,不在是纨绔之言,大才子,当今文坛第一的名号腾空出世。

三万卷藏书,好书百里挑一。

谁在敢说李家公子是纨绔,是败家子,当属她们最先急躁,当街都给骂回去。

故这两日,刊印处贩卖纸张的挣钱外,说书馆,亦是挣盆满钵满,说书人喝的茶,都提高了一个档次。

非是炫富。

在西京各大说书馆,亦是女子人满为患,个个痛哭流涕,带来的丝绢全都被眼泪沾湿了,不得已多带几条。

更有甚者,不惜与夫家翻脸,也要出门。

就为听听那诗集中的故事。

大周公主,记忆里从未与她有过交际,今日替自己教训了荀荣,莫非真是喜欢上诗集了?

果真,描写风花雪月之词,最为惹女子欢喜。

公主也不例外。

李文赋目送着两人离开后,回府而去。

李府李公子何许人也,真乃当世写情第一人,晚出生个几年就好,就凭姐妹们年轻时姿色。

可不迷倒了那尚未及冠的李家公子。

故在李府中,则是有了一道别致的风景。

这日又陆续来了好些江南士子,李文赋没想到如此热情,无奈之下只得是开放书房供江南士子参观。

三万卷藏书,若是有喜欢的,写个借条便可,等抄录完,放回原处。

亦是三百册。

更有洋洋洒洒的万字好书,故这两日,西京城的白纸价格都是涨了些许,全让李家买走了。

本是尚武的西京,一时间,亦是吟唱起风花雪月来。

李府内。

李月衫不得已再次上朝,本来赏赐过后便无她事了,只不过景迁嘴碎了几句,今日朝堂估计有针对李家的言论,大将军不在府中,她还是去去为好。

李月衫临走前,狠狠瞧了自家弟弟一眼,埋怨的一点眉心,“你呀,在家练剑都能捅娄子的,害你姐上朝,等爹回来了,非得让他说你两句不可。”

李文赋微微一笑,给李月衫喂去了糕点,“姐尝尝,春雨自个琢磨出来的新品,味道极佳。”

李月衫甚是无奈,“是不错,一整天就知道贿赂你姐,下次不许了,还不去好好练剑。”

李文赋慵懒的伸了个懒腰,睡在了躺椅上,手指轻轻一会,太阿剑便是出鞘,从李月衫身前御剑而过。

“行了,还在这里炫耀,想要胜过荀荣,还差得远呢,没几日功夫了,你得抓紧知不知道。”

李文赋点点头,“我知道,但是姐,你再耽搁可就要上不了早朝了,当心陛下责骂。”

“管好你自己先。”李月衫瞪眼道,朝府外走去。

李文赋挥手告别,“朝堂凶险,当心些。”他还欲躺会时,眼前赫然是出现了好些飞剑。

虞瑾呵呵笑道:“李大才子,该练剑了。”

李文赋哎呦一声,扶着腰间,瞥了眼虞瑾,难受道:“这几日闭眼练剑,都伤腰了。虞姑娘下手可轻些。”

“那来这么多废话。”

虞瑾在他身后,一脚踢出,正是李文赋腰间。

不装会死啊。

扶腰做什么,年纪轻轻的。

李府门外,景迁等候多时,瞧着李月衫出府,轻声道:“城中最近风气不太对,尽是些吟唱风花月雪的,不少官员的女儿都是深受此影响,连名上疏了。”

李月衫皱眉道:“这也能扯到文赋身上来,怎么在大周,诗词都不能写了,这是什么歪理,我今日非得说道说道。”

景迁默不作声,朝着宫门走去。

今日这事。

不想帮李家。

大周尚在蓄养国力,尚且还不适合在西京吟风花之词,当今大周天下,男儿还是应多习武。

非是讨女子欢喜。

这进宫路上,李月衫都是遭到了不少的异样眼光,依旧镇定自若。万不可在这等小事上起争辩。

进入朝堂。

禀着有事启奏的原则,有不少官员皆是出列,述说着李文赋败坏西京风气,写些陈词滥调。

实属耽误了大周。

李月衫拧眉,看着秦少府缓缓出列,说道:“陛下,边关将士苦寒,在西京城中却是风靡了风花之词,未免不太合适。”

吏部尚书站了出来,亦是附和道:“陛下,秦少府所言有理,家中小女整日哭丧个脸,若不是微臣阻止,只怕都是奔着李府而去了。李文赋蛊惑西京女子,当罚。”

大周天子沉吟了一阵,缓缓开口道:“可大周公主在朕耳边唠叨,却是对李文赋赞不绝口,说朕的大周文坛多了位奇人,是大周之幸啊。”

群臣一听,不免是窃窃私语。

听陛下的意思,是向着李文赋?他们总不好说是公主殿下也受了蛊惑,这不是再骂皇家不是。

得寻个宁外的借口述说此事。

见势头扭转了些,李月衫出列道:“陛下,李文赋看遍藏书三万卷,有感而发,想写点诗词未曾触犯大周律法。而且近几日西京城来了不少江南士子,亦是见识了西京男子习武风气,他们若是将这股习武风气带回江南,倒是也件幸事。”

“休得胡扯,江南男子自古便是弱不禁风,精于算计。历代名将可有一位是出自江南?指忘他们,每年给朝廷多缴税就可了,不指望出兵打仗。”

兵部尚书又是骂道。

出自江南的不免冷哼了一声,你骂李文赋,连同我等一起骂作甚。这几日城内不少江南士子,他们见了亦是亲切。

这都是大周日后的文官苗子,国难当前,当弃笔从戎,怎么说的江南士子怕死一般。

真就当读书的没骨气。

今日还就真的站在李家那败家子那边了。

人家写的诗集,称之为千古一奇不为过。李家公子才华横溢,这是不争的事实,从这诋毁。

我看是冬日冻坏脑袋了,说些胡话,趁早看大夫去。

站在百官最前的两位文官轻轻咳嗽了一下,是为太师,相国。大周三公其二。

他们亦是出身江南。

话别说的太死了。

兵部尚书立刻改口道:“我今日之言,并非针对所有江南男子,还请诸位赎罪。”

大周天子拧眉的摆摆手,“朝堂上吵架,这像什么样子,楚奉你说说看,关于此事你的看法。”

二皇子出列,恭敬答道:“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李公子既然读书三万卷,写些诗词乃是情理之中,并无不可。只是主次要分清,过几日若是胜不过荀荣,没能入剑修九品,父皇所赐神剑,可就有点浪费了。”

大周天子一听,恍然大悟,“朕差点还忘了此事,大雪已过,李荀两人的比试就定在冬至这日吧,地点就在锦瑞园内,传下去,朕亦是会前往。朕也想看一看,昔日大周先祖佩剑,如今威力如何。”

“诸位爱卿可还有甚要要说的,没事就退朝了。”大周天子摆摆手道。

秦少府再次出列,说道:“老臣恳请陛下在西京城禁了这风花之词,这是动摇我大周男儿从军的决心。”

大周天子微微皱眉。

“其他人的意见呢?”

群臣惶恐,陛下这语气,是动怒了。

陛下都拿公主殿下说事了,态度可见一斑。谁不知晓陛下最宠公主,胜过太子。

除去李府。

府中多了三位江南士子,李文赋不敢怠慢,毕竟还要倚靠他们稳住李家的地位。

这练剑一事,只有在后院中练了。

阅读大周文武官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