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江湖风云 > 太岁圣君

第四十四章,百家讲坛,开讲啦。五

  • 作者:八千里云月
  • 类型:江湖风云
  • 更新:01-17 19:30:19
  • 字数:5072

7公里。它对华夏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与交流,尤其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巨大作用。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女皇帝武瞾曾言:‘朕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杨广也是治袭开皇,政传贞观!”

“除了征高句丽,泄了杨广这个大隋帝君的心气之外,就是他的施政太过急切,步子迈的太大。这是很多史学家的共识。开科举,改官制,动摇了封建社会的大贵族的根本利益,而他又太过自大,过低估计了反对者的影响力和能量,过高估计了自己对国家的掌控力度,杨玄感叛乱只是疥藓之疾,山东王薄的叛乱他也没有放在心上,那就是他的自大了。俗语说一叶落而知秋,王薄的叛乱表明的山东贵族不在容忍他这个大隋皇帝。直到雁门之围,他才真正意识到大隋四方皆敌,一切都无法挽回。他只好龟缩在江都,沉湎于酒色。静静的等待大隋末日的到来。”

皮日休的汴河怀古算是较为客观的给了杨广修大运河一个相对公正的评价!是啊,至今千里赖通波。

“他的过错,自有后来者品评,史书和一些文章的抨击,太过!”

“而从杨广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他少年时的绝世风流,中年登基时的气吞万里如虎,暮年时的放浪形骸。我就想问问,从杨广身上大家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我也看到了,成大事者,必先做到自我控制。杨广不会享乐吗?并不是!但是他早年却能控制欲望。等到登基之后,也在不断巡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力的过度使用,但也震慑了国内贵族和边疆外族,对当时的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想比起巡游,呆在皇宫,批批奏章,听听歌舞,恐怕会更加的安逸吧?看看人家晚年,一纸诏令,各方官员便在民间挑选秀女,充入江都宫,供杨广享乐。”

杨英撤去ppt,笑着说道:“我们再来说说隋朝的官制,隋文帝改革官制,把秦汉时期延续下来的三公九卿制度改为五省九部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相权,朝廷机构的划分显得细致而合理,杨广继位后对官制做了调整,新增了殿内省,把州郡县三级政权改为郡县两级,效仿秦制,有又增设了东宫官和武官,但朝廷职能运行与开皇年间并无不同。直到唐朝,五省九部制精简为三省六部制,并被后世沿袭,直到清末。”

杨英喝了几口矿泉水,一脸轻松的说道:“讲到这里,我的论点也算是到了尾声。我便做个总结吧!我对杨广这个历史人物的影响还算不错,论点也多有偏向,可能会有很多人会反对我的论点,比如我先前所说的开皇之治是个粉饰太平的骗局,李世民也没有大家印象中的那样好。一家之言嘛,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我也没有详实的数据和文献支撑我的论据,只是在一些历史事迹上大胆假设,以后有时间了,我可能会更加深入的去研究。”

“杨广这个人吧!不提历史评价和演义小说的影响到话,他也算不得一个好人,他早年意气风发,武功赫赫,文采斐然,算得上当世俊杰。中年效仿王莽,为了夺嫡以假面示人,但是终究在登上皇位后本性显露。孤傲,狂妄,五千万

“嗯!这是百度词条上面写的,算是大众的认可,科举制虽然在清末被废除了,但是民国时期和建国后的大学制度,其实也是脱胎于科举制度,只是剥离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它选拔人才的功能依然保留。并会在后来延续下去。”

杨英在投影仪上投放了几张照片:在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的万里长城,让蜀中成为天府的都江堰,隋朝李春设计并建造的赵州桥,波光潋滟,商旅往来不休的大运河。

杨英指着这四张照片,对大家说道:“大家发现了没有,我们华夏现在能够找得到,并还在发挥作用的古代工程和建筑就剩下这四个了,而这四个凝聚古人智慧和代表他们改造自然的工程却是出现在两个大一统的短命王朝。万里长城客观上抵挡了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大地的侵略,是故秦汉乃至隋朝都在修长城抵御北方,并发挥了极为显著的作用,唐宋之后不在修长城,便有了辽金的崛起,蒙古入主中原,明朝吸取前朝教训,又修建和勾连了长城要塞烽燧,并在军事上取得了积极的防御作用。”

“我们先来说说科举制。科举制度,又称科举,是华夏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持续了1300多年。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翻页)

百姓皆随他的意志而行事。晚年意志消沉,沉迷声色犬马,最终家国破灭,自缢江都,为天下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又换上京杭大运河的诸多资料,有水网分布,有历史变革,有文人的赞颂。

京杭大运河其南起余杭,北到涿郡,途经会稽郡、泗水郡、鲁郡、冀州及、津门和涿郡,贯通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全长约179

大运河两岸的民众一边享受大运河带来的便利,一边往死了的咒骂那个一千多年前的暴君。浑然忘了,运河修建他们不曾出过哪怕丝毫的力气,也未曾投入哪怕一分钱的物料。尽管杨广的好坏善恶,和他们没有哪怕丝毫的联系。

这便是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

“观众朋友们!同学们!我们都能在杨广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身处低谷时,我们都能沉下心来,努力的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随时等待机会的到来,或者创造机会让自己的路走的更宽。而我们一朝名利加身,行事就会变得骄傲自大,一意孤行,最终酿成苦果!那些晚节不保的大师,学者,那些老了老了投资失败的商人皆在此列!”

“贾谊过秦论曾说过:‘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本章完)

.

杨英喟叹道:“大隋之亡,此河占三分。然而世事难料,这个在当时骂名沸反盈天的工程竟然让后世承惠千年,乃至更久。杨广一生功绩只有这一桩谁也没有办法否认。”

“都江堰位于蜀中平原,是华夏历史上最古老的灌溉航运水利设施。二王庙的对联曰:‘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便把对都江堰的夸耀和认可写尽。”

“而赵州桥则是世界上最早的的单孔桥,它只能算是座历史古迹,证明了华夏古人的智慧,我不再多说。”

阅读太岁圣君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