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唐之潮

第3章潞州别驾

  • 作者:山有木兮之木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4-14 15:42:03
  • 字数:5606

李隆基点了点头,指了指蒲团让高力士坐下,说:“你说说这个人咋样。”

高力士歪坐蒲团后说:“殿下,此人做事颇有章法,全村死难者一视同仁,均被礼葬。另,此人胆子大,夜宿红谷村。”

“是!”班列中走出一人朗声答道。“某等不知别驾郎前来,故未到州界迎接,恳请恕罪。容某绍介,某乃铜鞮县令张玮,愿为临淄王效犬马劳!”

“喔,原来他是张玮。”李言潮思量过后,细细打量,这张玮五十左右的年纪,精神矍铄,下颌的长须让人看了很顺,此人历史上颇有些名气,李言潮暗暗记下此人。

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在李隆基脸上一闪而过。他吩咐道:“找人整修府后街住宅,给王毛仲、李言潮在周边官邸安排居住。”

根据高力士传达别驾的口谕,李言潮暂代差役班头,这些差役被称作“不良人”,那么他就是“不良帅”了,他率领这些穿的像叫花子的差役,站在右手,这些无精打采的衙役被李言潮小训一番,拄着水火棍强打精神。

高力士和另一个小太监站在李隆基身旁,看起来李隆基十分重视官威,丝毫看不出被贬来做官的样子,对于潞州别驾的到来,县官们显然没有心理准备,有的战战兢兢,有的满不在乎,他们低头私语,指指点点。

“嗯哼。”李隆基一声冷哼,开始训话。“诸位同仁,你我同食朝廷俸禄,上对君,下对民,做事要心中有数,如有不轨,莫怪三郎手黑。”

高力士吃了一惊,好像看到了一个天外来客,他还是少年的声音传入到李言潮的耳鼓:“阿郎啊,钱币在开唐才喊‘通宝’的。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高祖武德四年,为整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遗存五铢。这‘开元通宝’四字啊,是初唐大书法家欧阳询题写,这欧阳询啊,其人丑字美,初唐一绝。开元通宝的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

李言潮恍然,原来这“开元”与后来的“开元”年号并无关系,真是不穿越不知道真实历史啊!他赶忙致谢后问:“高郎,这么多钱能买多少粮食啊?”二十万,其实是二十万文钱,包括了布匹折价,他在想应该是不菲的数目。

“我也算不出,五万就能买个奴隶,阿郎你啊,买个奴隶看家护院,买几个丫头缝补浆洗、伺候起居的好啊。卯时别忘去衙门点卯。”他摆手不要李言潮馈赠,带着小厮径直回府。

昨日黄昏,李隆基等一行人穿过上党门时,看到隋代开皇年间建设的上党门,几乎与太行山山峰持平,雄伟壮丽,他领着几个随从登上上党门城楼,借由黄昏的余辉,上党的远山近水尽收眼底,看罢,他对王毛仲、高力士说:“此等太行盛景,亦不枉了来此一遭。”两人赶紧点头称是。

李隆基到了潞州府,迎接他的府衙官吏无精打采,说是别驾,其实潞州此时没有刺史,别驾则是实际的一把手,而且,在他报到之初,一众州衙门官僚和年富力强的差役,早被遣散,韦后等势力,如果不能除掉他,就让李隆基来做这个州的“光杆司令”。

潞州在唐帝国心目中,其地位仅次于北都晋阳,所以近期两任刺史均为亲王,一位是徐王李元礼,另一位是韩王李元嘉,此两位亲王也是李隆基的皇家长辈,从这一角度亦可窥见皇家对此地的重视程度。但到了韦后这里,为了不让临淄王李隆基顺利开展工作,竟釜底抽薪,其心胸狭窄如此。

潞州,州治所在上党县,所辖十县。上党的含义据说是“居太行之颠,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最早,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了上党郡。

辞别高力士,捡了些铜钱,他闩好门,到街上溜达一圈,给两匹马买了些草料和干粮,给自己买了些点心,又要度过第二个穿越之夜了。

县官见王驾的仪式从卯时开始摆布,王毛仲带领家丁站在左首,他们刀剑在手,杀气腾腾,李言潮一眼看到陶小六也在列,他朝陶小六瞪了一眼,吓得陶小六立马缩脖子,李言潮心想,这小子得弄过来,起码陶小六怕他怕得要命。

“报别驾知,妥了。”高力士规规矩矩回答。“那位李郎我也带来了,暂时在衙门差役处歇息。”

这位自称叫做李言潮的人,身高、年龄与自己相仿,唯不同的是,他肤色黝黑,从这个年轻人的外观看,他应该是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田舍人(务农),但从行事和做派来看,又不像纯粹的田舍汉,李隆基努力回忆他国字脸和有力的手臂,以及准确的弓弩箭法,“民间亦许有高人呢。”李隆基自言自语地道,这时高力士在门外求见。

“都处理妥了?”李隆基问。

黄昏时分,高力士领着李言潮来到后院,把住房指给李言潮看:“传别驾郎口谕,府后街第一座,王毛仲住,第二座,李言潮住。赏李言潮钱二十万。”

李言潮吃了一惊,他跟高力士走到宅子打开箱子一看,竟然是好几箱“开元通宝”,还有布匹、粮食等,堆在小院子里。

李隆基点了点头,他听完大家介绍,便对自带班底也进行了一番介绍,他没有透漏路上遭截杀一事,但喊着壶关县令名字道:

“壶关县令刘义堂,你县出现贼盗屠村一事,你可知啊。”

“下官昨日得知,已安排人手在村里勘验,听说殿下做了善后,某暂带十万钱交由殿下处置,另原先无主土地也制好地契,由殿下发落。”

李隆基点了点头:“李言潮,汝可暂收代管。”李言潮应诺,心想,这壶关县令还算过得去。

李隆基收了各县文书,边看边问,不觉午时。

张玮出班道:“临淄王殿下,午时到,铜鞮县送来饭食,不知能否赏面与下官等同吃呢。”

李隆基点点头,整个府衙开始张罗,食物均用木盒盛装,诱人香味远远传来,李言潮心想这穿越后的第一顿口福,一定好好品品。

果然,猪肉、羊肉和一些野鸟的味道真的非同凡响。他本来就是红谷村的,所以吃相粗野点也符合身份。

午后,李隆基朝李言潮招了招手,对他说:

“吾看这些衙役诚不顺目,如何整顿,使之像模像样为好?”

“报殿下知,这些衙役已有年余拿不到薪俸,我意先自壶关县暂存款项中给彼等发放薪俸,置办新装,十日内拿出一个样貌全新之衙役队伍,如此可行否?”

李隆基大悦:“果如此,甚好!责汝先暂管,看汝胜任与否再做打算。”

“红谷村师父也曾教某一二,定不辱使命,请殿下放心。”

“这殿下之称怪怪的,在京兆,只有太子才能被称“殿下”,还是喊吾三郎顺耳。”

“如此不妥,喊别驾郎吧。”殿下这个称呼,一般是对亲王的,对于郡王称呼殿下就有些奇怪了,其实在大唐,亲王也不再称呼殿下了,这可能与武则天的“平民政治”有关,李隆基是讲究礼节的人,关于日常的称呼,首先被列入整改行列是不难理解的。

他疑惑的问:“高郎,草民没见过制钱,这‘开元通宝’是什么来头?”

次日早,李言潮在大峡谷挥汗如雨地为同村亡故人挖墓穴的同时,李隆基接见完毕上党县令韦如意,简单了解潞州的总体情况后,命差役去各县,要求各县长官次日早见驾。

午后申时不到,李隆基刚草草用完正餐(唐人一日两餐),他想起了昨天遭遇,心中对这个叫做李言潮的青年充满了好奇。

阅读唐之潮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