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重生之大隋富商

第一百四十章

  • 作者:梼小白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6-24 21:04:47
  • 字数:11218

但右屯卫大将军之位,总共就两个,一个萝卜一个坑,自从朝中贬李姓官员后,好不容易薅下了一个,这个位置,便有无数人在盯着。

若是今日,封王之人是宇文家族的嫡子宇文成都,或是二子宇文承基,也不会引起朝中群臣反对。

将禁卫军的兵权交给高狄?

这不相当于让高狄无将军之位,行将军之权吗?

原因很简单,宇文家族出身尊贵,又有晋王殿下撑腰,只要不是利益严重冲突,没人会多说什么。

一直未有出声的裴矩望着镇定自若的高狄,眸子满是赞赏,看来高老爷子教得不错啊!

龙椅上,隋文帝杨坚听过高狄之言,脸上露出一抹笑意,道,“高狄大人高风亮节,朕心甚慰,军中将士的加封,高大人不必担心,但凡有功的将士,朕都会按照大隋律例一一赏赐,至于高大人你,既然你暂时不想封赏,朕也不勉强,不过,我大商正值用人之际,那朕便将禁卫军的兵权交于你,希望高大人能体现禁卫军的军威,拱卫皇宫的宫防。”

话声落,奉天殿内,满朝文武心神皆震。

“臣,不同意。”

高狄拱手躬身,神态恭敬道,“南陈战事刚了,臣,岂能因为父亲的威望,平白无故得了封赏,而且,比起灭陈一战中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那些将士才是真正应该受封之人,臣在此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一语落,左右两边,百官再次对视一眼,心中赞叹不已。

这一刻,大殿中,高熲面色平静,没有任何动作,高狄见此也是无奈,迈步走出,佯装平静的说道,“启奏陛下,微臣,不同意!”

奉天殿上。

宇文家族和高家的首次正面交锋,渐渐拉来帷幕。

就在群臣议论纷纷,而那位三朝元老公然出声反对时。

午依公虽厉害,这高熲老爷子的嫡子高狄也不遑多让啊。

简简单单一句话,便将危机化解,还能博得军中将士们的好感。

高狄,高熲老爷子唯一的嫡子,自然不会向贵族门阀低头!

大隋的贵族,大多是魏晋南北朝各国的皇室或军阀,是一群非常奇特的存在,平日里斗得你死我活,但是,若有出身低微之人冒头,威胁到贵族们的利益,那么,大隋朝所有的贵族就会立刻调转矛头,一致对外。

可惜,高家高熲老爷子的父亲是前朝上柱国高宾,论起贵族势力,高家不弱于任何门阀,至于高熲老爷子,一个人就是军阀世家!

“陛下!”

众人瞩目。

“陛下不可!”

果然,隋文帝方才说完,朝臣中,反对的声音已经响起。

尤其是午依公,反对的更是激烈。

“陛下,高大人在地方只是个七品的地方官,未有将军之位,掌握禁卫军的兵权,可是我大隋立朝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如此赏赐,有违大隋律例啊!”

“陛下,午依公所言有理,大隋律例不可破,否则,怎能服众。”

“陛下,还请收回成命。”

“陛下……”

朝堂上,数位臣子走出,你一言我一语,言辞激烈,反对高狄掌握禁卫军的兵权。

虽然禁卫军的兵权不如其他军的兵权实用,不过,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禁卫军的建制级别极高,这才是最让人眼红的东西。

大隋朝,每一支军队都有严格的人数规定,军费、兵甲,也都是按照这些规定严格发放的。

两万大军的建制,谁能不眼红。

龙椅前,隋文帝注视着下方众臣面红耳赤的样子,也不着急,就这样安静地看着。

许久。

大殿内,众臣的反对声渐渐停下,目光皆看向大殿上的隋文帝杨坚。

“说完了?”

“建朝三年,高熲大人任左领军大将军,高狄大人任千夫长,率军与诸将分道击突厥,那一次,战报上,可是清清楚楚的写着,千夫长高狄携七百骑杀北上,斩杀五千突厥铁骑。”

隋文帝淡淡道,“现在,你们中哪一个人若能带七百骑兵北上,斩杀五千突厥铁骑,禁卫军的兵权,朕也可以给你们。”

“这……”

朝堂上,出言反对的臣子们听到隋文帝之言,脸色皆变得十分难看。

“还有人反对吗,若没有,此事就这么定了。”

龙椅前,商皇说了一句,目光看向下方的布衣侯,平静道,“高大人,禁卫军就交给你,莫要辜负朕对你的期望。”

“微臣,必当尽心竭力,以报君恩!”大殿中,高狄恭敬行礼,应道。

众臣前,午依公神色变了又变,只是,此时此刻,已然无力回天。

龙椅上,隋文帝看着下方众臣的脸色,不言不语。

突然,宇文化及站出身来,躬身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依据大隋律例,高狄大人,没有相应的官职,不可授予军权!”

群臣见宇文化及说出他们的心里话,一时间如同有了主心骨一样,纷纷出列反对。

以午依公为首,十几名臣子相继走出,开始抨击高狄乃至高熲,一时间,激烈的反对声络绎不绝。

朝堂上,其余臣子对视一眼,谁都没有着急表态,安静地看戏。

众臣前,裴矩看着狗急跳墙的午依公等人,面露嘲讽之色,却也没有说什么。

大殿中间,高熲眼观鼻鼻观心,就当没听到。

龙椅上,隋文帝注视着下方十几名臣子,脸色越来越阴沉。

这午依公,可真是门生众多!

见反对声愈发激烈,隋文帝杨坚朝其中一个文臣使了个眼色。

那人见状,立刻上前,递过一份奏折,朗声说道:“陛下,这是高狄大人这十二年来的政绩,无论是随军征战,还是安抚流民,皆有功绩在身,可谓是文成武就,臣认为,以高狄大人的能力和资历,足以胜任京牧一职。”

龙椅旁,内侍见状,立刻上前,接过奏折,然后转身走回,交给了眼前的陛下。

杨坚装模作样的看了一会,随后说道:“确实不错,可以破格提拔为京牧!”

原来杨坚早就知道群臣不会那么容易让高家升迁,右屯卫大将军是假,京牧才是真,相比于右屯卫大将军,京牧一职乃正四品官位,比之右屯卫大将军稍差一筹,但也掌有实权。

十几名臣子前,午依公公强忍怒意,道,“朝廷提拔臣子,都有严格的流程,怎能说破格就破格!”

“为何不能破格?”

大殿中间,晋王殿下杨广转身,此时他再看不透父皇的想法,就真是个傻子了,眼见太子杨勇还一副吃瓜吃得正尽兴的样子,杨广冷笑一声,看向一旁的午依公,淡淡道,“本王当初封帅时,不就是破格,怎么不见午依公出言反对?”

午依公闻言,脸色沉下,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杨广则乘着转身逃过隋文帝杨坚的视线时,朝宇文化及微妙的摇了摇头。

奉天殿。

晋王殿下杨广表态之后,一句话将宇文化及和满朝文武的退路全都堵死。

莫说满朝文武,就连宇文化及都感觉到心惊肉跳,一头冷汗。

太狠了,若非知道自己和晋王殿下是一伙的,宇文化及可能真要和他怼上两句!

如何挂帅的,你真得没点逼数吗,此事也敢自己往外提!

这时,群臣中间,后知后觉的太子杨勇走出,朝着大殿上的隋文帝恭敬一礼,道,“父皇,二弟之言,虽然有些激进,但是,却是事实,二弟当初能够破例挂帅,为何高大人就不能破格升任京牧一职,高大人的政绩,臣也有所耳闻,绝对够资格升任京牧!”

隋文帝的脸色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看来关了他一些日子,确实聪慧了不少,而晋王殿下只是嘲讽望着杨勇,两人相笑示意。

两位皇子相继表态,朝堂上,众文臣面面想去,脸上皆有了犹豫了之色。

方才还摇摆不定,有反对之意的臣子立刻选择继续沉默,不再蹚浑水。

“陛下!”

大殿内,场面僵持之时,众臣前,裴矩走出,平静道,“既然高狄大人政绩和能力都足以胜任京牧一职,臣提议,便给高狄大人一个机会,这样,也能让天下读书人看到朝廷用人唯贤的决心。”

见晋王殿下出声,裴矩再也没有顾虑,出列发声。

裴矩很清楚,自己是晋王党,宇文化及也是晋王党,晋王不出声,他不能和宇文化及唱反调。

两位皇子,已经快要位极人臣的宰相裴矩一同表态,朝堂上,众臣心神越发震惊。

不以功绩闻名的高狄半生被高老爷子雪藏,一朝得势,竟能引得这么多朝廷重臣的联名举荐。

龙椅上,商皇听过下方宰相裴矩之言,神色微凝。

此言,有理。

“高熲。”

思考片刻,隋文帝目光移过,看向众臣前一直没有表态的高熲,平静道,“说说你的意见。”

“回禀陛下。”

高熲走出,犹豫了一下,道,“臣认为,我这嫡子没有什么大的能力,恐不能胜任京牧一职,望陛下收回....”

“贺若弼、韩擒虎,靠山王,你们呢?”

没等高熲说完,隋文帝就移过目光,一一点名询问道。

真贱啊,老子辛辛苦苦给你儿子安排官位,你老小子还不买账!杨坚在心中忿忿不平的暗骂道。

“臣等也没有意见。”

贺若弼、韩擒虎,靠山王三人走出,回答道。

朝堂上,在隋文帝的询问下,几名位高权重的臣子相继表态,基本都选择中立,两不相帮。

龙椅前,隋文帝静静地看着下方众臣的脸色,平静道,“高狄大人才能卓越,政绩不俗,按理说足以胜任右屯卫大将军一职,不过,考虑到高狄大人如今方才是七品的地方官,直接升任右屯卫大将军不太合适,故任命高狄为京牧,官居四品,各位意下如何?”

大殿内,群臣听过隋文帝的决定,互视一眼,旋即齐齐跪下,恭敬道,“陛下英明。”

两边,以午依公为首的众臣看到隋文帝身边的内侍将禁卫军军的兵符交到高狄手中,脸色越发难看。

京牧之事解决,朝堂上,群臣之间又在一切琐事上扯皮了小半个时辰,就在即将要散朝之时,高熲老爷子突然出列,朗声道:"陛下,抓捕了前朝皇室余孽宇文护一事,非我的功劳!”

听到这句话的百官顿时一片哗然,宇文护被抓一案,虽说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但却依然在朝堂之中传播着。

隋文帝杨坚闻言也是无奈的揉了揉眉心,"高爱卿,此话何意?"

高老爷子朗声道:"此番抓捕宇文护一事,乃是齐州历城一个商宦之家,家主王毅的亲弟弟王腾乃是历城的父母官。此次抓捕行动就是在王家的配合下,由王腾实施抓捕!”

“这是宇文护的认罪书,和此案的奏折!”说着高熲便从怀里掏出了两份奏折呈给了内侍,内侍立刻命人呈送到隋文帝的手中,随后杨坚接过奏折看起来。

看完奏折,杨坚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个王家此次做得不错,当赏!”

"谢陛下赏!"高老爷子拱手说道:“只是我和狄儿离开齐州后,齐国公官职成了空衔,齐州理应上任一个刺史,微臣斗胆请陛下任命!”

“任命?任命谁?”隋文帝回过神来,似笑非笑的问道。

"陛下,微臣请陛下任命,齐州历城父母官王腾为齐州刺史!"高老爷子说道。

“此人的政绩如何,入仕途几年?"隋文帝杨坚沉思片刻,问道。

"启禀陛下,王腾在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勤政爱民,齐州历城百姓,无论贫富,皆对其赞誉有加!”高老爷子拱手答道。

此事殿下百官倒是没有多嘴,对于一个地方官职,威胁不到他们的利益,所以都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好,我可以任命齐州历城县令升迁为齐州刺史!”隋文帝杨坚点点头,同意道。

"谢陛下!"高老爷子再度躬身拜谢。

"不过你实话说,那人是否和你有点关系,朕怎么觉得你对他很是照顾呢!"杨坚似笑非笑,当众问道,"莫非这其中有什么渊源不成?"

一下子朝堂上下气氛十分微妙,很多人都屏住了呼吸,看向了高老爷子,等待着他的回答。

高老爷子的脸色依旧平静,"那人曾在我府上任客卿!”

隋文帝眼睛顿时眯了起来,似笑非笑的说道:"哦?仅此而已?"

"是!"高老爷子点头道:"那人是个大才,微臣惜才,自然想为他请命,让其为齐州刺史!"

“那若是朕说,不看他的才能,仅仅是因为他和你高熲有渊源,朕才任命他为齐州刺史的,你能否接受!”隋文帝继续追问道。

"能接受!”高老爷子毫不犹豫的答道。

隋文帝笑了起来,"既然如此,此事朕就交给你处理吧!"

"微臣遵旨!"

"退朝!"杨坚挥挥手,示意百官可以退朝了。

杨广却微微一笑,走出来道:“父皇,儿臣自请辞去如今身上的职务,还请父皇恩准,准儿臣去扬州修身养性,闲云野鹤。”

此话一出,众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疯了疯了,这晋王一定是疯了,一旦离朝,夺嫡之争将再无胜算,难道晋王殿下不知吗?

难道晋王殿下想到时候从封地杀回来,清君侧吗?

想到这里的臣子,都觉得有些荒谬。

就连一直愣神的太子杨勇,闻言也是心头一阵狂喜。

感受着这些人或惊或疑,杨广淡淡一笑,并未多说什么。

这些凡夫俗子,目光短浅,如何能知道他的鸿鹄之志?

“晋王,你可想好了?”虽然杨坚正有将他遣回封地的意思,还是没有想到他能够这么干脆,主动辞去身上职务,不禁迟疑道。

“父皇,既然二弟都已经说了,你就同意了吧。”生怕杨广会反悔,太子杨勇立刻迫不及待的跳出来道。

不过他表现的越急切,在杨坚的心里也就越不喜。

“朕没问你!”杨坚毫不给面子的喝回去。

杨勇吃了一瘪,只能脸色难看的退回原位。

杨广见状也是微微一笑,沉声说道:“儿臣意已决,还请父皇恩准。”

“好,既然如此,那从即日起,收回晋王的元帅之职,即刻起将帅印归还朝廷,不得有误。”

“是,儿臣遵旨。”

“刚才听你说你想去扬州?”杨坚沉吟数秒,缓缓道:“怎么,不愿回并州?”

晋王杨广没有挂帅之前任并州总管,杨坚看他的意思,是不想回并州了!

此话一出,底下的朝臣立刻就交头接耳议论了起来。

那扬州就是刚打下来的南陈,根据大隋改名为扬州,那可是最为富庶的鱼米之乡,这晋王殿下可真会挑地方啊!

.

朝堂上,高狄走出,直接拒绝了午依公的提议。

午依公,一个熬死北周两代帝王的老家伙,三朝元老,宇文家族幕僚,碍于宇文家族,隋文帝杨坚被迫封了个世袭罔替的万户侯,现在在朝中贵族中的影响力极大。

可以说,午依公就是大隋贵族的显赫代表。

阅读重生之大隋富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