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第25章贡院门外起纷争1

  • 作者:花谢才得香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6-30 07:47:57
  • 字数:5856

除去进入考房的时间之外,所有考生要在贡院内连考三天三夜,期间不清场,也不准许考生无故离开考房。

此时才明榜宣布,此次院试由山东布政使司学政林垠提督学道担任主考官,亲监济南府城主持科考,山东布政使司按察使陶潜负责监考,担任副主考官。

廪膻生还可以为考科举的士子们做担保考试资格,所获得的报酬也极可观,一般都是几两银子甚至十几两银子,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最为时人看重的是,考中秀才后可以改变门庭,从一介平民家庭转换成书香耕读门第之家,族人做生意或者是做其他营生,都不太受官府中的胥吏们所欺压。

此等消息一经传扬开来,许多早就听闻内部消息的士子们一起拍手欢呼起来。

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一级有一级的特权,没有足够的社会地位,你拥有万贯家资,无异于稚子怀揣重金行走于闹市中,成为别人垂涎三尺的一块“大肥肉”,有时候连怎么死的都不知晓?

虽然秀才不是朝廷官员,但作为民间与官府沟通的桥梁,可见到县令不下跪,还可以减免自己一个人的赋税,已是民间众生中的顶级一层,颇为时人所看重。

而且一等廪膳秀才还可以每月领到朝廷下发的廪米和钱财等物品,虽然数目不太多,养活自己一人是绰绰有余。

只是林陶二人的文章追求刻板古朴,用词十分考究,与孙山追求新颖别致的行文风格颇有不同之处,这让孙山这些天为之头疼不已。

他一直在考虑着是否要迎合林陶二人的文风写作?还是继续发扬自己的行文习惯出奇制胜?

五月十三日那天一大早,孙山便在张广发特意留下来服侍他的伙计陪同下,带着考试用的必用品,来到考场贡院前等候入场。

他能为大明官员中的一员,自然也是极其聪颖慧智之人,心思转动的极为快捷,很快便想到韩续身上。

此事必出自于韩续身上,否则韩续之前送给他的美女娇娃,怎么没有被衙役们巡查到?而这次即快速查到进行严厉处置,还会发生如此大的后果、、、、想想都是不寒而栗。

不等宋容想明白其中的关键之处,一名府衙小吏带着两名衙役将他请到一处厢房内,派人专门监押起来,也没有派人专门通知宋容的家属知晓此事。

宋容立刻皱眉凝神思索着自己何时得罪过崔博,让他敢不惜破坏大明官场的潜规则,出手触犯官官相护不成文规定,也让他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和心思对付自己。

由于一连考三天三夜,带来的物品极多,大包小件像一座小山似的,暂时由张家伙计背负着,孙山则拿着灯笼照明,寻找着沂水县考生的队伍。

因为院试上榜之后,才正式进学成为秀才,成为大明社会的低级有功名之人。

五月初传来消息,让孙山前去衙门报备,今科院试将于五月十三日进行,一直考到五月十六日晚上结束。

而作为死者亲人的陈阿三,以及韩府的奴仆侍女,都一起关押起来,禁止于外界沟通消息,这起人为导演的“乱伦强奸大案”便这样被暂时搁置起来。

没有引起一丝恐慌或议论,济南府城依旧那么繁华如织,人们都把目光投放在今科的科举上。

他们早就对林陶二人的制艺风格极为熟悉,比现在临时抱佛脚的士子们占居了许多优势。

这也间接助涨了载有林垠和陶潜二人文章的时文集册十分畅销,大有′千金难求一书’的狂热浪潮。

这也是张广发不惜花费大量财物帮助孙山读书考取功名的真正原因所在,因为古人讲究三党亲,即父族、母族、妻族之亲。

一旦孙山考取功名做了朝廷官员,孙张二家是姻亲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古老亲戚关系薰陶之下,孙山必对张氏一族伸出援助之手。

孙山越官运亨通,越对张广发将来做大生意有极为不凡的助力,以后必成为张氏商队的最大靠山。

否则张广发一旦太过于富有,便成为了豪富权贵人家眼中的′大肥肉’提款机,纵使他身有不俗武力,也离家破人亡不远矣。

至于后世戏文中被嘲讽为老穷酸书生的读书人,那不是真正的廪膳生一等秀才,大多是一些连童生都没有考上的蒙生。

此蒙生不分年纪大小,考不过县试、府试之人都包括在内的读书人,统称为蒙生。

还有些时运不济的增广生和附生,而且这些秀才的年纪甚大,考取乡试时,连取得乡试的机会都没有争取到。

又因他们连年执迷于读书修文,不理时事,将家产逐渐削薄败光,已经没有了任何发展前途。

且这些人还过于迂腐,死读书不知晓变通,一意执迷于考取功名,不做另外的打算,才会被别人看偏,讥讽其为穷酸秀才或老穷酸书生。

但即便是这些人中的一小部分此等人物,一旦有朝一日想开了,放弃科举考试,开设个学堂蒙馆教学,也足以养活一家人,而且社会地位不低,依然能够受人尊重。

或者为豪富人家的西席先生,教导其子女读书上进,或者为权贵之人的幕僚,一旦时来运转,进入官场为吏为官,也有可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总之和现代人一样,就看你能不能施展你所拥有的才能,将所有才学因地制宜的运用出来,在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古今社会也只有那些愚腐不化之人成天执迷于清高无为,或者成天抱怨着不公平,认为自己满腹才学而不得明主赏识,结果即苦了自己也伤害到自己的亲人。

是以参加院试的人极多,甚至还有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也手提考篮参加,就看他们的年纪和体力,孙山真的怀疑他们能否将考试物品带进考房内?

不论年纪大小,开蒙的时间长短,这些已经考过县府二试之人统称为童生,互相称呼也是以同年称谓。

一般乡镇之间,童生的社会地位也不低,特别是有喜事丧事时,他们若能到场莅临,同样受到主家的分外尊敬。

到了贡院门前找到沂水县童生队伍,张家伙计便不能跟着进去排队,便将所有物品一古脑的交给孙山,躬身施礼后拿着照明灯笼告辞而去。

孙山跟随着人流排在沂水县队列中,缓慢的向前移动着,还要分神留意龙门处的官差是否呼喊沂水县考生进场。

若迟误了进考场的时间,就算是自动放弃了此次院试的机会,有时候还会受到官府的惩罚。

一位三旬左右同样带着大量物品的童生,伸手向孙山摇摆打招呼:“孙年兄到这边来,一会儿便到了沂水县考生进场了。孙年兄别放下物品,免得到时候又是一番手忙脚乱。”

孙山抬头一看,对方是青州府试的案首(即府试第一名)卓超卓子越,便顺着人流慢慢挤到卓超的身后,耐心地等待着入场,并开口向卓超表示谢意。

卓超家中经商也极有钱财,却没有沾染上纨绔子弟的臭毛病,且对孙山这个年纪轻轻的同年极有好感,友善且温和地予以辞谢客套。

这时候突然一个刻薄的声音响起:“哟,这不是农家山村穷小子孙山吗?怎么你也来参加院试?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刚考上童生便想染指生员啦?”

没有等到孙山反应过来是何人讥讽自己,那刻薄的声音又继续嘲讥道:“孙山小儿,你也不怕白白折损了你父祖的辛苦劳作的钱财,真是个不知好歹的狂妄之徒,还是回家洗洗,再继续做你的黄梁美梦吧!”

好在孙山之前抄录的时文集册中载有林陶二人的文章,孙山也对二人的文风颇有研究,弥补上临机上阵的缺陷。

而身处于济南府历城县衙牢狱中的韩续,也因为身有童生的功名。

而山东学政林垠因为主考院试早已进入贡院多时,无法去除韩续身上的童生功名,只得暂时关押在县衙的牢狱之中,等待着以后重新审讯。

阅读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