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排行通历史:盘点史上十大猛将

第318章真正的戚家军是冷兵

  • 作者:中原布衣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05-27 09:56:22
  • 字数:5384

鸳鸯阵以十二人为一个战斗小队。

有一名队长,一名大盾手,一名藤牌手,两名力气大的狼筅手,四名长枪手,左右各二人,一名短刀手,最后一名则为负责伙食的火兵。

这些身高不过一米五左右的武士怪吼连连,舞着雪亮的倭刀,一跳就是一丈多远。

杀到阵前,这些武士更是把倭刀舞成了一团团白光。

这种战斗小队,把长短兵器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且阵形变化极为灵活,随时都能在战斗中转换为大三才阵和小三才阵。

双方在山间平缓处摆开阵势。

向来不把明军放在眼里的倭寇一如往常,数百名武功高强的浪人武士,手持倭刀重箭,冲锋在前。

试图一举击溃戚家军。

同时为了克制倭寇的长刀,戚继光又特意打造了一种雁翎刀。

这种雁翎刀重九斤六两,比倭刀略长略重,威力也更大。

戚家军初成后的第一战,就是台州之战。

戚继光眼前一亮。

他知道自己找到了一批最好的兵源。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戚继光在义乌的各处矿山上,挑选了三千名矿工和山民,组成了戚家军的雏形。

一个偶然的机会,戚继光前往义乌矿山调理矿工与山民的械斗,却惊讶地发现,这些矿工和山民极有血性,械斗起来压根儿不要命。

1561年,四千倭寇大举进攻台州。

戚继光率军扼守桃渚龙山等地。

这种阵形因为极像结伴而行的鸳鸯,所以被命名为鸳鸯阵。

戚继光是一个军事天才。

他在练兵时,针对浙闽沿海多山陵沼泽的地形特点,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斗队形。

而在这支战斗小队中,狼筅手是一个全新的兵种,是戚继光特意为了克制倭寇而创造出来的。

所谓的狼筅,就是南方各地常见的毛竹,选其老而紧实者,把竹端削成尖状,又留下四周尖锐的枝桠,每支狼筅至少长三米。

然而,这些来自义乌的矿工早被戚继光训得呆若木鸡,压根儿不知道什么是畏惧。

面对冲在最前面的倭寇,狼筅手率先舞动狼筅,用长长的枝桠拦截倭寇的攻势。

倭寇想冲进小阵,必须先用倭刀砍掉这些坚硬的枝桠,要不然就冲不进去。

就在倭寇哇哇怪叫着,砍削狼筅上的枝桠时,其他的军士开始出击了。

长枪手用枪猛戳,把倭寇刺翻在地。

随后他们也不砍削首级,踩着倭寇的尸体继续向前猛冲。

砍削首级的任务交给了后面的短刀手。

虽然是第一次与倭寇正面作战,面对四处横飞的血光,戚家军却表现出了百战精兵的风采。

半个时辰后,冲在最前方的倭寇骁勇之士皆被斩杀殆尽。

后面的倭寇顿时懵了。

明朝竟然还有这么能打的军队?

太可怕了,还是转进其他地方。

数千倭寇就这样被初出茅庐的戚家军一举击败。

倭寇不甘心失败,假装退到海上,却很快又杀了个回马枪。

然而等待他们的,依然是严阵以待的戚继光。

知道军心可用的戚继光在这一战也展现了自己本身的高强武功。

双方刚一接战,戚继光就第一个冲进了倭寇军阵,一刀砍掉了那个身高竟达一米六(这在当时的日本算是巨人了)的倭寇首领的头颅。

戚家军组成严整的阵形,逐步推进,再一次击溃了倭寇。

这一次倭寇败得更惨。

有很多倭寇因为走投无路,连盔甲都来不及脱,就跳进了瓜陵江,变成了鱼鳖之类的食物。

另一支倭寇得知这队倭寇溃败的消息,很是不服,再次组织了二千多人马,赶往台州送人头。

戚继光在仙居一战中,把这两千多倭寇全部歼灭,无一逃脱。

这就是被后人称为“一战打掉倭寇嚣张气焰的台州大捷”。

因为打不过戚继光,倭寇就转战江西等地。

江西总督胡宗宪手中没有精兵,压制不住这些倭寇,就让戚继光率军增援。

戚家军赶到江西,轻松地把这些倭寇击败,重新赶回海上。

仗打得越多,戚家军的鸳鸯阵就配合得越发娴熟。

在接下来数年的战斗中,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最牛逼的一次,是在兴化之战中歼灭倭寇三千多人,自己只阵亡了两人,一举创造了冷兵器战争史上短兵相接时阵亡最少的记录。

从1561年到1566年,仅仅用了不到六年时间,祸害东南数十年的倭寇被杀得溃不成军,为数不多的幸存浪人也都滚回了倭国,再也不敢前来骚扰沿海州郡。

东南平定了,但北方的鞑靼人却势头正猛。

刚刚即位的隆庆皇帝十分英明地把打遍南方无敌手的戚家军调到了北方,担任神机营副将。

随后又让戚继光担任右都督,负责蓟门一带的战防之事。

戚继光并没有自大地认为自己的鸳鸯阵能够应付所有地形的战事。毕竟北方草原上的战斗方式与南方完全不同。

一马平川的草原上,异族铁骑来去如风。

单凭戚家军的血肉之躯,自然很难压制住这些游牧骑兵。

为了克制这些游牧骑兵,戚继光重启春秋时期的车营之制,利用车营来克制骑兵无坚不摧的破阵能力。

每四个人推一辆战车。战车里放置拒马器和火器。战斗时将战车结成方阵。

马步军以战车为掩护,先用火器进行远距离攻击。

敌人的骑兵靠近后,步兵使用拒马器列于阵前,用长枪刺杀敌人。当敌人败北后,再派骑兵进行追击。

车阵后面,又设置了辎重营,并选义乌兵为先锋,策应本镇兵,专门负责防守。

车营大成后,戚继光连破鞑靼数次侵袭。

1573年春天,鞑靼小王子董狐狸领着数千骑兵进军喜峰口,在当地烧杀抢掠。

戚继光率领数千军士前去平乱。

双方一场大战,鞑靼骑兵被戚继光的车营克制得死死的,被打得一败涂地。

董狐狸差点被生擒活捉,最终仅率百余人逃跑。

狼筅的厉害之处就是可以利用尖端杀伤敌人,利用四周尖锐的枝桠迟滞倭寇的冲阵。

为了练出一支百战强军,戚继光虽然给了这些军士远高于普通军士的饷银,却也制定了雨具发严酷的军法,有十七禁,五十四斩。

经过几年时间的苦训,戚家军终于拥有了真正的战力。

阅读排行通历史:盘点史上十大猛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