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第204章阳明病逝掀起倒杨潮1

  • 作者:花谢才得香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2-19 08:45:02
  • 字数:5030

廉王和两名宫女被炸死在寝宫内,而杀人嫌犯高平则一去再无踪影,大搜京城数日也没有任何收获。

张太皇太后闻知次子死亡的噩耗之后,一直昏迷不醒,被太医救醒后,也一直哀痛不已,自此再也不理朝中大小政务。

由于张璁积极的弹劾杨廷和,马振就此相中了张璁的为人,刻意的私下与他结交,并伸出了双方结盟的橄榄枝。

而带头弹劾杨廷和的张璁,此时正在受到恩师王守仁的痛责,说他眼光短浅不识大局,令张璁为此心情郁结,苦闷不已。

她数次招来昌隆皇帝朱载勍,叮嘱他要调派精干官吏彻查此案,抓捕杀人凶犯高平及其幕后指使人,为她可怜的二儿子报仇雪恨。

杨廷和也因之前揽权之心太重,没有主动让朱载勍亲政,而受到他的猜忌,后又因为犯有过错,被群臣群起弹劾。

其中表现最为积极者便是次辅之一王守仁的弟子张璁,张璁也因此事被昌隆皇帝格外看重,擢升他为礼部左侍郎。

马振此时已接替陈伦的所有职位,成了极有权势炙手可热的御前红人,身兼司礼监秉笔太监和东厂提督二职。

时光荏苒匆匆流逝,不知不觉间三年已过,世间万物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大明朝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故。

自昌隆二年开始,大明朝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原内阁次辅陈谏因循私事发,被罢贬出京城,担任了江西按察使一职。

而杨一清则擢升为兵部尚书,进入内阁成为次辅之一,形成了昌隆初年二杨一王的内阁集团新格局。

“杀害王爷的凶手必是高平无疑,此人十分熟悉廉王府的地形,一定知晓池塘通往东城区的水道,快点儿去下令封锁东城门。”

他愤怒的用脚连踹着那两名值守士卒,厉声怒骂了对方几句,又向手下士卒大声叫嚷着。

“在东南城门缉捕所有没有胡须的成年男子,尤其是声音尖细而刺耳者更加不可放过。快点儿行动起来,否则我们都得死,甚至会连累到家中老小妇孺的性命。”

御林军将领手攥着高平遗留下的衣衫,指节因愤怒过度而变白,高仰着头颅,大声怒吼着发号施令。

马振则借着昌隆皇帝亲政心切的良机,将原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陈伦一举板倒。

陈伦最终落了个为正德皇帝守皇陵的差使,终生无望再回归皇宫大内了。

他还大声感慨道:“看来果然是好心有好报,我张阿三难得动了一次善心,帮助那丑妇出了京城,竟然发了一笔小财。这几天没有白忙活,比出力挣钱容易多了。”

不久之后,他又发出极为激动的大喊大叫声,好似遇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好事情。

“呦!这个丑妇还真他妈的讲信誉啊,竟然给老子留下五两银子,这下子可发财了,也不用再愁没钱娶媳妇儿。”

朱载勍虽和父亲朱厚烨不太亲近,可毕竟是亲生父子血脉关系,对凶犯高平也是痛恨不已。

他下令处置当晚值守的御林军将士,并派遣许多精干能吏和锦衣卫将士,在大明境内搜捕缉拿凶手高平。

张璁经过一番缜密思考之后,决定与马振联手结盟,期望二人一内一外共同主掌大明的政局。

马张双方一拍即合,遂正式结下盟约,开始了两个人私下结交为盟友的生涯。

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在立国之后,便对宦官要求的十分严格,只准允宦官服侍宫廷。

禁止宦官干涉朝政习练兵马,并明文下令,内宦不得干预朝廷政事,犯禁者斩无赦。

此禁令从洪武朝一直延续到建文朝,燕王朱棣以武力夺取其侄子的皇位后,饱尝士大夫的大肆非议。

为了防范文武百官们发生叛乱,朱棣在中央设置由宦官负责的东厂,专门监督官僚系统。

至正统时期,英宗朱祁镇初登基时年幼无法亲政,也无法批红。

当时的张太皇太后和孙太后才想到启用宦官,让太监王振担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并负责代替英宗批红。

自此开启了宦官集团、文官系统、武将系统三方并立的政治格局。三者之间互相制约掣肘,谁也无法成为挑战皇权的核心力量。

马振刻意结交新起之秀张璁,便是想将张璁收揽为自己的亲密盟友,彼此借助对方的力量,打击异己提拔自己人,在朝堂中任意主裁。

以后他会设法让张璁进入内阁,企图通过掌控内阁的动向,与张璁里应外合,形成掌控大明朝政的局面。

昌隆五年腊月,正值朝廷休朝放假期间,内阁次辅王守仁带着弟子张璁、王荣一起登门拜访内阁首辅杨廷和,与其商议如何剿灭南方日益猖獗的倭寇事宜。

杨廷和与爱子杨慎出面待客,期间五人为了各自的不同见解,还曾经大声争辨起来,各执己见辩驳不休。

不知不觉间日已至正午,王守仁师徒受杨廷和父子的盛情挽留,便留在杨府中吃午饭。

在酒席期间,五人再也不谈论国家大事,吟诗赋词谈论文章之隙,又斗起酒来,最终宾主尽欢而散。

没料想到王守仁当天晚上便感觉身体有所不适,第二天早晨便发起了高烧,还被名医诊断为引发了陈疾肺病。

第三天竟然起不来床了,连服了名医所开的几副汤药后,没有丝毫起色,反而开始咳嗽起来,并且越发的更加厉害。

有时候咳嗽起来甚至喘不过气来,憋闷的脸色通红似血,此时已渐近年关,王守仁叮嘱家人不必宣扬,又服用了名医的独门丸药后,病情稍见起色。

新年过后,众弟子前来王府拜年时,惊然发现王守仁的神色越来越差,一点儿精神都没有,便不顾他的反对,将此事奏报于天子知晓。

昌隆皇帝闻讯后大为吃惊,立令下令御医前去诊治,结果御医所言令众人大惊失色。

御医竟然说王守仁患了恶疾,如今已是病入膏肓,医石无效、、、、这种突如其来的噩耗,令王守仁的亲友和弟子们简直难以置信。

尤其是陪同着王守仁前去杨府拜访的张璁和王荣二人,他们俩悲伤交加之下,竟然臆猜自己的恩师突患重病,可能是杨廷和下毒药所致,其目的就是铲除与他政见不和的最大政敌王守仁。

为了替自己的亲生父亲朱厚烨遮羞,朱载勍又以廉王身患暴疾骤亡为由诏告天下,数日后便匆匆掩埋,将此等见不得光的丑事遮掩过去。

、、、、数日之后,京城南城区的一名泼皮蹲在南城门外的偏僻处,手捂着脸庞后悔的嚎啕大哭。

“呜呜呜呜,说什么自己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昔日为父亲进孝才来到京城谋生。还满口答应下来,明天便与我拜堂成亲,一出京城门便将我打晕过去,转眼间跑得无影无踪,还他娘的娶什么新媳妇啊?”

阅读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