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大明:从监国到皇帝

第20章君臣一心

  • 作者:银河明月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1-27 08:16:15
  • 字数:5014

于谦稍微犹豫了一下,没有把最后的话说出来,不过他也早就做好了安排,派人出去通知这些军队了。

“至于粮草的问题,兵部已经给各地军队守备下达了文书,要这些兵卒进京的时候,每人身负半袋粮食,就可以将通州的十万石粮食全部运回到京城。”

“臣明白,请郕王殿下放下便是。”

于谦放下手,心里似乎不自觉的紧了一下。他有种感觉,一个人要是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利,或许谁都会变。

于谦说完,在场所有文武大臣无不对他翘起大拇指。

这话要是于谦说出来,指不定有朝一日传到朱祁镇的耳朵里,不就为以后埋下祸根了?

朱祁钰作为穿越者,当然知道朱祁镇发生“夺门之变”之后就对于谦进行了清算。

现在,他要保护于谦,尽量少的让于谦得罪皇帝。

现在说白了,就是朱祁钰拿主意的时候。

“于尚书,就按照之前说的去办吧,本王这次回去就草拟诏书,给边关守将下一条命令,就算他们将刀架在陛下脖子上,守将也不能开门,万不可放瓦剌大军入关!”

“这...”

“嗯,你是说山东,河南的备操军接南京的备倭军,还有黄河以南的运粮军吗?可是这三只军队全部加起来也不足十五万!”

于谦点点头,接着他给朱祁钰解释了一下这三只军队的性质,当然朱祁钰也明白他们是些什么部队。

“不过,这些兵大部分都不是骑兵,虽然满足了兵力的要求,据本王所知,他们中有一半都是老弱病残的人,估计对付瓦剌骑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稍微沉默了片刻,于谦便开口说道:“殿下,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调遣外面的军队,现在有三只军队可以供我们调遣,这些臣都按照殿下之前的安排准备好了。”

这话明摆着就是不让朱祁镇回来!

这其实是于谦的意思,朱祁钰之所以打断于谦的话,就是想保护于谦,毕竟于谦在为拯救大明这件事上,已经算是鞠躬尽瘁了。

“嗯,马上传宁阳侯陈茂回京,驰援京城!”

而这支江浙骑兵,绝对是整个大明朝最精锐的骑兵。

朱祁钰皱了一下眉头,马上又舒展开来。

顿了一下,于谦继续说道:“至于陛下被瓦剌扣押着叫门这件事...”

于谦还没有说完,朱祁钰就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下去。

“诸位尚书大人,眼下大明就全部仰仗诸位了。”朱祁钰起身抱抱拳,接着说道:“等我大明度过这一关卡,本王定会重谢诸位的。”

“殿下客气了,这些都是臣等应该做的。”

“嗯,诸位大人请回,本王即可回去草拟诏书,现在能赢得一天时间,我们就有更大的胜算把握。”

“臣等告退!”

待文武大臣一个个离开,朱祁钰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转身叫住于谦,要他留下。

“于尚书,我想知道现在神机营的情况,你可否带我前去看看?”

“神机营?”

于谦有些惊讶,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王爷提起过神机营的事情。

“嗯,是的,本王只是随便问一下,不知于尚书有没有空,陪我去神机营走一趟呢?”

“当然可以。”于谦拱拱手道。

兴安是朱祁钰的近侍太监,伺候朱祁钰已经好多年了,他原本在郕王府也看不到什么希望,没想到一场土木堡之战却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他听到朱祁钰要跟于谦去往神机营的时候,他早就悄然走出去,安排好了轿子。

神机营设在京城东郊,占地十万亩,京城三分之一的士兵都是在这里。

不过现在只有不到三万的士兵在此值守,之前他们一个个都在为没有跟随皇帝御驾亲征而感到懊恼,但是现在却一个个暗自庆幸。

一盏茶的功夫,几个人就来到东郊的神机营,朱祁钰没有通知里面的任何人,只带着于谦走进去。

他现在还没有时间管理神机营里的事情,更没有心经来看他们的训练。

走进神机营,朱祁钰顺手拿起一杆火铳就仔细的把玩起来。

于谦起初有些疑惑,这监国王爷不是管理国家朝政的吗?怎么有心思把玩起火枪来了?

不过于谦很快就明白朱祁钰的心思了,这总览国家朝政,先要从军事开始。

“非常不错,要是再能改进一下,一定能达到本王预期的目的。”

这些火铳原本就是永乐年间使用过的,虽然经历了不到四十年的历史,但这些火铳的制造及威力仍然在全世界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

当年朱棣北伐,说白了靠的全部都是这些火器,要不是神机营的火器,朱棣估计很难打到蒙古。

“于尚书,你上次说的神机营之中还有一些火炮,可否带本王前去看看。”

“是,殿下这边请。”

于谦说着,做了个请的姿势。

当看到神机营的火炮之后,朱祁钰的眉头却紧紧皱在了一起。

这些根本不是什么火炮,说白了就是一大堆废铁!其中有的钢管子甚至已经变形,

这些火炮与后世的火炮相比简直相差太大,不说造型,就火炮本身又笨重又难看,而且使用非常麻烦,弄不好就容易炸膛。

朱祁钰不明白,这么好的东西为啥不专门派人研发改进?

在神机营转了一圈之后,朱祁钰对于谦说的话基本上就全部相信了,他现在对大明的火器也已然心中有数了。

但是,朱祁钰心中一直有一个疑虑,这火炮在宋元时期就经常用于战场,到了明初,火器在战场上使用已经非常广泛了,但是后代子孙为啥连野猪皮都打不过,还白白葬送了汉人江山?

......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明初的火铳制造,有将近四尺长,也就是一米二左右,长度上类似于后世的毛瑟步枪,不过让朱祁钰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代的火铳,竟然可以做到连发。

明史记载,洪武二十五年,兵器局就制造出三连发的火铳。

但是因为当时条件不成熟,容易造成炸膛,也就没有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朱祁钰觉得自己将来要是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在这项技术上面让人下些功夫,争取先将炸膛的难关突破掉。

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他朱祁钰思前想后也没有想到一个好办法,大明的将士都是皇帝的人,全部都得服从皇帝的命令,而且那个太监曹吉祥已经将边关奏报送过好几次了。

于谦苦笑了一下,拱手道:“殿下,现在唯一的骑兵也就只有宁阳侯陈茂所指挥的江浙骑兵了。”

原来,在土木堡之前,江浙福建一带发生暴乱,宁阳侯陈茂被派往前线镇压叛兵,才没有参与土木堡之变。

阅读大明:从监国到皇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