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明察秋毫胡大人

第31章做贼心虚一

  • 作者:万年路痴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2-01 08:16:03
  • 字数:4262

与此同时,赵府书房。

“你说,读书是死在孙家聚集区里面的?”赵安邦阴沉着脸问。

虽然赵家有两个进士,但那是堂兄那一脉的。自己没能中进士,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赵天骄身上,如果他出了事,下一代家主就要移脉了。

而且,现在的时机很不对。

“回老爷,听衙役们说,只是尸体在那里发现,现场没有血迹,应当是杀人抛尸。具体死在哪里,还不得而知。”赵招财恭谨的答道。

赵读书与孙立功地位是不对等的,如果此事就此结束,赵安邦也不是不能接受。但他就怕那群杀痞不依不饶,找到自己儿子头上。孙家表现出来的态度,谭师爷能看明白,他当然也可以。但他很怕这是缓兵之计。

以赵安邦对赵读书的了解,他能做到大管家,忠心方面是没问题的。若真是孙家抓了他,他不会为保命就出卖主家。虽然自己办事谨慎,没告知他真相,但他在赵家做了多年管家,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但他越是隐瞒,孙家就越是确认。赵安邦不止一个儿子,但读书种子就赵天骄一个。说不客气点,不能中举的普通庶子未必比大管家赵读书更重要。

赵招财不知道哪里惹怒了自家老爷,慌的跪伏在地,不敢再言。

赵安邦沉默了好一会儿,忽然问道:“胡知县对此案是何反应?”

赵招财正自恐慌,听到问话后,想了一下,才回复道:“胡县尊一开始是到了现场的,还问了大管家娘子几个问题,但听了仵作和李捕头的汇报后,就上轿离开了。”

“那难不成是孙家报复?可有许多说不通的地方。如果是孙家知道了孙立功死亡的真相,那为什么杀跑腿的赵读书?如果是讯问真凶,为何赵读书身上没有刑讯逼供的痕迹?如果是立威,为什么要伪装成僵尸杀人的样子?如果想混淆视听,为什么把尸体丢在孙家聚集区?”胡卢追问道。

“不,其实仔细想来,这些问题都是说的通的。孙家杀了赵读书,还用的是假冒僵尸杀人的手段,说明孙家已经知道内情。把尸体丢在孙家居住区内,是对赵家的一个警告。没拷问赵读书,说明没有刨根问底的意思。归根结底,孙家的一个庶子和赵家的凶手是不等价的。孙家的势力,不及赵家,若两家斗起来,孙家更吃亏。所以,东翁,这个案子很有可能是孙家做的。毕竟,能不惊动周边那么多户人家,把尸体抛到孙家聚集区,绝非常人能为。”

胡卢长吐一口气,定了定神,还不太放心,又追问道:“那么此案该怎么解决呢?而且虽然不太可能是赵家灭口。但万一恰好是呢?”

谭师爷听完胡卢的讲述后沉吟半晌,分析道:“一般来说,应该不会是赵家灭口。赵读书是赵府大管家,做过的阴私事不知道有多少,犯不着灭口。但万一是赵家灭口,说明要么杀死孙立功的人身份非常特殊,不能泄露,要么孙立功之死的事情背后另有隐情我们不知道。”

“哼,滑头。”赵安邦愈发确定自己的怀疑。“你下去吧,密切注意一下这事的后续。”

赵招财行礼离开后,赵安邦坐在书房里久久不语,他在犹豫,要不要反击。

唯独只有这个案子和两家都无关,才需要将真凶绳之以法。”

“巧了,那也不需要真凶。若是孙家杀人,目的是警告,但孙家表明态度不再深究,到此为止,那赵家肯定也不想斗争扩大化。如果一味的追捕凶手,必然激化事态,反而不美。

若是赵家灭口,那必然是想息事宁人,那我们也没必要去探究背后的真相。不过私下里,我们可以关注一下,赵家是否出现什么陌生面孔。若有,他可能就是背后的贵人,东翁可以去偶遇一下嘛。

“还有些什么,说的详尽点。”赵安邦心下不安,想多了解些情况,才好做出判断。

“大管家衣服单薄,只套了一件衣服,赤着脚没穿鞋,脚下无泥。现场很多凌乱的鞋印,但没有大管家的脚印。他脖子上有两个孔洞,血液流干了,有人说是被僵尸杀死的。”为了顺利晋升,赵招财办事很用心,和仵作衙役套了不少近乎,打听了许多内幕。“老爷,咱要不要请微风道长来看看?”

如果这事情发生在一年前,赵永安没被免官的时候,赵安邦肯定就此罢手,和孙家达成默契。因为他很有底气,确信孙家不敢对自己儿子出手。

赵永安被罢官免职,赵家虽然还有一个江宁知府,但是势力已不可避免的下滑。越是这个时候就愈加不能软弱,因为不确定是否是别人有意试探,若被瞧出虚弱来,只怕会有更多人蜂拥而至。

现在家中正谋求赵永安复职,不愿节外生枝,适当的退让、交换是可以接受的。但并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在其中分一杯羹的。否则人人都来占便宜,天大的家业也撑不住。至少,一个武将小家族,没这个资格。

当年赵家势力最大的时候,孙家家主见到了赵府的管家都得客客气气的,哪会像现在这样,居然还敢报复。

“死了两个儿子还不消停,小心断子绝孙。”赵安邦恶毒的诅咒着,他决定先下手为强,他现在底气已经没当年那么足了,他冒不起风险。

“啪!”赵安邦突然暴怒,把手中茶杯摔的稀碎。

“这事的解决关键,在于立场,在于东翁选择站哪一边。如果站孙家,那么自然是查不出真凶的。僵尸杀人其实也是不错的理由。孙家赵家各一次,扯平了。”谭师爷促狭的笑着。

“先生莫要说笑。赵家一定不会这么想。”胡卢苦笑道,“若一定要选边站,我肯定站赵家。毕竟赵家势力最大,而且赵家是文官出身,在朝中还是有一定的人脉关系的。”

阅读明察秋毫胡大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