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大宋硬汉

第17章丰衣足食靠双手

  • 作者:南宫草堂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4-26 18:46:33
  • 字数:6488

刘半仙说了这么一句,继续一本正经道:“当然,天时地利人和很难,若有人信口开河,必是不可能的”。

王五和马六一听半仙这么说,他俩过来劝说陆铮赶快离开。

事已至此,只有用实际行动说话了。

陆铮向陈小刀和公孙信叮嘱几句,这二人便趁机出了院子,他自己则与众人向村口走去。

陈小刀却深信不疑:我家衙内说能,就一定能。

陆铮呵呵一笑:“才一斗?丢人现眼,最少一石起”。

刘半仙瞪大了眼:“三石,那就三石米”。

“说话不算话,不如放个屁”有人笑了。

自从当了这个衙内后,陆铮渐渐地有些喜欢这样的场面。

陆铮指着村口的方向道:“什么天时地利人和,本衙内现在就去,若土地公真的说话了,又当如何?”。

“不信,这怎么可能?”。

只是院中这么多人盯着,他只得强撑着。否则,这戏就唱不下去了。

公孙信自然也不信,但他看陆铮一副胸有成竹,也就不说什么了。

根据前两次与泼皮们的较量经验来看,他相信这位陆衙内。

听了陆铮的这番话,刘半仙也彻底懵了。

这次,人群中的意见是统一的。

刘半仙也急红了眼,他有些颤抖的说道:“若土地公真的说话了,我刘某人愿意拿出一斗米作为上供”。

“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的,但凡事总有例外,要让土地公说话,既要心诚,也要看机缘巧合”。

若某人平时常以“我什么都懂”自居,那么真遇到不懂的,也往往会硬着头皮装懂。

此刻的刘半仙,大致就是如此。

刘半仙身后的人也喊道:“半仙说不能,就一定不能,土地公怎么会说话呢?”。

此言一出,双方各执一词,顿时成对峙之势。

片刻的功夫,土地庙外的土墙根下,又聚集了不少人。

大门口一个土木台,陆铮跳了上去。

“大伙儿都听好了,土地公又名福德正神,相传土地公本名张福德,自小聪明异常,又很孝顺,后来做官专司税赋,他为官清廉,体恤百姓之苦,做了很多善事……”。

陆铮如此一说,底下不少人频频点头,恍然大悟的样子。

而刘半仙在人群中又是一阵哆嗦,他心里再次嘀咕: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衙内?

“你们种地,本衙内也种地,咱们的地紧挨着,就替大家一起问问土地公,如何?”。

陆铮继续道:“你们说说,都要问什么?”。

人太多,一时听不清,众人只得推选两个代表上前。

“今年会不会大旱、颗粒无收?”。

“如何才能丰衣足食?”。

众人七嘴八舌,但两个问题才是关键所在。

也许在场所有的人都不相信陆铮所说的,但他们又确实想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好多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似乎明明知道结果,但还是要去试试,或许就是一种心理安慰吧。

对众人而言,如今既然有这个衙内冲在前头,听听又何妨?

“风霜雨雪在田间,丰衣足食靠双手”。

陆铮大声说道:这就是你们要的答案。

如此一说,众人更不懵。

“都在墙外等着,任何人不得偷听,这可是在庙里”。

傍晚时分,天色有些暗淡,不知什么时候起风了,吹得耳边呼呼响。

穿过土墙,陆铮进了小院,前方百余米的处便是土地庙。

…………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陆铮缓缓走了出来。

众人急忙围了上来,想要那个他们期望的答案。

还是那句话,明知结果还是忍不住要问。

陆铮没有说话,只是望了望一旁的刘半仙,他看上去似乎很得意。

刘半仙用近乎同情的语气向众人说道:“你们勿要怪衙内,他刚中说要直接上供钱,也是可以的嘛”。

嗨……,这叫怎么回事,能天天上供钱吗?谁能受得了?

众人这下彻底失望了,就像是明知的那个结果终于实现了,但心里却不愿接受。

有人在唉声叹气中准备离去,刘半仙给石头使个眼色,示意他继续添油加醋。

“陆衙内,你看今日,打算上供多少……钱?”。

初次见面,非我惦记你衙内,而是惦记你衙内身上的钱。

不管怎么说,能被人惦记,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本事。

陆铮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他叫王五和马六过来,对刘半仙和石头说道:“你们四人,再叫几个……,总共不要超过十人,现在就到土地庙去听听”。

众人有些愕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也只得照做了。

这几人跟在刘半仙的身后,走进了院子,慢慢向土地庙走去。

其他人依旧在土墙外,大家纷纷踮着脚尖往里看,眼神中皆是好奇与不安。

好奇心害死人啊。

天色再次暗淡下来,不知何时起,乌云渐渐压满了天空,而大家的心思不在天气上,自然无所察觉。

“妈呀……”。

“记住了,记住了……”。

叫喊声中,有人拼命跑了出来,动作之急迫,如同刚被砍掉尾巴的猴子,表情十分复杂。

只顾着跑,有人竟丢了一只鞋子……

那几人瘫坐在土墙根下,相互大喘气中,却看到对方一个个灰头土脸的样子,又是一阵惊吼……

其他人纷纷围了上来,等着刘半仙开口。

半仙此时已顾不得自身形象,只顾低头不语。

其他人那里管这些,越是不说,越是着急要问。

“风霜雨雪在田间,丰衣足食靠双手”。

王五说了这么一句,马六接着补充一句:“土地公还说了,正常祭拜,不得浪费”。

后面这句所有人都听清了,但前面这句风霜雨雪在田间,丰衣足食靠双手,好熟悉啊。

“妈呀,这句话,陆衙内不是之前就说过了吗?”,王五和马六终于想起来了。

就在众人惊魂未定之际,陆铮已返回土地庙取出手机。

刚才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打开录音,等了十几分钟后,开始像模像样的说出那几句话

那语速、那声调,完全就是一个老者的声音,保存好后再次打开,自己便走了出来。

之后便是刘半仙带着那几人走了进去,几分钟后声音出现了……

陆铮来到众人面前,所有人都安静了。

如此看来,效果还不错,完全达到预期。

“风霜雨雪在田间,意思是不管旱涝风雨都在地里,地还是要种的,若不种地,风调雨顺又如何?”。

陆铮继续向众人解释道:“丰衣足食靠双手,要想吃饱穿暖,还得要靠自己的双手啊,半仙能给你们饭吃吗?”。

“哦,还得靠地、靠自己啊……”。

“有道理,说的太对了……”。

如此一说,所有人立刻懂了。

同样的话,要看怎么说,要看谁去说,效果往往大不相同。

那以后怎么办?有人还是担心。

陆铮拍拍手,对王五和马六说道:“就按你们之前的习俗,土地庙翻修要钱,找本衙内就行”。

“好……”

众人异口同声,这声音如同战胜泼皮后,店家们的叫喊声。

刘半仙蹲在墙根像是在哭泣,有人认为他是在害怕,陆铮觉得害怕是真,心疼也是真。

“那三石米就分给大伙儿,那么……这修庙的钱”,陆铮继续追问。

刘半仙简直要哭了:“也算我一份”。

“好,太好啦……”。

叫喊声中,陈小刀和公孙信走了过来。

“村北头十几里处,有人在地面用干草做掩护,引出暗渠将河中水分流,以造成下流的水快干的假象……”。

“在某人家中发现好多熟食,还有炊饼、大枣干果,与某个地方的很想象”。

一阵强烈的哆嗦,刘半仙实实在在的昏了过去。

“嗯,这是什么?我的手怎么湿了?”。

王五说了这么一句,马六急忙抬起头。

下雨啊,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众人欢呼起来。

王五与马六激动的几乎跳起来,这下他们可以放心的种地啦。

公孙信提议:大雨来临,干脆就住在八里庄,如何?

王五和马六热情邀请,说他们家中虽是简陋些,但也有酒有菜。

“谁说今年大旱?那都是骗人的鬼话”。

“说的没错,风霜雨雪在田间,丰衣足食靠双手……”。

村民们并非都支持刘半仙,但他们绝不相信陆铮的话。

“土地公真的会说话吗?”。

石头的话终于打破院中的安静,其他人一听,也纷纷望着刘半仙,表示同问。

阅读大宋硬汉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