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三国廖化传

第十二章

  • 作者:黄昏下的童话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4-01 18:56:58
  • 字数:7120

(本章未完,请翻页)

群番子!”二虎气得将大锤丢在了地上,杨奉立刻面色一沉,细长的眼睛里闪出一道凛冽的寒光,杜远深知杨奉秉性,连忙对二虎说道“二虎,你先把这些人带进去,我与杨将军有要事要谈。”二虎一怔,但看见杜远暗自朝自己使眼色,立刻会意,连忙命人将灾民押送至行营。看着二虎离去,杜远暂时松了一口气,杨奉缓和面孔,轻声说道,“愚兄接到密报,情况有变。”杜远不明所以,杨奉环顾左右,然后将头凑到杜远耳边...

廖淳等人被关进马厩后边的临时草棚,马粪散发着阵阵恶臭,蚊蝇肆虐。众人苦不堪言,但逃生无望,只好听天由命。半月之后,廖化得知一个令他倍感意外的消息,郭太、于夫罗竟然与北上的董卓部缔约!不日,几路大军将汇聚于此,举行‘会盟’大典。听到这个消息,一些惧怕战争的灾民喜出望外,纷纷磕头谢上苍庇佑。青梅也如释重负,廖淳心生疑惑,董卓不过一州刺史,如何能够擅自与朝廷的心腹大患缔结盟约?廖淳哪里知道,在他滞留河东的月余时间,京师雒阳发生一连串的剧变。

(本章完)

.

五日之后,会盟大典如约而至,座案设置在露天平地。牛辅坐在正中,身后两员大将分别是同样来自西凉的李傕和郭汜。李傕约三十岁,一副圆脸,满脸络腮胡须,头戴兽盔,一袭火红色披风;郭汜一脸削瘦,下颌一撮胡须,身着灰色铠甲。二人面无表情的站在牛辅身后。一袭黄衫的郭太诚惶诚恐,端起酒樽向朝廷的‘特使’牛辅连连祝词,牛辅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着眼前这个平平无奇的男人,眼皮也不抬一下,他甚至无法理解,就是这样一幅庸人相的男人,竟然也能够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想到这里,牛辅对孱弱的中央军便更加嗤之以鼻。于夫罗心中也暗自打鼓,自己曾经上奏灵帝刘宏,以‘征讨白波贼’为名滞留河东,而今却与乱贼坐在一起,接受朝廷的敕封,岂不是让董卓等人抓到了把柄?三军主帅各自心怀鬼胎,而却未影响到底层的士兵,糯米酒的香气和牛羊肉的膻腥萦绕在这片河滩,南匈奴骑兵吟唱着古老的歌谣迎合着羌族士兵的羌笛管乐,而终日出没山林村落的白波军将士,更是许久没有享受到如此惬意的时光,因为连日的劳累,灾民大多已经筋疲力竭,也正是如此,就连看守的士兵也放松了警惕。廖淳环顾四周,准备悄悄向马厩匍匐爬去,就在这时廖淳突然感觉身后有人轻轻拉扯着自己的衣襟,廖淳猛然回头,只见青梅一脸乞求的看着自己,虽然青梅没有言语,但廖淳明白,几日来自己筹划的逃亡,已经系数被青梅看在眼里。廖淳有些气恼的瞪着青梅,不料青梅反而一扭脖子,用略带挑衅的眼神回应着廖淳,廖淳无奈只好轻轻的向青梅招了招手,以示妥协,青梅见状脸上露出得意的微笑。

公元184年,声势浩荡的黄巾起义,东汉王朝的冀州、幽州成为这场‘蝗祸’的重灾区。除了中央禁卫军与地方武装这两股军力、东汉王朝征调南匈奴军马驰援勤王。时任南匈奴首领的羌渠单于接连发去大军、幽冀‘蝗祸’平定,然河东、青州等地黄巾余部再兴刀兵,羌渠单于只好继续向汉地发放兵源。

公元188年,深受“池鱼之殃”的南匈奴民众举兵叛乱,休屠各联合左部贵族杀死羌渠单于,单于之子右贤王于夫罗此时正率军队平息黄巾之乱,叛乱贵族唯恐于夫罗清算自己弑君之罪,于是另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于夫罗求告汉帝刘宏无门,只好随‘勤王’的南匈奴军马滞留河东之地。新单于须卜骨都侯在位仅仅一年便遭刺杀、南庭虚位,叛乱贵族推举部族长老首长权行主持南庭之事。于夫罗一边对南庭匈奴权贵咬牙切切齿、一边因汉帝未能替自己主持公道而心生嫌隙,就在这时发迹于河东的白波军,向于夫罗抛来了橄榄枝,此举正中于夫罗下怀。于夫罗上奏汉帝,愿带兵剿灭白波军,此时正被白波、黑山军折腾得焦头烂额的刘宏,哪里还顾得上分辨其中玄机,一口应允,于夫罗顺理成章得进驻河东之地,与白波军合成一股势力,肆扰太原、河内等地。

再说廖淳一行人,继续随杜远等人向东与白波军主力相汇合,又行了三日,白波军营帐与南匈奴人的毡房终于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营地的前沿堆放着鹿角与栅栏、身着粗布麻衣的白波军士兵严阵以待;披发左衽的匈奴人逍遥自得的在河滩放马、中原的公马甩着尾巴追逐挑逗着匈奴的母马、制作粗糙的汉人长矛与匈奴铜戈置于‘胡车’之上、俨然一副‘汉匈融合’的‘祥和’景象。见到眼前这一幕,廖淳暗自感慨,白波军虽良莠不齐,但数万之众绝对不可小觑,南匈奴骑兵更是以一当十不在话下,而今白波与南匈奴沆瀣一气,受难的只能是这河东百姓...

公元48年,强大的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日逐王醢落尸逐鞮单于建庭五原郡,曾经犹如嗜血苍狼的匈奴,沦为守护大汉北疆门户的忠犬,一百年间倒也相安无事。然东汉中期,皇权衰落,南匈奴这只忠犬体内躁动的野性再次被唤醒,大汉边陲也遭遇几次零星的肆扰。

前几日,借着劳作间隙,廖淳偷偷观察这个营盘的布局,整个行营‘外紧内松’,尤其是此次三军盛宴,在营盘之间穿梭更是容易得很。廖淳与青梅很快便来到营盘东面边缘的谷仓后,东辕门外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地,几乎毫无遮挡,荒地的前方不远就是滔滔的黄河,东辕门处只有三四名士兵在来回巡查,廖淳和青梅屏息凝神观察着辕门外的情况,廖淳定睛观瞧那几名士兵,心说不好。虽然东辕门外只有三名士兵,但却非良莠不齐的白波军或散漫不羁的匈奴兵,而是训练有素的凉州士兵。若只是三四个白波士兵,即便自己赤手空拳,打将出去也不在话下,而正在廖淳心急如焚之时,营盘突然发出一声狼嚎般的吼叫,顿时划破了寂静的夜空,紧接着营中乱做一团,厮杀声马蹄声犹如山崩地裂,东辕门外的几个凉州兵连忙冲进大营,顿时营盘东面竟然无人守备,廖淳哪里肯放过这样的良机,一把拉住青梅冲出了大营,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大营的骚乱持续到次日清晨,多数营帐被烧毁,西凉兵扔下十数具尸体,而白波军也死伤甚重。杜远一身血污的坐在地上,怀中抱着一个赤裸的匈奴女人的尸身。据传,会盟间隔,一个凉州将领因醉酒误入杜远匈奴妻子的毡房,酿成大祸,怒火中烧的杜远遂闯牛辅大营,刚刚还把酒言欢的两方兵士,转瞬之间刀兵相向。郭太尚未来得及出面调停,双方便已经厮杀在了一起,白波军人数占优,牛辅在李傕郭汜的护卫下仓皇逃离,郭太与杨奉面面相觑,虽然杜远此举使得白波军的归顺大计付之东流,但二人却无法责怪杜远。于夫罗怒不可遏,匈奴女子受此大辱,作为匈奴统帅岂能无动于衷?满身刀伤的二虎发疯了一般,将凉州士兵的尸体砸成肉泥,经此一遭,南匈奴与白波军彻底与朝廷撕破脸皮,成为东汉初平年间为祸河东的两只猛虎...

“哇呀呀,又是让我等待命,莫非郭首领觉着我们还不如这

“对啊对啊,我还捉来这么一些人,一定要杀光董卓那个老匹夫!”二虎插话。

杨奉侧过身子,看着廖化一干民众,杨奉见那几十个失魂落魄的饥民,冷哼一声,没有理会这个莽汉。“杜兄弟,郭首领已与右贤王领兵拒敌,命我等在此待命。”

欲除尽宦官的大将军何进,反被宦官诛杀,十常侍等人劫持少帝、陈留王遁走北邙山,校尉袁绍诛灭满朝宦官,经此一遭,历经东汉王朝百余年外戚与宦官的争斗,最终以同归于尽而告终,外戚与宦官的两败俱伤,让驻兵雒阳城外的董卓坐收渔利。北邙山下,董卓迎回少帝、陈留王,以护驾之功进入雒阳。随后董卓收纳何进部曲、计收大将吕布、弑杀丁原、吞并并州军、官拜司空,甚至罢黜了少帝刘辩,另立年仅七岁的刘协为帝...

驻兵河东数月的牛辅接到‘司空’董卓的号令,以天子刘协之名,招抚白波诸将,首领郭太深知,南匈奴于夫罗联合自己,无非只是权宜之计,一旦汉廷应允于夫罗归塞争夺单于之位,这只喂不熟的狼绝对不会在自己身边滞留片刻,甚至有可能反咬自己一口。权衡之下,郭太答应了朝廷的招抚。

凉州军、白波军、南匈奴三方即将会盟。杨奉为了感念‘皇恩浩荡’,特命白波士兵搭建数十营帐,并从南匈奴骑兵那里换取大量牛羊肉干,百余坛糯酒从十里八乡运来。与杜远、二虎这些打家劫舍的草莽绿林不同,杨奉心底夹杂私欲,尽管自己身为郭太手下得力干将,但终归还是一介草寇,为世人所不齿,此次三方会盟,便是他杨奉千载难逢的机会。而那些根本没见过什么世面的白波军,更是不敢怠慢,连同被捉来的灾民一起忙碌开来。廖淳心中暗自窃喜,他在南阳黄巾军时,每有捷报传来,这些纪律松散的流贼便少不了通宵达旦、饮酒作乐,如此一来,守备必会松懈,这便是逃跑的良机。

杜远等人行至辕门时,一位将领早已在此恭候。杜远见状立刻上前拱手,“杨将军,末将来迟,望请将军恕罪!”那人上前一步连忙扶住杜远,“杜兄弟言重了,愚兄也是奉命在此驻扎,无碍无碍。”那人正是白波军首领郭太的得力干将杨奉,杨奉面黄肌瘦一副病态,两眼细长、唇下两撇胡须,像极了一只黄鼬。

“杨将军,前方战事如何?”杜远问道。

阅读三国廖化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