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奔向阳光拥抱你

第十三章 少女的美好心事(六)

  • 作者:小雨立阳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12-29 16:16:58
  • 字数:7994

“我才不死呢。我要是死了,就如了你们的愿了。”马小玲回嘴道。

“瞎说啥,哪有家长盼着自己孩子——”

“就她(小玲)?还国务院呢,她咋不联合国呢。”

咦,瞧他这话说的。

“你们不让我上学,就是盼着我死。”马小玲说。

她爸说:“一个丫头片子,读书有啥用。学费也不低。”

这会儿,马小玲并没有在家。她若是在家,她爹也有可能稍微注意一点。顾不顾及,也看他的心情。

“闺女读书怎么就没用了。闺女跟儿子不一样嘛。咱们国务院的xx,不也是女性嘛,哪点比男人差了。”

马小玲她娘会在中间调解,但她目前更是和男人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而不是跟闺女。

他们和项玉的姑姑住在同一个胡同里,项修贤从妹妹嘴里获知事情的原委后,就去她家做了一次家访,结果当然是——没那么容易说通了。

项修贤说:“你们家小玲学习这么好,人也刻苦,咋能不让她接着读了。”

辍学的原因主要在于她的父母,他们重男轻女,觉得女孩子读书没啥用,而且,他们还存有类似的思想,比如:闺女迟早是要嫁人的,嫁人后就是人家的人了。

马小玲自己其实很想读书,奈何她父母就是不想让她接着读了,也不给她交学费。他们甚至把她的书本偷偷藏了起来,还装作不知道。马小玲能读到现在,说是她自己争取的,倒也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她争气啊。

但是她父母不讲道理,或者说,开始不讲道理。

这肯定不是项修贤第一次家访的经历。去年,学校有个叫马小玲的姑娘,家庭条件不错,人努力,学习也挺好的,却突然辍学了。x年x月x日读到x年级,若就此止步,那就是连最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

马小玲的妈妈在家里的地位和发言权不像李爱云。跟他男人一样,她也偏心儿子。平时,她向着闺女说话的概率,也低于向着儿子的概率。

话,几乎都让她爸说了。

这句话,她娘听来也觉得不妥。她拉了一下她男人的胳膊,轻声说了一句:“别说了。这说的啥话!”

“让你死,你也死啊。”她爹说。

有人可能会说:“你说,哪有当爹的这么跟闺女说话的。另外,你就不怕闺女真想不开啊。”

“那你就去死吧。长胆了你还!”马小玲她爹说。

有人可能会说:“她爹,说话是真随便,真难听。”

“有你这样说自己闺女的嘛。事在人为,啥是个准。读好了书,即使她将来当不了官,至少在别的行业会更有作为吧。你要相信自己的闺女,而不是打击她,甚至是抨击她。你们家小玲啊,其实是挺好的一个孩子。身为一名老师,我就很看好她。”

“她好啥呀,平时也没少气人,还拗。”

“看,又不说闺女的好话了吧。你说她拗,我怎么觉得,比拗更突出的,是她的执著。执著是好事。你得多看看她的优点,多夸夸她的长处。孩子哪有没气过人的,我家孩子也气过我们啊。”

“你家孩子好啊。轮条件,我家孩子可比不上你家孩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你是校长,吃公粮的;俺们就是农民。”

“正因为是农民,才更应该让孩子读书嘛,争取让他们摆脱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这命运就这么好改啊!首先,她也得有这个命啊。依我看,俺们家小玲,她就没这个命。”

“你咋知道她没这个命。我咋觉得,谁没这个命她也得有这个命,只要你们支持她。她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现阶段,更掌握在你们手里。她认学,好强,学习成绩也好,她是很有这个潜质的。她要是自己不想读了,你们要是真供不起了,咱可以另说。问题是,孩子很想接着读啊,你们家条件也不算差,也不是完全供不起。”

“不差啥?咦,你这个当校长的,张嘴说句话很容易,反正她也不是你养,学费也不是你出。我们这做父母的,供她上学,供她吃穿,把她养这么大,可不是张张嘴就能办到的。”

“知道你们也不容易。大家都不容易。正因如此,咱更不能让孩子走咱的老路吧。咱不得争取让他们以后的生活更容易一些,而读书,就是改变命运的最好的方式,这你应该也知道。纵然咱不为孩子想,咱为自己想,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孩子的命运改变了,咱们的命运也能跟着改变。老马呀,我跟你说句实在话,你看着也是挺好的一个人,咱得想得长远点,咱还是得让孩子接着读书呀。”

挺好的一个人?说实话,项修贤并不怎么了解马小玲她爹。在他眼里,这也算一种策略。有人说,大部分人都会吃软不吃硬。项修贤认为,你说他不好,他可能更不愿意好好地听你说话了。

好或不好,项修贤也可以什么都不说,但他说了。他倒是没有违心的感觉。

“读啥!读个几年能识个字就行了呗。将来嫁人了,在家里带带孩子、洗洗衣服、做做饭啥的,也用不着那么高的学历。”

“瞧你这话说的,你生闺女就是为了让她给人做饭的吗?还有,女人为啥就不能有高学历了!女人高学历的还少吗!”

“你别跟我扯这些没用的。不让她做,还能让男人做啊。”

“这咋就没用了。你咋——你说你咋——你瞧瞧你这话说的——你说你咋不向着自己闺女说话嘞。男人做饭怎么了?男人就该不着做饭了嘛!”项修贤尽量心平气和地说。

“自古就是,男人在外面挣钱,女人在家带孩子、做饭,这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让个老爷人做饭——丢人。”

“丢人?你说你还是个初中生呢,怎么能有这种思想呢。自古——自古我也没听说过这种说法。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天经地义!你要是真想天经地义,你咋不说让闺女读书天经地义嘞。你咋不说——你媳妇也干活挣钱嘞。”

项修贤说得其实挺委婉的,他也忍着尽量不发火。

有人会不会想替项修贤补这么一句:“你说出这种话来,就不觉得丢人了么!”

他要是真觉得丢人,按常理,也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了吧!

他上过一年的初中。在马集镇,他们这代人里,上过初中的人学历就算是不低了。

“我咋不能有这种思想了。咋地,你们家做饭,还能是你做啊?”马小玲他爹继续说。

“我也做啊。你们村也有不少男人会做饭,这个连我都知道,别说你不知道!我觉得这很光荣啊。男女平等,谁有空谁做,这才是更合理的。”

“啥?咋,俺们村的事,你还能比我更清楚?对,你是校长,你先进,你知道的也比俺们多,俺们这伺候庄稼地的可比不了你。”她爸,语气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还带了点不忿的感觉。

你说,人家校长好心过来,本意是为了你家孩子好,结果却得不到你的好脸,还被你这样说,图啥?

图你家孩子比你更有希望呗!这一点,连外人都看出来了,他却装“瞎”。或者说是真“瞎”。

“迂腐”又偏心的两口子,怎么就养出了马小玲这么一个还算不错的孩子,这一点,项修贤倒是没有质疑过。

“这怎么能是比不比的事。你也知道先进和落后,你咋就不知道让闺女读书的道理嘞。你们家呀,其实也很先进,那几年砖窑挣钱,就干砖窑(私人作坊),这两年下乡收树(然后卖掉)相对赚钱,这又开始收树了。你们两口子是那能吃苦的人,这一点,小玲就随了你们了。你说说你啊,这挣钱的思想倒是有,重视闺女的思想咋就不能有呢。”项修贤说。

“我还咋重视!我供她吃,供她穿,把她养这么大了。这两年,她吃的比她妈都多,也没说不让她吃过;到现在,吃的白白胖胖的,都快比她妈还重了。”

“你别光说吃吃吃的,养孩子,哪能光有吃喝,你还得供她读书,让她走出这农门,让她到更广阔的天地去,让她有更多的见识。”

“我看呀,到人家家里去(嫁人)还差不多。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她嫁人后可就是人家的人了,生的孩子也随人家的姓。”

“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即使她将来嫁人了,不还是你的闺女嘛。等她将来考上了大学,等她有出息了,享福的不还是你们。”

“没指望能享她的福。”

“咋地,光指望儿子啊?闺女孝顺,儿子不孝顺的,咱又不是没见过。”

“我见啥了。我啥也没见。”她爸把头扭向了一边,不准备再搭理项修贤了。

这次,他只是不准备再搭理项修贤了。项修贤第三次过来,他还让人吃了个闭门羹。

项修贤心想了:“嘿,我就不信你能一直不出来。我不进去可以,你还能一直不出来?”

说是不进去可以,要是真可以,他还过来干啥?

项修贤想进去,他觉得,他进去了,再跟马小玲的父母好好地说说,马小玲才更有希望从这里走出去。他坚信他们还是有讲理的地方的。

实际上,他们也不是一点道理都不讲。

眼前的这个汉子,他也不是没有优点和优势。在周围的人眼里,他也不是坏人。他和媳妇也不算懒人,说是伺候庄稼地,种庄稼之余,他们还有别的营生。前面不是也说了嘛。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些年来,他们家的日子也不是很太平,平时花钱的地方也不少。包括他们的两大家族,也有各种各样的糟心事儿。马小玲的奶奶常年有病,马小玲的爷爷瘫痪在床。对二老,马小玲他爹还算尽责,不会坐视不管。

马小玲还有个残疾的叔叔。他虽有残疾,但能下地劳作,好赖也能养活自己,只是,三十多岁了还没娶上媳妇。

马小玲他爹对自己的兄弟姐妹还行,包括他媳妇那边的亲戚。

三年前,马小玲二姨家的孩子,生了一场重病。马小玲她妈跟着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地伤心,马小玲他爹,不仅没挡着媳妇给钱,还说过这么一句:“家里就这么一个儿子,说啥也得给他治好了。”

这个小男孩,他有三个姐姐。

说起来,马小玲她爹并非无情无义,但他就是偏心眼,就是重视儿子,包括在受教育方面。唉,他对儿子就是比对闺女好。

平时,看到这样的男人,项修贤总是忍不住劝几句。

(本章完)

.

她娘继续说道:“都别说了。啥死不死的,多难听。以后这种话都不准说了。”

马小玲,她哭,她闹,却拗不过她的父母;她来过软的,也来过硬的,结果都没啥大用。

有一次,她还说了这么一句:“只要你们还让我上学,让我干啥都行。”

阅读奔向阳光拥抱你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