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维基解密之汉武谜团

第六节 刘彻收复失地

  • 作者:南方有樗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2-06 15:48:43
  • 字数:7338

庄助接受了刘彻的命令,持节来到了会稽,要求调兵。

要说会稽太守还是挺硬气的,一开始决定按照法律,不给皇帝面子,明确表示拒绝发兵。

公元前138年10月,代王刘登、长沙王刘发、中山王刘胜、济川王刘明来长安朝拜。汉朝以10月为一年之始,所以这件事发生在年初。

这几个诸侯王都是姓刘的,算是亲戚。为了接待这几个王,刘彻置酒相待。

如果这一次庄助持节未能调成功兵,那刘彻的帝位算是到头了。

但不出虎符却把事情给办成,那是在告诉太皇太后:我的羽翼已经丰满,天下人认我这个皇帝,只要有我的命令,想怎么做都行。

第二斧头,展示君恩。

光是这一招还不能完全摆平太皇太后,更何况还有那么多被得罪了的诸侯王,刘彻很快就砍了第二斧头。

(七国之败也,吴王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闽越从之,发兵围东瓯,东瓯使人告急天子。......上曰:“太尉不足与计。吾新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乃遣助以节发兵会稽。会稽守欲距法不为发,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资治通鉴.汉纪》)

刘彻这一招是一箭双雕:

不想出虎符,这是向太皇太后示弱。相当于在说:我还小,原来大动干戈弄个明堂,是有点不懂事,从现在开始,我会乖乖的,奶奶你看我连

这一次,他痛定思痛,又砍了三斧头。

第一斧头,显示君权。

汉景帝时的吴楚之乱其实还是留下了后患的,虽然带头造反的吴王刘濞在东瓯国领了便当,但他儿子刘驹活下来了。刘驹是个逃跑能手,逃到了闽越地界,在这儿扎根了。要说刘驹还真是个孝顺孩子,一直没忘记自己父亲是怎么死的,恨透了东瓯国,就一直鼓动闽越国攻击东瓯。能够收留刘驹,闽越国当然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国君觉得刘驹说得非常对,就发兵攻击东瓯。

刘彻将卫子夫带进宫之后,就丢到了一边,忙自己的事情去了。这地位不稳,地动山摇,哪有时间你侬我侬啊,更何况,皇宫中什么美人没有,卫子夫又算老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虎符都不想动。

为什么刘彻要这样安排?节是皇帝的信物,代表着皇帝的尊严,也就是面子,用节治国,那是人治。持节调兵,实际上是要让天下人看看皇帝的话管不管用。

虎符是什么?那是调兵的信物,没有虎符,法律规定是不可以调动一兵一卒的。

东瓯国使者估计要被这句话吓死了,以为这下子完了。没想到,刘彻下面一句话是,大臣庄助持“节”去会稽调兵。听到这话,东瓯国的使者这才又活了过来。估计这使者心脏不错,否则这大起大落的,他心脏哪里受得了。

庄助明白这个道理,在在此之前,刘彻已经给过他尚方宝剑,指示不惜一切手段要把事情办成。他想了想,还是杀鸡给猴看比较好,就拣一个反对派兵反对得比较厉害的司马,命人拖出去斩了,将了会稽太守一军。

打一巴掌再揉三揉,庄助杀了人之后,趁会稽太守惊吓之际,再和颜悦色地向他解释,皇上不出虎符的本意,是因为虎符是利器,不想刚继位就动用虎符。

大家喝酒喝得很开心,有酒不能没有音乐啊,刘彻让人在宴席上吹拉弹唱的助兴。

刘胜忽然哭了起来。刘彻就问他是什么缘故?刘胜说:“有了太重的悲伤、有了太深的思虑,就不可以再累加了。我的心结时间太久了,每次听到小小的声音,都不知道为什么会百感交集。我得以凭借亲戚的身份作了东方的藩王,又被称之是皇帝的兄长。现在群臣啥关系都没有,就可以结党营私地攻击我们,使皇族宗室被排斥,我为此而悲伤。”说着,刘胜就详细地向刘彻汇报他手下的那些官吏怎样侵害诸侯王利益的。

这听起来像是在埋怨刘彻。因为诸侯王日子不好过,那是刘彻公元前139年用力过猛造成的。这些诸侯王因为气刘彻的所作所为,三天两头的找太皇太后告状,最后建元新政中止了。

既然建元新政已经中止,这诸侯王的日子按说不会太差了啊,即使日子仍然有点难过,到刘彻面前告状告个啥名堂呢?

其实刘胜是个妙人儿啊,大部分诸侯王都是找太皇太后诉苦的,实际上是站到了刘彻的对立面,而他却找刘彻,说明他是把刘彻当成皇帝,选择向他效忠。或许这也是中山王刘胜一生荒唐却能够平安喜乐的原因吧,关键时刻他挺了自个兄弟刘彻一把,他还用这个行动表示自己压根没有做皇帝的想法啊,只想多娶老婆多生娃。其实哪怕刘彻下了台,说起来他们这帮子汉景帝的儿子,个个都有希望,但刘胜的可能性那是非常小的,就他那荒唐性子,谁会选他?反正没希望,不如卖个好。

刘彻多聪明的一人,啥叫借坡下驴?有一个踏脚石就赶快用啊,他先前已经把宗亲都快得罪光了,现在正是收买人心的好时机啊。

刘彻非常认真地听刘胜啰啰嗦嗦地说了一大堆话,明确表示自己也是才知道这事,都是这帮子下属不好好干事,不认真贯彻自己的旨意。他就重新检查负责这项工作的官吏所上奏的有关诸侯违法的那些事件,对这些诸侯加以亲属的优待。

这招妙啊,明明是刘彻在打压诸侯王,可就因为这一下子,要保诸侯王的人就从太皇太后变成汉武帝刘彻了。

其实,汉武帝从来都没有改变过自己的想法,削弱诸侯的力量是他一直没有放弃过的努力,否则就不会有后来的推恩令了,但这是后话了。

(冬,十月,代王登、长沙王发、中山王胜、济川王明来朝。上置酒,胜闻乐声而泣。上问其故,对曰:“悲者不可为累欷,思者不可为叹息。今臣心结日久,每闻幼眇之声,不知涕泣之横集也。臣得蒙肺附为东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属又称兄。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臣窃伤之!”具以吏所侵闻。于是上乃厚诸侯之礼,省有司所奏诸侯事,加亲亲之恩焉。《资治通鉴.汉纪》)

第三斧头围魏救赵。

向太皇太后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权力的同时,刘彻自然不会忘记把老婆陈阿娇哄好,这样才能让老婆心甘情愿替自己在太皇太后面前说说好话的嘛。

因为知道老婆不喜欢他宠幸其它的女子,刘彻明明在平阳府中已经临幸了卫子夫,按理说这卫子夫应该就是他的小老婆了,但他却让卫子夫在宫里做了一个普通的宫女,将她不知往哪个角落一塞,就算了事。本来奔着做小老婆来的卫子夫,进宫一年,连个皇帝的影子都没见着,更别说再次被临幸了(入宫岁余,竟不复幸《史记.外戚世家》)。没办法,没有wifi也没有5g网,皇帝不在服务区内啊。

卫子夫在水深火热之中,陈阿娇可且舒服着呢。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刘彻就是一个高富帅还“三从四得”的绝世好男人啊。

一是有地位。都当了皇帝了,当然是普天之下,唯我独尊,这世间找不出比他地位更高的男人了。

二是有钱。整个天下都是他的,怎么可能不是全国最有钱的第一人?

三是有颜。从开国皇帝刘邦到刘邦的重孙刘彻,那可是经过了好几代的基因改良啊。从花容月貌的吕雉下嫁来看,刘彻的太爷爷刘邦本人相貌不差。刘彻的太奶奶薄姬虽然算不上是大美女,但基础容貌是有保障的。刘彻的奶奶窦氏绝对是个大美女,要不凭什么他爷爷汉文帝一眼就看上了,把她从一个宫女慢慢提拔成一个皇后,太不容易了。刘彻的母亲王娡也是非常漂亮,生过孩子都能得到汉景帝刘启的宠爱。有了这么多的优良基因,刘彻自己能差到哪里去?

四是听话。刘彻哪怕在外面偷食,可不敢在家里乱来啊。最初,刘彻应该还会想起有卫子夫的存在,这种背着老婆偷腥的事,他铁定没多做过,多少总会心虚,但时间一长,也就顺理成章地忘记了这件事,忘记了不知在皇宫哪个角落里呆着的卫宫女。没办法啊,皇宫里什么样的美女没有呢?刘彻在平阳公主家看了那么多浓妆艳抹的美女之后,突然见到一缕清泉,偶尔心动可以理解,但他们之间又没有什么深厚感情,说放下就放下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在陈阿娇的眼中,老公肯定是一副老婆最重要的模样嘛。

为了这样的一个十全十美老公,陈阿娇怎么能不尽心尽力做好润滑剂?极力缓和自己老公和外婆之前的关系?刘嫖肯定也会为自己的女儿助力。

这三斧头砍下来,窦太皇太后一看,翅膀硬了,自己也按不住了,好在还明白道理,得嘞,还是他吧,别搞不好把个国家给弄乱了。

所以刘彻终于有时间喘口气,悠哉悠哉地干点别的闲活了,比如说,宫中的老宫女太多了,占编制,不如放她们出宫,再选些新鲜的漂亮的小美女进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既有放宫女出宫的好名声,又能享受小美女服侍的福利啊。

就因为刘彻这一个偶尔的小心思,小宫女卫子夫再次浮出了水面,游向了自己的命运。

(本章完)

.

人治和法治碰撞到了一起,会稽太守这下子彻底驯了,决定还是尊重皇权,管他什么法律,立即出兵渡海救东瓯。

东瓯国杀吴王刘濞,那可是替天行道,这个天当然是指朝廷。所以,既然现在因为杀人杀出麻烦来了,东瓯国就派人紧急向朝廷求救。

按理说,刘彻面前就两个选择,一个是帮,一个是不帮。但刘彻一想,这正是个好机会啊,这个忙那是一定要帮的,但不光是要帮东瓯国,也得帮帮自己。于是他就开始耍花样,说:“我才即位,不想出虎符派兵郡国。”

阅读维基解密之汉武谜团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