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灵遁者:非线性波动

哲学与解放

  • 作者:灵遁者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1-24 17:14:12
  • 字数:3700

哲学,把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们自己呢,当然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全面释放自己的能量,能力。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我们还没有达到。试想人类与宇宙一般齐驱,她顺行,我也顺行;她逆行,我也逆行,为的是生生不息。

这就是哲学与解放,从哲学中汲取力量去解放,在解放中反哺哲学。未来定是全民哲学者的未来,未来是大解放的节奏。“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解放你自己,绽放你自己,在“求索”中获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在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找到真我的唯一法门,也应该是你一生的追求。

我们从“奴隶”解放为自由,把我们从烦躁解放为安静,把我们无知解放为睿智,把我们从地球解放到全宇宙。

的主题,活着或死亡才应该是我们永恒的思考主题。因为我相信我们不愿意做宇宙中匆匆的过客,而物质和意识是这个思考主题的条件。

我们惧怕死亡是因为我们不敢想象那样的凄凉。我们如此热切地寻找外星文明,就是不愿意孤独终老。

时间是最等不起的东西,一旦错过了,不是悲伤,就是死亡。不断解放自己,塑造我们自己的“神”来保护自己,这是我们无数前辈的功劳。

然而作为这样的物质生物,我们的骨子里却是厌恶物质的黑暗,物质的束缚,物质的冰冷。这样的厌恶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法根除的。因为我们可以思考,而这恰恰是我们的品行。

为了”解放“,多少泪都值得,多少苦都值得,多少血也都值得,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阿基米德给了我们一个点,牛顿给了我们一个点,爱因斯坦给了我们一个点,马克思给了我们一个点,我们现在不仅仅可以撬动地球,我们可以做到更多。

现在的哲学遇到了瓶颈,或者说她人生的低谷,但绝不是老态龙钟。好像很久没有听到马克思那样的响亮名字了,也好像很久没有看到爱因斯坦那样的巨匠了。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们已经到达高峰了?显然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灵遁者

“哲学”这两个字不知道哪个人第一次说出来的?他在说的时候是否清楚这两个字对于人类的意义和重量?这些我们无从考证。

但是我相信哲学,让很多人泪流满面,比任何乡愁,亲情都要让人纠结。我记得有一位哲人曾经这样定义哲学:“哲学是怀着乡愁冲动寻找家的过程。”?时间过了太久,我忘了,是哪位哲人这样说的。总之我想说,我很喜欢,这是在众多哲学的定义中,最具“亲和”的表述。可是还不够究竟,或者说有点安逸。

哲学与解放

还是那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在灿若星河的宇宙中,人类乃至地球,都是沧海一栗。物质和意识不是永恒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从唯心论到唯物论,我们看到了多少个可爱的人争得面红耳赤,不能自拔,都在设法告诉对方世界是这样的,而不是你说的那样。“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样的哀叹,是何其深沉和壮观啊!也正是古往今来有这样的声音,我们才能有今天的成绩。

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么你就错了。从哲学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是哲学的实践者,那么每个人自然是“哲学者”,只是可能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

我们深切地知道,哲学的养分来自于各个学科,又回到各个学科的骨髓里,为他们服务。

如果世界上有神,那么这尊“神”一定是我们自己一点一点雕刻而出的。她静静地看着我们,像大自然那样不带着私人色彩,像宇宙本身那样,不故意干涉。

而她的面庞,我们多么想看得更真切一些。我们不停地雕刻,从来没有停止。这个过程就是我说的解放。我们解放了自己很多次,我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解放本身。

仅以此文,勉励自己。也送给广大的年轻学者。

2014年12月18

灵遁者,独立学者。原名王银,陕西绥德县人。现居西安。作家,艺术家。主要代表作品为灵遁者科普四部曲《变化》《见微知著》《探索生命》《重构世界》。以及《相观天下》《手诊面诊色诊大全》《笔有千钧》《非线性波动》《空瓶子》《从今往后》《我的世界》等。其作品朴实大胆,富有新意,深受读者喜爱。

(本章完)

.

从冰冷的物质爬出的带着温度的智慧,这样的诞生过程,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奇迹,是矛盾。

如果让我来定义哲学,我不会说这是“归家”,我会说是“出走”。所以我的定义很简单:哲学即永恒的解放过程。

所以大家看到了,标题是:哲学与解放。我们都知道哲学是一门研究关于世界,关于宇宙的根本法则的学问。在很多平民眼中,哲学仿佛是一座神圣的教堂,只有最具智慧,最具虔诚的人才能接近她,理解她。

阅读灵遁者:非线性波动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