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华西迷案

华西迷案中部道中还有道第42章 …

  • 作者:谢改成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4-27 17:14:32
  • 字数:7196

这时陈明忍不住插话:“石师傅说起‘监守自盗’,我忽然想起原来俺生产队丢红薯的案子——”陈明看看陈得索,又迟疑起来。

陈得索鼓励他:“说说让大家分析。”

陈得索追问:“怎么根治腐败?”

石长远耸耸肩:“我百姓一个,不该也无能妄议。”

陈明思考片刻,娓娓道来:“大集体时,有一年风调雨顺,俺北地一百多亩红薯长势特别好,棵棵鼓堆撑破地皮,就有人陆续偷扒,生产队长气得直骂娘,只得提前刨。一天下午,刨的红薯给社员分后,还剩两大堆在地中间,那红薯个个像小孩头,让人好生喜欢。晚上,生产队长亲自带几个壮劳力,在红薯地两头看护,半夜他还不放心,亲自还拿着铁锹做武器,到红薯堆处巡查。

石长远、陈明盯着鱼浮子在思考......‘能不够’在东张西望......

陈得索也盯着鱼浮子,启发石长远:“继续谈,中国哪类人最容易腐败?”

石长远点头,提钓竿,钩无鱼,又挂鱼饵,接谈:“三是‘能源垄断和金融闭环腐败’。能源垄断,使一些法定代表人,主控市场,牟取暴利;金融闭环使一些人双手握国家财政大权和百姓的血汗钱。国家发展,靠他,百姓创业,求他。他们虽高薪而不廉。”

石长远笑笑问陈明:“你现在应该有怀疑对象吧?”

“是的。回想那一年,我和生产队长的儿子到那块地里遛红薯。他东瞅瞅,西看看,找准一个地方刨,很快能遛出大红薯,我却是瞎胡跑,结果老是没有他遛得多。回家挨俺娘训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现在结合你说的‘监守自盗’原理,我认为生产队长是偷红薯的最大嫌疑。”

陈得索哈哈大笑起来:“你老娘早就知道谁偷了红薯。”陈得索把鱼钩甩到湖里,说,“生产队长独自去巡查,有作案时间,他单独拿铁锹,有随地把红薯埋下,将来伺机挖出的可能。由于他的指导,儿子才有目标地遛残留的红薯。把这些证据连接起来,生产队队长父子就是会打洞的老鼠。”

陈得索眼神带着期盼问:“为什么?”

石长远说:“中国共产党有自我修复能力,能与时俱进继续保持先进性;有一脉相承的系统的先进思想作指导,有改革开放的新思路,关心民生,创新驱动的新举措。这都是巩固提高执政水平的法宝!当然,腐败暂时还不会消失,这需要我们用智慧慢慢调理,使腐败渐渐消失。”

陈得索接着问:“腐败滋生的症结在哪里?”

石长远扭扭脖子,只听见‘咯嚓、咯嚓’响,他说:“腐败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各项反腐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腐败会慢慢会消除。”

石长远感叹道:“生产队长监守自盗之招真高明。”

陈得索微笑道:“但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陈明的母亲已经猜出谁是贼了。”

石长远抛下鱼钩:“一是‘官员容易腐败’。官员掌握着公共资源,尤其是单位一把手,由于其职位是上级任命,集权、责、利于一身,于是就千方百计讨好上级输送利益,甚至拿出血本去‘孝敬’。输送的利益从何而来?可想便知。二是‘司法容易腐败’。国家提出依法治国方略,一个公正科学规范的法制体系日臻完善,但由于监督执法机制软弱,反腐败出现盲区。盲区就在人民群众没有直接参与执法监督。虽然有监督机构,但是这些机构的监督程序和手段怎样运行?也就是说,谁给这些部门提供监督信息,并督查监督机构的行为?这是一个监督程序上的瓶颈。由于人民群众没有参与监督,这就容易形成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监守自盗的腐败现象。加之监察部门人员不足,或素质参差不齐,也没有精力和能力去监督众多的执法部门......”

石长远娓娓道来:“腐败的症结是缺乏有效监督。腐败是由执政者有特权而滋生的。就拿美国来说,总统的位置是用腐败的金钱堆起来的。只不过美国是在法律规定框架内的公开腐败,它在多重监督下公开透明于公众,使之合法化,它披着公开、公正、公平的面纱,让人感觉自然合法,本质是虚假的民主,骗人的腐败。中国腐败是巧立名目,徇私枉法。二者根本的区别是:美国腐败是在社会监督下,公开、透明的资本垄断;而中国腐败缺乏监督,给人的印象是法律不公正,不公平。这就像打猎一样,美国猎手打猎前,有人给他检查武器,擦子弹,并指出打什么动物最合适。而中国猎手不需要别人检查装什么子弹,打什么动物,都是由自己决定。”

陈得索点头,继续问:“中国哪类人最容易腐败?”

第二天一大早,看红薯的劳力还在躺着睡,生产队会计从家来到红薯地查看红薯堆,突然,他脸色大变,嚷嚷道:‘红薯被人偷了!’

大家急忙光膀子上前看。生产队长困惑地问:‘夜里我们严防死守,怎么说红薯丢了?’

陈得索谈谈一笑:“都是匹夫,兴亡有责。”

石长远往后看看,这时陈明也凑过来。“那我就信口开河了!”他有了兴致,像一个反腐专家,有板有眼地讲起来:“惩治腐败”,要根植于思想中,落实在行动措施上——

一要从思想上,认清一切权力都是人民给的,在理论上形成“以民为本”共识。党的命运与人民血肉相连,取得政权,靠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靠人民。正如***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但是,由于干部的职务任免都有组织决定,强调对组织绝对服从。这就造成一些干部执政价值错位,为领导马首是瞻。由于“权力是组织领导给的,甚至是某人给的,其中粘附着精神享受和物质利益,这样,执政者内心深处效忠的是上级领导。这也是产生官僚主义、功利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的思想根源。因此,要根除腐败必须树立“执政为民,效忠人民”理念,创新科学化、系统化的“民本”理论,并根植于干部的灵魂深处。

二要制定“权为民授”法规,从法律制度上解决“权力是谁给”的问题。如果执政者的权力由人民赋予,他就会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大追求,怀着对人民无比崇敬的心情,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当英雄来敬畏,当主人来尊重,当亲人来服务,当老师来请教。民主,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才是民主。如果人民没有选举权和任免权,就滋生腐败。二要制定权力由人民监督法规,实实在在地让人民行使监督权。当前,对权力的监督和对腐败的惩治还有盲区。由于人民群众没有直接参与监督,现监督机制只是一条封闭的直线链条。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没有参与,不知情,不知道调查经过、调查结果,更无权决定处置。试想,如果反腐败的人和贪官是一路人,那会出现什么结果?所以,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群众有监督权、决定权。群众参与监督,监督机制就成为环状‘监督体系轮’。”石长远怕陈得索不懂,丢下鱼竿,顺手捡一个小柴棍到陈得索面前画起来。“这个监督体系轮”使监督全覆盖,使监督体系更科学完善。这是反腐倡廉的理论创新和监督机制的探索,意义在于提升党的执政水平和巩固执政地位。

三要要解决当前公职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问题。公职人员是管理国家的主体,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是法规的制定者和践行者。然而,目前公职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处在尴尬境地。社会上有人以偏概全地认为,公职人员是贪官。嘲讽、诋毁、攀比公职人员之风在社会蔓延。在用人方面,有些地方公务员五十岁甚至四十七八岁就被“一刀切”成了闲人。在公务员工资待遇方面,同等学历,同期工作,因职务不同,工资待遇却有很大悬殊;同工种、同职务,因不同区域,工资待遇也不一样。一些单位一把手,为了证明清正廉洁,一般公职人员应该享受的福利待遇也不发了。我认为不能因为反腐,就矮化公务员的地位;不能怕监督,就取消公务员应有的福利;不能因为职务不同,就让默默奉献的下级公务员吃亏;不能因为提拔人,就让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公务员散落民间,造成人才浪费。公务员是特殊的群体,也属于人民群众。倡导让人民有获得感,公务员也应该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红利,光光彩彩地工作,快快乐乐生活。”

石长远站起来作总结:“惩治腐败,是人民所求,也是慰藉先辈英灵,利在当下,功在未来。惩治腐败,要以民为本,从思想上保定力,从理论上做奠基,从法律上做保障。惩治腐败,要使公职人员有获得感和成就感,激发其治国理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做到以上几点,伟大的中国才会稳如泰山,炫耀世界。”

石长远一番谈论,入木三分。有高度,有深度。让陈得索、陈明陷于沉思,‘能不够’和‘小旋兜’似懂非懂,呆呆地站着......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读者,您赞成石长远的观点吗?请留言评论。

会计指指地上的一张发潮的纸说,‘昨天下午,我走时悄悄拿一个大红薯把这张纸压着,结果大红薯没了,只剩下这张纸。’大家仔细看确是少了一部分,都很恐惧。但查看红薯堆的四周并没有搬运的痕迹,也没有人来往走动的重压脚印。生产队长批评会计在家睡大觉,没事找事。看红薯的劳力,也骂会计不安好心,想扣他们的工分。由于没有证据,丢红薯案不了了之。”

石长远心有顾虑:“我说的可能不合你的口味。”

陈得索笑笑:“没事。请你畅所欲言,直抒己见。”

阅读华西迷案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