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四海一家第1部保卫黄河

第32章西夏黑水城

  • 作者:山东小牛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4-12 03:07:01
  • 字数:5794

关汉卿忙道:“哎哎哎,你小点儿声,别让人家以为这儿着火了……”

那人忙压低声音:“这这这这,哪儿来的?”

赵孟頫便在那里敲边锣:“可不,这种人,救他作甚?二哥,你不如就把他杀了,两本就都取来了。你能救他,自然更能杀他……”

关汉卿忙道:“这是你说的,我可没那般无耻。我只说他小气,没说他该杀。”想了一下,又道:“再说了,倘若真要如此,那二弟还不如等歹人杀了这人,他再杀了歹人,替冤主报仇,照样都能拿来,又何必救他?”

关汉卿满脸得意,一挑大拇指:“我二弟送的!”

关汉卿道:“那《刘知远诸宫调》[a4]呢?”

高亮道:“我这不没说完呢么,他拿出这两个,让我挑一个,当做酬谢,我一看,也不再推脱,随便选一个收了。”

关汉卿叹道:“嗨!这人忒也小气,救他一命,还不说把两个都送了,送一个,还留一个,让人眼馋么……”

高亮、赵孟頫二人还礼,关汉卿又道:“这位是此间的主人,我的好友,王德信王实甫[a2]。”

王实甫对高亮道:“文焰兄,这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早因战乱散失江湖,早已多年不见于世,你是从哪里得来?”

高亮道:“这个嘛……有一次,我去往西夏办事,在黑水城[a3]搭救了一人的性命,要以金银相谢,见我不肯收,便拿出这《西厢记诸宫调》和《刘知远诸宫调》……”

两人一见,都是眼前发亮,关汉卿更是惊得说不出话,用手轻轻摩挲着封面,仿佛那是个新生的婴儿。突然一抬头,想起了什么,回身朝着通向正堂后院的小门大喊:“实甫!实甫!快来!”

喊了几声,从门那边跑过一人,神情慌张,对关汉卿道:“什么事?着火了?”

关汉卿道:“哪儿着火了啊……”

赵孟頫这时也被吸引,伸头来看,只见封面上赫然写着“西厢记诸宫调[a1]”几个字,这是失传的本子!。

“还有《刘知远诸宫调》?!”王实甫和关汉卿同时惊呼。

高亮道:“对啊,怎么?”

那人一脸困惑,走到桌前,低头一看:“喔-------”

那人道:“好好的,你扯着嗓子喊什么?”

关汉卿露出神秘的笑容,伸手指指桌上的书函:“你看这个……”

那人惊异的打量高亮,拱手道:“这位是……?”

关汉卿连忙道:“嘿,忘了介绍了。这是我二弟高亮高文焰。”然后有指赵孟頫,“这是我三弟赵孟頫赵子昂。”

高亮道:“哎?还是大哥高明,我当时怎么就没想到如此名利双收的法子?”

几个人正顽皮的热闹,王实甫便伸手去翻看那《西厢记诸宫调》,关汉卿一见,也不管高亮和赵孟頫在那里挖苦他,连忙一把按住:“我还没看呢!”

王实甫吓了一跳,应道:“我看你这里忙着招待两个兄弟,我是要帮你收好,顺便翻看翻看。”

关汉卿摆手道:“那可不行,我都没尝个鲜,你就拿去,还不知几时还我。等我先看完再说。”

“你这人,真是比黑水城那人还要小气,”王实甫说着,指着桌上的饭菜道:“这桌酒菜……”

关汉卿一看对方要揭老底,忙道:“好好好,我先借你看。等我要看了,你可得随时还我。”说着把书函盖好,老大不舍地递给王实甫。

王实甫接过书函,心满意足道:“这个自然,我借书向来都是有借有还的,不像有些人……”

关汉卿又赶紧打断,打发他道:“得,不说了,你赶紧看就是。”

王实甫抱起书函,转身要走,关汉卿却还叫住他:“可不要借与别人,只你一个人看就好。”

“知道知道。”王实甫抱着书函,头也不回地答道。

眼看快要出了那侧门,关汉卿又喊道:“洗干净手再看,别弄脏了!”

“知道知道。”此时已看不见了王实甫的人影。

关汉卿说着话,已不知不觉跟到了侧门门口。不见了王实甫的背影,这才转过身来,看到高亮和赵孟頫都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只好自己解嘲道:“哎,人在矮檐下啊……”

高亮看着这桌饭菜道:“而且是吃人家嘴短……”

赵孟頫得了《去国帖》,心中还在美滋滋,于是帮高亮补刀:“对,还拿人家手短……”

关汉卿一叉腰,道:“我说,这饭你们还吃不吃了?”

高亮赶忙抢了个座位:“吃吃吃,不吃就该凉透了。”

关汉卿就近坐下:“早就知道,你也没那么有节操……”

赵孟頫跟着坐下,举杯道:“恭喜大哥,今日喜得宝钞善本。”

关汉卿回应道:“恭喜三弟,今日喜得忠敏[a5]公手迹。”

说完二人开怀大笑,都举杯对高亮道:“多谢二弟/二哥厚赠。”

高亮道:“哪里的话,所谓‘独乐乐,不若与人[a6]’。”

关汉卿喜道:“那好,以后兄弟多去行走,多带回些好玩的东西,我们兄弟便多乐乐。”

高亮一本正经道:“既是如此,那不如大哥和我一起出去行走,再遇到小气之人,也好与我出出主意……”

关汉卿一听,又来调笑自己,便啐他一口,独自饮酒。

赵孟頫道:“哎,说正经的,我正要跟二位兄长商量,可否愿意一起出去行走行走?”

关汉卿道:“去哪里?”

赵孟頫道:“去杭州。”

关汉卿一拍大腿道:“嘿,我一直想去西湖走走呢,一来总和这实甫兄弟研讨剧目,二来也没个作伴的,始终没能成行。你要去多久?”

赵孟頫道:“这个不好说,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三五年。”

高亮道:“三弟看来是官运亨通啊,这才几个月啊,我都没来得及掐算,你竟又升官了,看来确实是内定的侍读学士。”

关汉卿道:“他又算对了?”

赵孟頫笑道:“谁知道他是算得,还是猜的,不过确实是换了差事。”

关汉卿道:“那这回是几品?”

◇◆◇本章注释◇◆◇

[a1]《西厢记诸宫调》,又称《董西厢》。《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故事虽本唐代元稹《莺莺传》,实际却是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董西厢》全书分为八卷,把原作不足三千字的传奇改为五万多字的说唱文学作品,扩充为包含十四种宫调的一百九十三套组曲的有说有唱的长篇。

[a2]王实甫,【元】大都人。本名德信。其撰寫雜劇,大約在元成宗大德年間(12971307),所作據《錄鬼簿》著錄有十四種,全存的僅《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呂蒙正風雪破窰記》二種。一般研究认为,《西厢记》为王实甫、关汉卿合作完成。详见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但王实甫原名是否为王德信,史学界存疑。

[a3]黑水城,又称黑城,西夏古都,现仅剩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约35公里、纳林河东岸荒漠中,是现今已知唯一一座用党项人语言命名的城市,党项人叫黑水为“额济纳”。与唐朝黑龙江流域的黑水都督府不是一地。

[a4]《刘知远诸宫调》于1907年至1908年,在新疆黑水古城发现。

[a5]忠敏,辛弃疾的谥号。

[a6]【战国】《孟子·梁惠王下》

那人见高亮显得比赵孟頫年轻许多,却反而是二弟,心中纳闷,但没有多问,只是行礼道:“幸会,幸会。”

那人道:“我哪儿知道哪儿着火了啊,是你刚才拼命喊我的,我以为你这儿着火了呢。”

关汉卿道:“嗨,没着火,没着火,都好好的。”

阅读四海一家第1部保卫黄河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