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大唐:我咸鱼皇子,开局弹劾李二

第44章 少年人可以有傲气,但不能狂傲过度

  • 作者:吾誓当曹贼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2-23 01:36:55
  • 字数:4702

大家看他过来,很自觉的让出了位置。

好让这位晋王能够品鉴到卢照龄的这首新作。

“这一句下来,让本就十分惊艳的佳句增色不少。”

“此外,诗中隐约夹带的狂气与少年人的张扬相得益彰。”

在李治观看的过程中,众人带着好奇的目光看向李治,他们非常期待这位晋王的反应。

李治一边欣赏,嘴里还念念有词。

“不说前半部分那精细的美景刻画,光说最后一句‘今朝好风色、延瞰极天庄’,就已经非常有味道了。”

“从细腻的美景到眼前一片开朗,视野的转变仅在于转瞬之间,视线从局部变成了宏观视野,大气磅礴之感油然而生。”

他们敢肯定的说,那绝对会有一场好戏可看。

人群之中,贺兰楚石心怀恶意地想着,非常期待接下来的发展。

只是……李治的反应却是有些奇怪。

李治笑了,他正愁从什么角度切入进去,去撩拨自己的目标呢。

结果这下倒好,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年轻人就喜欢看热闹不嫌事大。

“问本王对这首诗的评价?”

事情根本就没有朝着他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就看到李治站在桌前,只看两眼脸上就流露出惊艳之色,他点头称赞道:“好诗!这诗写得不错。”

李治说着,起身朝着围在一起的众人走了过去。

正好我也想找个机会,看看能不能俘获到卢照龄这只猎物。

“那本王倒是要好好欣赏欣赏了。”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文人之间很容易产生分歧。

“总体看下来,这首诗真的很惊艳!”

夸赞到这里,李治抬起头看向满脸得意的卢照龄。

“你这首诗是在哪里写的?终南山还是骊山?”

既然诗句里面有“延瞰极天庄”这五个字,那说明卢照龄写这首诗的时候,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地方。

而诗里的“极天庄”代指的是长安城,这又说明卢照龄作诗的地点,又在京城周围。

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地点,除了终南山,就只有骊山了。

因此,李治才有此一问。

得到李治的认可,卢照龄得意的不行。

他也不隐瞒,直接回答:“这首诗是在陈仓所作,在下到陈仓游玩,看到远方的景色,突然有了灵感,喜得此篇佳作。”

闻言,李治愣住了。

陈仓?

你确定是在陈仓写的?

李治眨了眨眼,心下吐槽不断。

他还以为这小子是跑到山上脑子突然一热,这才写出这么牛的诗句。

结果却是跑到陈仓去写的?

陈仓距离长安那么远,站在陈仓,你确定你能看得到长安城?

李治无语地摇摇头,这家伙的想象力也未免太丰富了。

卢照龄此时正沉浸在李治的夸赞当中,没有看到他的表情变化,还在那得以洋洋地问:“怎么样,这首诗不错吧?”

李治缓缓摇头:“写得是很好,但太张扬了,也太狂妄了,多少给人一种狂傲之感,不妥。”

嗯?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你前脚不还说诗中的狂气和少年人的年轻气盛相得益彰,后脚却又说太张狂了。

你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众人眼前一亮,带着看好戏的眼神望向李治。

卢照龄的脸色当即就冷了下来,沉声问:“晋王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治看了一眼那些好奇的目光,看出他们躁动的心情,笑着回答:“如果这首诗是在终南山所作,别说是用‘延瞰’一词了,就算用的是‘俯瞰’,也没有人能说你狂傲。但你却说,你是在陈仓写的这首诗,那这事儿就有的说道了。”

听到这个回答,众人不禁感到疑惑。

难道说,作诗的地点不同,还能出现完全不同的评价?

虽然李治已经给出了解释,但还是有许多人理解不了这话的意思。

李治环视一周,看出他们脸上的疑惑之色,只好解释得更加浅显易懂。

“这么说吧,如果升之当时所处的环境是终南山,那么他写出的诗句就是在描写当下的景色。”

“你们也很清楚终南山的高度。”

“站在终南山上,确实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长安城。”

“他在诗句中使用‘延瞰’一词,非但不会给人疏狂的感觉,反而会隐约给人一种谦虚中带着张扬的少年傲气。”

“但问题是,他作出这篇诗句的地方是在陈仓,并非是在终南山。”

“瞰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有俯视的意味!”

“那么你在陈仓也能俯视到长安吗?”

“既然俯视不到,那这不是狂妄,还能是什么?”

听到李治这么一说,在场的人都明白过来了,他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确实,陈仓距离长安城可不近,别说是俯瞰了,就连想要看到长安城的影子都很难做到。这时还使用‘延瞰’一词,的确是太过狂傲了。”

“年少疏狂可以理解,但如此张扬地表现出来,那就是升之兄的不是了。”

“文人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恃才傲物,升之兄确实该还好斟酌一下的,‘延瞰’二字不甚妥当。”

……

周围人的评价不停地传入到卢照龄的耳中,把这个前脚还在享受众星捧月的少年打入人间。

卢照龄的脸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的难看。

他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受到了《将进酒》的影响,觉得写得张狂一点更加符合文人的气质。

但没想到,这两字却变成一个不算败笔的败笔。

诗的格调虽然没受影响,但却给人留下年少轻狂的印象。

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得不偿失?

卢照龄抬起头来,还想找李治说道说道。

却不知道李治在什么时候,已经返回到自己的桌位上,跟另一个年轻人谈笑风生。

卢照龄咬紧牙关,越想越觉得不甘心。

明明前几分钟,大家都在吹捧自己。

结果李治一来,这一切全都变成了泡影。

如果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他还要保持自己的形象。

卢照龄真恨不得下场怒喷几句!

要是李治能贬低两句,那就更好了。

你们喜欢拱火?

那我就成全你们!

阅读大唐:我咸鱼皇子,开局弹劾李二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