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明末之史上最莽帝王

第38章不堪一击

  • 作者:半壶蜂蜜水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4-14 14:37:39
  • 字数:5614

“有敌袭。”

“有敌袭。”

乌合之众终究是乌合之众,只几天虽然也进行整顿,可精兵岂是一日练成的。

“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随即就是一阵铜锣声,将军营里所有人都惊醒。

宋献策的营帐就在旁边,这会儿已经跑到郝摇旗身边,乱军之中,还是这安全些。

“老子哪儿知道?”

郝摇旗有些恼羞成怒,此时他也有些头皮发麻。

“怎回事?是不是城中搞夜袭,”郝摇旗盔甲整齐的从营帐中出来,显然是衣不解甲。

初时,他到不是太过着急,城中有多少人马他太清楚了,抛开那些民夫,能战者最多不超过五百人。

他甚至希望城中夜袭,他可以将他们拖住然后派人偷袭空虚的县城。

天阴有云,夜空中只有少量小星有气无力的眨着眼。

安化县北部有两条河,一条名叫东河,一条名叫环河,两河从安化县城东西流过,最后在南部交汇。

夜很沉,天地间寂静无声,除了流水声,就是偶尔几声水鸟的叫声。

崇祯十六年六月二十一,丑时。

然而很快他就发现不对劲,敌人进攻的速度太快,手下几乎一触即溃,这情形根本不止五百人。

“郝摇旗,怎么回事?哪来来的援军?你不是说援军还在几百里外吗?”

突然,所有黑影像上了发条似的,一片刀光,栅栏就被砍倒一片。

不知道什么时候,营地两边的栅栏下聚满了黑影,偶尔有几道寒光闪过。

一个个黑影移动的非常缓慢,若不细看,甚至以为是几块石头。

就在黑影砍伐栅栏的时候,已经有人发现异常。

可惜已经来不及,可能是经费不够,栅栏实在太豆腐渣。

郝摇旗一咬牙,沉声道。

十几年来,无数跟他一样的悍匪头子都死了,包括他曾经的老大高迎祥,可他郝摇旗却依旧活的滋润。

过人的勇力是一方面,看家本领是见势不妙拔腿就跑。

说完,郝摇旗带着几百亲信乘着夜色向南边逃窜,出了营寨,头也不回向南跑,没多久就到了河边,河边早有大量木排。

等到朱思明发现不对之时,郝摇旗已经上了木排。

营门下,朱思明的表情有些阴沉。

自从接到情报,朱思明率领大军连夜出发,可出了肤施城没多久,便兵分两路。

一路向南走甘泉,从富县向西过华池水。郝摇旗收到的消息正是这一路。

另一路章西北,过保安,经华池,南下到庆阳府。

朱思明率领一千五百大地禁卫,日夜兼程,在几道光环加持下,两天走了六百多里,与子时赶到安化县城。

总算没有让革命先烈专美于前。

之后一边派人侦查,一边休整吃东西补充能量。

丑时初刻,准时发动攻击。

战斗非常顺利,甚至可以说太过顺利,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即便有,在铁甲洪流之下也被迅速碾压。

然而最后居然跑了匪首,这让他有些不爽,非常不爽,甚至可以说此战大败。

因为死的降的都是普通百姓,都是他的子民,自始至终损失的只有他自己。

归根结底,还是朱思明错判了敌军实力,若是陈奇瑜在,他一定会提醒自己,在营寨南边安排伏兵。

朱思明自嘲道看来自己就一凡人,这些工具人不能省,自己只管出力就行。

“禀报,大将军,战场已经清点完毕,斩敌一千三百五十七,俘虏三千七百人三十二,我方无伤亡。”

杀胡虏还算俊秀的脸被鲜血染的通红,眉宇之间杀气依旧浓郁。

朱思明虽然不爽,但不能在手下面前表现,毕竟这是一场大胜。

“弟兄们辛苦了。”

“为大将军效力,是我等荣幸,不敢言苦。”

杀胡虏脸色虽然依旧冰冷,但恭敬之意清晰可见。

旁边的秦镇山暗自撇了撇嘴,你个死人脸,平时一副冰块脸,好像谁都欠你几万两,没想到拍起马屁这么溜,真是不得不服。

当初秦镇山被俘,鉴于他没有太多恶行,而且为匪许久,甚至是干掉前任鸠占鹊巢。

当然,还有很大程度是朱思明惜才,于是就将他收进大地禁卫,给自己做亲卫队长。

这瘪犊子不知道怎么练的,武艺十分了得,有了光环加持,那是更上一城楼。

若非属性增长是循序渐进,另外朱思明自己也在进步,要不然都不太敢跟他切磋。

这瘪犊子进了大地禁卫谁都不服,而且基本上没有人是他对手,就连张懋赏和曹鼎蛟都略逊一筹。

唯一令他吃亏的人就是杀胡虏,倒不是杀胡虏实力更强,只是因为杀胡虏的招式尽是搏命。

要么你死,要么我们两一起死,你选一个。

那场比斗,两个人差点同归于尽,事后二人被朱思明各打了二十大板,并且静止以后两人切磋。

不过从那以后,二人便一直不对付,或者说秦镇山跟杀胡虏不对付。

至于杀胡虏,对谁都是一张冰块脸,就连他这个老大都不例外,或者说他已经忘记了其他表情。

此时天已经蒙蒙亮,城中官员早已知道真实情况,这会儿汇合过来求见。

“大将军,卑职纵容侄子,以致引起兵变,累的百姓死伤无数,实在是十恶不赦,请大将军降罪。”

刚见到朱思明,裴知远便跪地请罪。

张成等人见了,神色微动,却终究没有开口求情。

见到此时裴知远,朱思明不禁泛起心中一阵酸楚。

绥德初见之时,裴知远虽三十有五,可看起来不到三十,第一个投效被重用以后,又是何等意气风发。

而眼前这人,脸色枯黄,头发花白,说五十都有人信。

前后判若两人,实在是令人唏嘘。

朱思明走上前,抓住裴知远的双臂,用力将其扶起,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知远不必如此,令侄固然有急功近利之嫌,但出发点终究是好的,年轻有些小错本不防事,只可惜,唉。。。。。。”

朱思明惋惜的叹了一口气,接着道:“不过他误打误撞,让叛逆仓促爆发,也算是立了一功,若是让叛逆布局周全,恐怕为祸更大。”

裴知远泣声道:“大将军不罪已经天大的仁慈,又哪能有功劳可言。。。。。。”

说着说着,裴知远不禁嚎啕大哭。

从见到裴守玉遗体开始,裴知远没流过一滴眼泪,自始至终都守在城墙上。

此时,朱思明到来,责任一轻,又得宽恕,顿时精神失守。

与此同时,流泪的人不在少数,这里面就包括大地禁卫。

朱思明感同身受,其他人还好,大地禁卫可以说是他一手调教而成,说是自己的儿子也相差无几。

甚至比紫禁城监国那个太子都要亲近几分。

朱思明眼睛有些微红,看了看众人,高声道:“本大将军将会在城南建一座烈士陵园,曹鼎蛟、裴守玉以及所有抵抗叛军阵亡军民,全部葬于此处。

刻碑记事,供后人瞻仰,朝廷将年年祭祀,大明不灭香火不断。”

全场一片肃穆,就连裴知远也悄悄止住眼泪。

“大将军,万岁,万岁。”

“大将军,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到有人示警,黑影已经想潮水一般冲进军营。

黑幕之下,安化县城南边两三里处,坐落着一座巨大的营帐。

营门前,几盏灯笼随风摇摆,哨塔上几个头扎红巾汉子,正抱着长枪打瞌睡。

阅读明末之史上最莽帝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