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唐士无双

第34章明君与昏君

  • 作者:大易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2-30 02:00:58
  • 字数:11018

魏征不满的道:“老夫什么时候眼神不好了,明明是这东西看不到。”

李世民一把抢过望远镜,这老头,眼神不好还死不承认,怪不得都说你眼瞎呢。

“确定管用?”魏征眉头一挑,对自己用望远镜看不清东西耿耿于怀,于是给谢昭找不痛快。

“肯定管用。”谢昭点头道:“已经实验过了,庄子上干活伤了的,以酒精消毒之后,几乎没有发炎的。”

“子慎,”杜如晦犹豫道:“这东西真这么贵吗?”

谢昭咧嘴,不是怕你赖账,看你这样子,是肯定会赖账。

“哦,对了,这个酒精是什么东西?酒中精华?”李世民直接转移话题,悄悄的把望远镜塞进了怀里。

谢昭再次撇嘴,不过人家一个太子,马上就要当皇帝了,还死皮赖脸的干这种事情,他也不好意思明说,只得附和道:“殿下所言极是,这酒精,便是酒中精华,酒坊那边,经过数百次研究,终于研究出这酒精来,可以消毒杀菌,乃是消炎的不二之物。”

至于内库,不好意思,有长孙在,谁动谁死!

就算是李世民,在内库的话语权上,也不能置喙,这是长孙的地盘。

他一介太子,混的家里外头都管不住,实在是可怜的很。

谢昭心中大笑,面上却显出无奈之色,道:“殿下,别看这一个小小的圆筒,足足千贯呢。”

李世民闷哼一声,差点吐血!

骗鬼呢?千贯?明明只是两块小镜子加一根圆筒,有这么贵?

成了!

“那草民回头就让工匠打造!”谢昭干脆利落的道:“不过这钱?”

“先欠着。”李世民呵呵笑道:“还怕某赖账不成?”

谢昭吐槽的同时,温言道:“魏公眼神不高,是看不到此物之妙的。”

魏征迫不及待的夺了过来,只看了一眼,疑惑道:“怎么模模糊糊的。”

呵!你一介高度近视,望远镜有个屁用!

谢昭呵呵一笑,道:“贵是贵了点,物超所值嘛!”

李世民撇了撇嘴,知道不出血是不成了,便道:“先给某来十个吧。”

李世民拍板道:“既如此,军中先购买个几万斤。”

呵!蛤蟆吞天,好大的口气!

就算是你要,某也得有啊!酒坊不做了?天天给你生产酒精?想什么美事儿呢?

“殿下说笑了!”谢昭一脸正色道:“酒精殊为难得,百斤酒,才能产出一斤酒精来,草民就算是全力而为,一天也不过产出数十斤酒精而已。”

四人同时皱眉,李世民不悦道:“那就扩建酒坊就是了。”

他没有提让谢昭把秘方交出来,因为他不好意思,谢昭给的东西已经不少了,而且这酒坊自家也是有份子的,其他几位公侯也都投了钱,虽然他开口,别人不会说什么,但是面子上总过不去不是?

“这一点倒是可以。”谢昭笑眯眯的道:“不过南山人口不足,草民是否可以从外面招人?”

“这事你自己看着办就行,”李世民摆了摆手,道:“只要不耽误生产,其他的某不管。”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谢昭的产业,如今用的都是南山庄子上的人。

之所以把砖窑交给蓝田县令崔云,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实在是没有人手了。

他没有从外面招人,是怕李世民忌讳,毕竟南山是南山县主的南山,南山县主是李承道的妹妹。

虽然实际上是谢昭管理,李世民的本来也是为了补偿谢昭,才把南山给了李婉顺,但是招人这种犯忌讳的事情,谢昭不敢明目张胆的做。

不然别人说他意图造反,李世民来个兵发南山,他就完蛋了。

所以,他就来了这么一手,逼着李世民自己开口。

如今看来,效果很不错嘛!

“殿下放心,月底之前,草民一定凑足一万斤,不会让军中的汉子们流血又流泪。”

李世民点头道:“你做事某还是放心的。”

谢昭嘿嘿一笑,颇为得意。

他一得意,房杜魏三人就看出来端倪,这小子今天来这么一出,只怕就是等太子这句话呢。

又是创伤治疗,又是望远镜的,只怕都是他抛出来的诱饵。

偏偏这诱饵太香,难以拒绝。

这小子,一点都不像是个十五岁的少年,倒像是一个经年老吏,如同老狐狸一般。

事情敲定了,几人喝了一肚子茶水,便各自离去。

谢昭开心的返回了南山别院,曹破与林九郎、梅盐等人立刻就围了过来。

曹破率先开口,一脸期待的道:“郎君,殿下同意了?”

谢昭抱起钻进来的李婉顺,一脚把抱住自己小腿的九月踢飞,得意的道:“某亲自出马,自然马到功成。”

“恭喜郎君!”

几人笑嘻嘻道贺,曹破怪叫道:“如今咱们南山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要不然那砖窑那么赚钱的买卖,也不至于让蓝田县得了好处。”

梅盐唏嘘道:“也是,一砖窑就是十万砖,一天得挣多少钱啊!那都是咱们的钱啊!”

“放心!”谢昭从怀里摸出从长安买的桂花糕,塞给李婉顺,笑道:“砖窑的砖,会优先供应给咱们,一文钱十块,崔云要是敢哄抬物价,咱们再自己建,某不信他敢。”

梅盐冷哼一声,傲然道:“区区县令,如今得了这么大的好处,还敢跟咱们郎君抬价?他要是敢,老头子就一头撞死在县衙,让他这个县令做不下去。”

“您老还是算了吧,咱们都盼着您老长命百岁呢。”林九郎哈哈大笑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要是去撞县衙,崔云还不得吓死?”

梅盐得意的昂起头,道:“小崽子不禁吓,怪不得老头子。”

众人调笑一番,都十分开心。

如今家里日进斗金,钱不缺,要想过上郎君描绘的好日子,那就得建设,就得有人。

南山才几百口子,如今几个作坊男女齐上阵,就这还缺了不少人口。

郎君还不让老人孩子去做工,就算是老人孩子也去,还是有缺口。

再加上马上就要开始大干建设,南山这几百个人,就算是劈开来用也不够啊!

所以,招人势在必行,而且还得大规模招人。

现在是夏日,正是农闲之时。

大唐别的没有,就是闲着的人多,一旦到秋收之时,可就不好招人了,就算是本庄子上的人,也得停下来去收庄稼,不然就烂在地里了。

虽然现在大家都很有钱,买着吃也能吃的饱饱的,但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最看重给的是什么?

那是土地!是土地上生产出来的粮食!

别说是挣钱了,就算是打仗,也得先把粮食收了!

只有家里面堆满了粮食,大家才会安心的去做事。

这是国情使然,民心使然!

谢昭大手一挥,道:“老曹,明日就去蓝田县衙,找崔云,远亲不如近邻嘛,挣钱的事儿,先紧着蓝田县的人,若是还不够,再从周围的地方招人。”

“喏!”

曹破嘿嘿笑道:“这下子崔云能高兴疯了,这可是天大的政绩啊!”

“阿兄,什么是政绩?”吃完了桂花糕的李婉顺一脸天真。

“就是政绩啊!”谢昭刮了刮她的鼻梁,笑呵呵的道:“有了政绩,才有饭吃。”

“那阿兄肯定有大大的政绩,咱们才能吃好吃的。”

“那是自然!”

众人哈哈大笑,不远处,程处默、尉迟宝林几位纨绔汗流浃背,满含泪水。

快乐都是别人的,痛苦却是自己的。

就算是谢昭不在,他们也没有空闲,整日里被当成驴使唤。

今日,他们在张大象的带领下,测量土地,在地上以白灰按照图纸画出一块块地方,为将来的建设做准备。

至于为什么是张大象是他们的首领,不要问,问就是人家聪明。

张大象如今已经成了先生的得意门生,看先生的意思,似乎有收入门下的打算,这让几个纨绔很是吃味。

不过,谁让人家张大象懂的多,说话又好听,又能充分理解先生的意思呢?

这就是差距啊!

“要不,咱们逃吧。”房遗爱终于扛不住了,整日的干活,哪有在长安来的爽快?想去平康坊就去平康坊,想去教坊司就去教坊司。

“逃?”程处默嗤笑道:“某是何等人物?就算是累死,也得做到底!阿耶说了,要是赶回去,腿打断!”

程咬金说腿打断,那是真的会打断。

尉迟宝林也摇头道:“你若是想走就走吧,先生不会阻拦的,杜荷不就走了吗?也没见先生说什么。”

秦怀道呵呵笑道:“李崇义昨日也走了。”

牛师赞也道:“你想走就走呗,何苦拉着俺们一起?”

房遗爱看了看谢昭的方向,恶狠狠的道:“就你们会做好人,叔玉,你怎么说?”

魏叔玉摇了摇头,道:“阿耶说了,先生没说话,不准回家。”

房遗爱迟疑了一下,咬了咬牙,道:“你们能坚持,某也能!”

程处默呵呵一笑,转身去干活去了。

如今最先规划的是村子里的住房,一百户人家,每一家都要建一栋独立的房子,而且还要留足宅基地,毕竟庄子不可能一直不发展不是,以后孩子娶媳妇还要盖房子呢。

规划宅基地不算是个轻松活,尤其是还要留足道路。

谢昭的规划中,庄子建在了南山脚下,以南山为线,辐射开来。

最主要的还是潏河边上的那些娱乐设施、店铺等等。

长安虽好,但是已经没有多少闲置的地方,已经几近饱和了,再过几年,大唐人口暴增,长安更是会变得拥挤不堪,大唐各方的商贾、世家,乃至文人,都会往长安来。

所以谢昭没想着在长安施展本事,因为他有很多事情,不方便在长安做。

比如科学研究之类的,这种事情需要严格保密,长安人多嘴杂,说不定就会引人窥视,到时候泄露了倒是无妨,万一有人说他要造反,违背人类道德,毕竟麻烦不是。

南山就不同了,这里可以说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什么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李世民也管不到这里。

虽然他知道自己的家将、庄户之中,肯定有李世民的眼线,而且肯定不是一个两个,但是只要自己做的事情是对大唐好的,李世民不仅不会怪罪,还会大力支持。

至于别人,他可就不敢保证了。

历代以来,诸多大人物为何臭名昭著,这其中固然有他们做事过分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文人的一张利嘴,一根秃笔。

掌握了文化上的话语权,一旦当权者对他们稍微严苛一点,他们可以随意编排君上。

比如纣王,比如隋炀帝,都是受害者。

人家纣王不过是向从奴隶中提拔一些有才能的人,就惹怒了八百诸侯,不过纣王头铁,硬顶着压力干,最后的结果,那就不用说了。

实际上真实的商纣王并不是如此残暴,而是一个实打实的明君。

你看看他的罪名,一牝鸡司晨,二祭祀不修,三不任用亲族,四频繁征战造成了到处都是流亡的人。

古代妇女是没有参与朝纲的权利,偏偏商纣王这一时期,妇女地位极高,不仅能参与朝纲,还活跃在各个领域。

这一点往往被后世所诟病,所以周朝认为商纣王让妇女掌握如此之大的权利,是昏君才有的行为。因此苏妲己成为了商灭亡的原因之一。

夏商周时期,祭祀多用活祭,奴隶往往都丧生于祭祀之礼。商纣王作为商朝最后一任君主,他能征好战,抓来的奴隶也并未用活祭。

在商纣王的号召下,活祭比以往减少了很多。这在当时受到了很大的非议,作为一个什么都要占卜祭祀的时代,商纣王的做法可谓是引起了众怒。以至于周朝的典籍都将不祭祀先祖的罪名安到了商纣王的身上。

除此之外,商纣王对于巫术占卜很是抗拒,在很多时候,都违背占卜结果去做事,这一行为直接得罪了当时手握大权的祭祀,让商纣王无辜背了个罪名。

商纣王第三和第四条罪名可以合在一起说。因为他一改当时的唯贵族适用的作风,提拔非贵族的人做官,再加上常年征战与贵族阶级有了较多的矛盾,所以这两条可以合为一条。

虽然纣王从底层提拔人才这个做法本是一件好事,但这种做法触犯了贵族阶级的利益,再加上从底层上来的能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对于典籍和规章制度的使用有一定的困难,他们的出身也无法融入贵族的圈子,只好唯纣王是瞻。

这就像一个轮回,纣王越是这样亲信自己提拔上来的势力,越与能够拥立统治者的贵族势力离得远。更何况纣王少年才俊,未免心高气傲听不进身边人的规劝,一味的刚愎自用,这也让纣王在后世颇有恶名。

至于隋炀帝,除了急功近利一点,想要急切的做出一些功绩来,其实并没有什么错。

最起码他活着的时候,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人口暴增。

而且他修的大运河,用了一千多年,到谢昭的时代,还一直在用着。

这两个人最大的罪名,大约都是奢靡无度,宠信后宫了。

不过奢靡无度有时候不见得是坏事,只是有些人没办法奢靡,羡慕嫉妒恨罢了。

至于后宫的问题,呵呵,纣王满打满算后宫也就那么几个人,隋炀帝荒唐了一点,不过他的后宫,也没有李渊的后宫庞大,更比不上历朝历代的三千嫔妃。

谁还没个喜欢的姑娘了?跟姑娘多睡两次怎么了?

你们一个个三妻四妾,夜夜笙歌的,皇帝就只能夙兴夜寐,眼馋你们是不是?

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李世民与纣王的相似性很高,大唐的女性地位,远超历代,更是甩了后面的朝代几条街,在战争上,更是头铁的很,但凡有敢挑衅的,那就弄死他!

不过就算是干的再好,史书嘛,那都得是文人来写,就算是李世民,因为跟世家门阀的冲突,不也是毁誉参半吗?

更何况比李世民头还铁的纣王、隋炀帝?

谢昭觉得自己注定要青史留名的,先期还是不要跟这些人起冲突的好。

他倒是不怕,他又一万种办法让那些人闭嘴,只是他不想陷入这种争斗的怪圈中。

天天忙着打嘴仗,就没法做事了。

如此,便敬而远之吧,等一些尘埃落定,再修理他们也不迟。

十个就是一万贯,虽然现在国库里有钱了,但是他不能动,不然民部尚书唐俭会跟他拼命,好不容易有点家底,你想干什?折腾光了就开心了是不是?

房玄龄与魏征早就饥渴难耐,道:“殿下,可否容臣一观?”

李世民不舍的把望远镜递给房玄龄,老头放在眼睛上,学着他们的样子眯起眼睛,眼前豁然一亮,远处的景色跃入眼帘。

阅读唐士无双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