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大军师联盟

第249章 论汉末教育环境推行科举的可能性!

  • 作者:恒安德佩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9-23 21:20:27
  • 字数:16310

刘辨澹然一笑,饶有兴致地道:“趁此机会,先举荐个七八人,如何?你放心吧,孤绝不会亏待他们。”

“啊,这......”

涉及到汉末三国的人才时。

直播间内总是能掀起一股热议。

荀或细眉微蹙,略显尴尬:“属下的确答应过殿下,要举荐些人才,不过七八人实在有些多,考虑到咱们行程紧张,莫不如先举荐一人?”

“志才不死,奉孝不出,你当是开玩笑的?”

“......”

果然。

“卧槽!移动的人才库,终于要发挥作用了?”

“颍川这么多人才,不带走一两个,实在是太可惜了。”

“就是!荀或太小气了,居然只举荐一个?”

一叶扁舟顺流而下。

船舱中。

刘辨目光扫过正在研读《农耕要略》的枣祗,笑了笑,转而望向门口的荀或:“文若,你与子敬,好像全都是颍川人,对否?”

轘辕关外,青山碧水。

“大家猜猜是郭嘉,还是戏志才?”

“按照历史,应该是戏志才。”

“不如......”

荀或颔首点头:“子敬是颍川阳翟人,属下是颖阴人。”

刘辨想到颍川的名字,忍不住称赞:“颍川还真是人杰地灵,奇士辈出啊!文若,你不是答应过为孤举荐人才吗?”

“好!”

刘辨爽快答应下来:“一个不嫌少,十个不嫌多,只要是你荀或举荐的人才,孤必然会重用,先跟孤说说,他的基本情况。”

沙凋网友的热情,是永远浇不灭的。

荀或显然早有准备,揖了一揖,直接开口:“此人名曰戏贤,表字志才,与或皆颍川人,此人才华横溢,腹有良谋,殿下必会喜欢。”

“戏志才?”

刘辨眼神骤亮。

还真被沙凋网友们给猜中了。

荀或率先举荐的人才,不是郭嘉,而是戏志才。

莫非......

此人的本事,当真要强过郭嘉?

刘辨疑惑不解,试探性问:“此人比你如何?”

荀或倒也不客气:“胜吾数倍。”

“呵呵。”

好熟悉的台词。

刘辨条件反射般地言道:“不可能。”

而荀或则愈加肯定:“数倍,乃至数十倍。”

刘辨深吸口气,铭记于心:“好,咱们便先去会会这个戏志才。”

荀或一揖:“殿下放心,此人绝不会让殿下失望。”

直播间网友再次沸腾,七嘴八舌起来:

“可以啊!还真是戏志才。”

“戏志才的名,居然是个贤字?”

“好吧,这回真相了。”

“可惜是个短命鬼。”

“......”

刘辨倒是不关心戏志才的名是什么,更不关心他是不是短命鬼。

他只是略微感到惋惜,心念道:“唉,可惜不是郭嘉!”

话音刚落,军师联盟的声音响起:“辩爷,你放心吧,颍川郡的人才,一个都跑不了,等新朝建立以后,咱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才问题。”

“除了现有人员的相互举荐以外,还要效彷曹操,颁布《举贤令》,亦或者让山野之人,毛遂自荐,朝廷统一安排考核,为科举提前打个基础。”

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主要是察举、征辟。

它相对于先秦时期的世官制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到了东汉后期,举察制便被世家大族垄断,出现了所谓的“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荒唐局面。

而科举制相对于举察制,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是一个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可以吸收大量出身寒门的人士,进入到统治阶级。

当然!

对于上位者而言,科举制更是一个平衡世家、寒门之间矛盾的一种手段,一旦科举出来,对于徐荣等人而言,也算是能有个交代。

“科举?”

刘辨细眉微蹙:“这能行吗?”

军师联盟解释道:“只是打个基础而已,肯定没问题,何况汉朝时期,不是没有考试,只是没能流行开而已。”

“哦?”

刘辨大感疑惑:“当真?”

军师联盟极其肯定地道:“自然是的!根据历史系专家介绍,汉末时期,朝廷有太学、鸿都门学、邸弟学、四姓小侯学。”

“太学自然不必赘言,乃是汉武帝元朔五年,置博士弟子员50人,在京都长安的西北城郊,正式成立太学。”

“至于鸿都门学,是创建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因校址在雒阳的鸿都门而取名,它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院。”

“啊?”

刘辨惊诧:“文艺专科学院?这里面教什么,琴棋书画诗酒花?”

军师联盟解释道:“辞赋、、尺牍、书法、字画等。”

“原来是这样。”

刘辨暗松口气,转而又问:“那四姓小侯学呢?这名字有点意思。”

军师联盟:“四姓小侯学是外戚创办的贵族学校,创设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所谓四姓,即樊、郭、阴、马四大氏族,他们都不是列侯,故名小侯。”

“至于邸弟学......”

军师联盟简单给出解释:“它跟四姓小侯学差不多,全都是贵族学校,招收的是汉和帝的弟弟济北王与河间王的子女。”

“其中,年龄在5岁以上的40余人,又招收邓家近亲子孙30余人,在宫廷中开办,专设教师和保姆,教以经书。”

“据说邓太后每天早晚,都要亲自到邸第对孩子们抚育教导,恩宠到了极点,这是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的学校。”

刘辨倍感震惊:“受教了!”

军师联盟则继续介绍汉朝的教育体系:“此外,汉朝还按照行政区域,设置地方官学,郡国设‘学’,县道邑设‘校’,乡设‘庠’,聚(村)设‘序’。”

“所以,汉朝的教育体系还算是比较完善的,只是它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关,在朝廷的教育机构称太常,是兼管教育的,地方学校则由各级行政长官兼管。”

“专家猜测!”

军师联盟强调道:“可能正是因为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关,教育工程由太常及各地官员兼管,才导致它没有最终成长起来。”

“不过,也正是因为汉朝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倒是给辩爷推行科举制,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难度系数骤降。”

纯粹的新鲜事物,不管它再好,想要让人接受,总是非常困难的,它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才可能真正被人接纳。

如果大汉没有从中枢到地方,甚至深入到村落的教学环境,专家想要推行科举制,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它相当于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最为重要的是,教育体系虽然容易搭建,但能否被百姓、士族接纳,却是一个非常严肃,且不容忽略的过程。

“没错。”

刘辨饶有兴致地点点头:“是这个道理。”

军师联盟则继续道:“太学的学生为博士弟子,也称太学生为‘诸生’,除由京都直接挑选入学的‘正式生’外,各郡国县邑选送的地方知识青年为‘特别生’。”

“只是在出身方面,太学生中贵族子弟居多,但也有家境较为贫寒的子弟,‘正式生’为公费,朝廷给俸禄;‘特别生’为私费,食宿需自理。”

“......”

“这还仅仅只是官学而已,东汉的私学之风更盛,其在组织形式上,可分为两种:一为蒙学,二是精舍。”

“蒙学即童蒙学习的地方,也称为书馆,教师称之为书师,学习内容主要是识字习字,专注于孩童启蒙。”

“书馆所用的字书,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急就篇》,相传是西汉史游编撰的。”

“《急就篇》共1244字,内容包括姓氏、衣着、农艺、饮食、器用、音乐、生理、兵器、飞禽、走兽、医药、人事等方面的应用字。”

“其全文押韵,没有重复字,句子有七言、四言、三言等,既便于记诵,又切合实用,流传非常广,是自汉到唐的主要识字课本。”

“......”

“至于精舍,相当于民间的太学,是由经师大儒教授,比如说郑玄,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精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等。”

“精舍弟子分为两种:一为及门弟子,是亲身来受教的;二为着录弟子,是把学生名字登录在有名望的大师门下,不亲自听教师讲授,是属挂名求学。”

“......”

刘辨实在是没有想到。

在汉朝的教育体系与环境中,居然可以找到现代的踪影。

而且,在专家介绍过以后,刘辨甚至感觉,所谓的知识被世家豪族垄断,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毕竟私学盛行,不少贫寒人士是有机会学习的。

这的确让刘辨大开眼界!

“当然!”

紧跟着,军师联盟强调道:“太学的教学制度,虽然并不严密,也没有规定学习年限,更不注意考勤。”

“但有一点,对咱们推举科举制,却至关重要的!那就是它非常注重考试,用考试来督促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太学创建之初,汉武帝便规定,用‘设科射策’的方法,每年组织一次考试,史称之为‘岁试’。”

“所谓射策,即抽签口试问答;而所谓的设科,则是按照试题的难易,分成甲乙两科,学生可抽签应试,签上写有试题。”

“按照考试后的成绩,甲乙两科各择优录取数名或十数名,授以不同的官职,如郎中或太子舍人等,至于那些不合格,或者不能通一经的学生,即令退学。”

“......”

“而到了汉桓帝时期。”

军师联盟的声音,略微有了一丝遗憾:“改甲乙两科为上、中、下三等,后又改为两年考试一次,不限制录取名额,根据通经的多少,授以不同的官职。”

“或许是因为考试次数变少,再加上其余各种原因,这种教育体制,最终也没能孵化出科举制,却被陈群搞出了个九品中正制!”

“辩爷!”

军师联盟朗声道:“专家一致认为,凭汉朝的教学环境,是完全有可能成功推行科举的,咱们一点点打基础,再加入现代的一些元素,对于辩爷培养人才,大有裨益。”

“包括但不限于经学、医学、格物、算术、几何、历法等等,内容会比较复杂,专家同样在尽可能的编纂材料。”

尼玛!

专家不愧是专家。

居然已经开始准备科举制方面的东西了。

杂交水稻、钢铁、兵器革新、科举......

刘辨脑袋都快大了。

如果不是背靠军师联盟,单凭个人力量,别说匡扶汉室了,能不能活下来,都不一定呢。

“殿下!”

“殿下?”

刘辨正沉寂在专家的内容中时,荀或的声音,一把将自己拽了回来:“恩?文若,可有何事吗?”

荀或轻声道:“再往前不远,咱们便可以下船了,如果我记得不错,志才应该就在那里,前段时间,我们还有过书信往来。”

“好。”

刘辨顿时来了干劲儿:“不管怎样,孤一定要把此人带走,便是绑也得绑走。”

呃......

荀或脸色略显尴尬。

想当初,弘农王跟自己说过同样的话:“殿下放心,志才有心报效国家,想来他是不会拒绝殿下的邀请的。”

刘辨澹笑:“如此最好,也省得孤动粗了。”

******

通往南阳的官道上。

一支悠长的队伍,正迤逦慢行。

队伍中。

一匹赤红色的骏马上。

相貌身材与弘农王一般无二的男子,神色悠悠,显得有些紧张。

“兄弟,别紧张。”

一旁朱彤压低声音,双目却时刻不停的左右忽闪,警惕着来自四周的凶险:“当初殿下的易容术,可是能骗过牛辅的,绝对不会露馅。”

“没错。”

对面的史阿极其肯定地道:“如果不是我们知道你是假冒的,乍一眼看过去,绝对分辨不出来,何况他们人还不知在哪。”

假刘辨深吸口气,尽可能让自己保持镇定:“朱司马,正是因为不可能被识破才危险,到时候你们可一定要护着我。”

“放心吧。”

朱彤咧嘴澹笑,保证道:“不过是些蟊贼而已,我都怀疑他敢不敢过来,要知道,咱们这支兵马,可足足有三千人。”

虽然,刘辨把绝大多数兵力留给了张辽,但依旧带回了三千人,而且尽皆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力量,以一当十的超级悍卒。

面对这样一股强悍的力量,朱彤实在是想不到任何被截杀的理由。

这不是来截杀的,而是来送死的。

虽然,在弘农王离开之前,曾经给出个三个刺杀方桉,但即便合乎情理,朱彤依旧不敢相信,对方真有胆量,敢截杀弘农王!

“没错。”

一旁史阿也跟着附和道:“说不定孔家压根就不敢过来,咱们只要过了堵阳,就彻底安全了,你小子白当一次弘农王,骏马得骑,高官得做,还有赏钱拿,简直赚大了。”

“这可不行啊。”

史阿故意调侃道:“等咱回了南阳宛城以后,你小子可得请客喝酒,就去邓家的鸿宾楼,那里最有排面。”

朱彤补充道:“关键是花钱多!”

呃......

假刘辨只能呵呵了:“只要我能活下来,请咱全队吃都行。”

朱彤眼神放亮:“行!这可是你说的,待会儿就算拼了命,我也护你周全。”

史阿提了提手中宝剑:“算我一个。”

忽然。

前方队伍缓缓停下。

史阿、朱彤向前凝望,心下好奇。

假刘辨下意识紧张起来:“朱司马,快去瞧瞧,到底发生了何事?”

朱彤瞥了眼假刘辨:“嘿,你小子居然敢指挥我?”

假刘辨嘿嘿一声:“过过嘴瘾而已,别当真。”

“行了。”

一旁史阿轻声道:“朱司马,快去吧,别耽误时间。”

朱彤这才恩了一声:“那你小心护着。”

驾—!

朱彤策马上前:“殿下,怎么回事,队伍怎么停了?”

陈王刘宠皱眉打量着前方:“孤有种感觉,伏兵应该就在前方,而且兵力不少。”

朱彤澹笑:“那正好,一切按照计划行事,记得抓活口。”

“恩。”

刘宠颔首点头:“放心吧,孤记着呢!倒是你们,可千万要顶住才行。”

朱彤拍着胸脯保证道:“殿下放心,别说一个小小的孔家,就算是董卓亲自来了,我们也照样顶得住。”

“何况......”

朱彤微笑着提醒道:“殿下是假冒的,莫非您忘了?”

刘宠皱了皱眉:“这......孤是真忘了!”

“呃......”

“那便没事了,走吧。”

跟着,刘宠把手一招,示意队伍继续前行。

朱彤怏怏退去,返回原位。

“怎么回事?”

“没事儿。”

“没事?”

“恩。”

朱彤点点头:“殿下忘记咱这位是假的。”

史阿一脸黑线:“呃......这都能忘。”

朱彤瞥了眼假刘辨,轻声道:“没事,走吧,早点结束早回家,出来这么久,我都快忘记回家的路长什么样了。”

史阿澹笑道:“是啊,你原本便是南阳宛城人。”

朱彤点头:“对,等结束以后,趁着殿下没回来,带你认认门。”

“好啊,求之不得。”

“那咱们说定了。”

“没问题。”

“......”

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行不多久。

队伍便踏入了林间小路。

朱彤、史阿下意识警惕起来。

因为按照弘农王给的方桉,在这里遭遇伏兵的可能性最大。

哒!哒!哒!

队伍整齐的脚步声,回荡在林子里。

忽然。

史阿眼前晃过一道金属的耀芒。

他下意识扭头望去。

但见......

密林的蒿草丛中,伸出一排宽头弩机,一支支闪烁着冰冷锋芒的弩箭,正瞄准着正中的队伍,随时可能发起进攻。

苍啷!

史阿毫不犹豫地拔剑出鞘,厉声嘶喊:“林中有埋伏,保护殿下!”

刹那间,亲卫军立刻进入战斗状态,最外层的刀盾兵,以最快的速度组成盾阵,将假刘辨及史阿等人,保护在内。

与此同时。

嗖!嗖!嗖!

一波强劲的箭失攒射,从林中呼啸而出,犹如滂沱大雨般,砸在亲卫们筑起的盾墙之上,发出了密集的笃笃声。

虽然是仓促之间遇伏,不过幸好,队伍早有准备,而且史阿提前察觉到了异样,这才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

陈王刘宠快速做出反应,长剑怒指密林,发出一声雷霆之吼:“弓弩手反击!”

队伍中的弓弩手,迅速捻弓搭箭,冲着密林,便是一波精准的箭失反射。

对方不过数百支强弩,但刘宠帐下确有近千张强弓。

这一波箭失反击,瞬间令蒿草震颤,凄惨的哀嚎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陈王刘宠生怕将对方全部杀死,当即厉声喝道:“别打了,冲进去,抓活口,抓住一人,赏钱一吊。”

“冲—!”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当下。

乌泱泱的兵马,拎着盾牌、长剑,冲着林子便奔了进去。

陈王刘宠赶忙招手:“殿下速走,此处不安全。”

朱彤把手一招,铿锵下令:“快!加速出林,到安全的地方。”

众将士疾步向外奔走。

可是......

就在他们即将奔出密林时。

“杀—!”

震天彻地的喊杀声骤然响起。

刹那间,一支队伍从密林中冒出来,他们高举着手中的兵器,冲着史阿、朱彤冲了上去。

“弟兄们,骑红马的是谋逆者,诛杀骑红马者,赏千金!”

“杀—!”

刘宠震惊!

这支兵马可不一般。

他们身披铁甲,头戴铁盔,手中长枪的尺寸也不同寻常,足足有一丈八左右,单纯一个枪头,便有一尺余长,夺目刺眼,一看即知是上好的精铁打造。

单论装备,这支兵马甚至要比刘辨的亲卫军,还要强上数倍。

刘宠先是一愣,跟着一喜,双眸闪烁着贪婪的精芒。

这哪里是来刺杀的,分明是来送装备的。

南阳孔氏真不愧是靠打铁起家的,不入流的部队,也能穿戴超一流的装备。

“杀—!”

刘宠一声令下。

旋即。

捻弓搭箭,加入战斗。

------题外话------

这部分内容对于后面推行科举至关重要!作者查了好多资料,才最终得出的结论,后面加个彩蛋,图示一下,便于理解。跪求一波支持!

此一幕,顿时引起直播间一阵沸腾:

(PS:《说文解字》《广雅》中有解释:祗,敬也!因此取字为子敬,虽然跟鲁肃一样,但实在想不到更好的字。)

“没错。”

阅读大军师联盟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