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梦回一零

005版本之子

  • 作者:邈之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04-28 04:27:47
  • 字数:6102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苹果体验好但是价格贵,Android 有便宜货但是性能差,体验欠佳。

不过摩尔效应是惊人的,硬件终归会越来越好,性能自然也会有够用的一天,有了市场和利润后,落后的功课可以慢慢补。

这个时代的站尤有生气,独立博客也相当活跃,RSS 虽然小众但局势一片大好,李耕通过 Google Reader 订阅着数十个网站,经常觉得自己看不过来。

李耕刷着微博,看到自己关注的一个广告创意号在煞有其事地分析“凡客体”。

所以 Android 的问题并不是问题,反而是极为高明的战略。

此时如日中天的是新浪微博和人人网,当然了,QQ 也活的很不错。在未来,这三个当前最热的社交平台会走向截然相反的命运。

门户网站和各类垂直论坛仍有着生机勃勃,尽管这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好时光。

作为重度网络冲浪爱好者,李耕习惯于谷歌检索信息,逛微博、Twitter,更喜欢在上 VeryCD 囤积各类资源,通过 QQ 和飞信与朋友联系,还常常泡在各类游戏和数码论坛。

至于现在,大概是萌芽期吧。

但全所未有的爆发式增加也即将到来。

此时已经是重生的第二天。

李耕前世二三十年混迹人间造就的能力,就是他仗之驰骋这个崭新时代的利器。

这个时代有智能手机,但还几乎没有移动互联网。

看了一眼被自己扔在一边的黑莓 8700,李耕心中首先浮现的这么一个念头。

想要施展心中抱负,当然不能光凭幻想。

磨刀不误砍柴工,李耕依然在熟悉这个时代,在思考自己的能力和边界。

结束了一天的课程,他端坐书桌前,打开电脑,开始古早冲浪。

3G 基站需要时间铺开,成本需要大量的用户去分摊,最初的高端智能手机们市场也是非常有限的。

往后十几年,智能手机的急剧增长带来了一片全新而辽阔的蓝海,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并非一蹴而就,不是说今天国家公布了什么法规,哪个厂商发布了一个超越时代的机器,然后就成了。

那么要到什么时候,移动互联网才开始进入后来人们熟悉的轨道呢?

也许是 2013 年,那一年,小米推出红米手机,正式杀入千元智能手机的市场,然后再几年才有某耀、某蓝等的纷纷效仿……

什么是“凡客体”?

“爱网络,爱自由,

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

也爱 59 元的帆布鞋,我不是什么旗手,

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涵,我只代表我自己。

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

几则简单的文案,令韩涵和王若丹对凡客的代言意外席卷整个络,成为这个时代的模因,病毒传播的经典案例,引发了无数网友的效仿和恶搞。

凡客达到了它此生的巅峰,然后又迅速被遗忘。

不可谓不是一个花无百日红的生动例子。

作为广告专业的学生,李耕记得当年他们课堂和作业没少分析这个案例,所有有志于做品牌的人都能从中得到警醒和启迪。

除了凡客体,在 2010 年的网络上,最火的还有由 cucn201 配音的《搞笑漫画日和》了。

几个传媒大学的学生重新为一部东瀛搞笑动画配了音,因为极具幽默和感染力的再创作,爆红整个网络。

“给力”,“我勒个去”,“加了个油”……

这一系列充满魔性的台词在当下的年轻人中间大行其道,它们甚至从网络渗透到了日常生活,李耕的同学朋友们也难以幸免。

这两天,李耕已经记不清看到乃至听到过多少次了,连他都有些重新染上这些古老的口癖。

此时的互联网可谓是创作者的天堂,尤其各种无厘头搞笑视频、段子,都拥有着巨大流量……甚至连搬运加工的垃圾账号也如鱼得水。

在这个浪潮中,一代创作者占据着潮头,不少人挣得盆满钵满,名利双收。

在未来的时代中,他们当中有人招兵买马,成立自己的公司,掌握着最初的新媒体粉丝帝国和全所未有的影响力,有些后来还转型成了最早的一批 MCN ;

也有人成功转型,在娱乐圈挣得一席之地,例如叫兽和 cucn201 中后来在影视行业发展得最好的白客。

这个时候的中文互联网,固然公知横行,灯塔闪耀,但河蟹的大棒尚且收敛,倒车还没开出快感来,大家还没学会饭圈套路,有质量的讨论不少,二极管也没那么多,或许确实更美好一些?

李耕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带了崇古的滤镜。

不过,无论如何,他都将再次地,拥抱这个机遇无限的时代。

……

关掉电脑屏幕,李耕再度陷入沉思。

作为一个仅仅在省内知名的二本大学,信行大学并不是一所好学校。作为这所学校的学生,李耕显然也并不是一个多么优秀的人,但他也不会妄自菲薄。

每个人都会有他的长处。

在李耕还是个优等生的中学时期,也曾是一名喜爱舞文弄墨的文学青年。

选择广告专业,只是怕读中文系找不到工作。

不曾想等他到了大学后,却被互联网和游戏所吸引,毕业后又投身其中,多年来虽然一无所成,但多少也学了些许本事。

虽非科班出身,但依靠连年积累,李耕做过网站、应用、游戏,在各种团队里也担任过许多角色。这些项目基本都比较小且最后都凉了,技术上也可谓乏善可陈,超不出缝合模仿与增删查改,但李耕的经历还是比较丰富的。

他对自己的判断是:九流的产品经理+不入流的码农。

产品上,他没做出过什么有影响力的作品,但是能做产品,也见识过好产品。

技术上,他的能力基本都是毕业以后自学的,学得也不深,只能在小作坊当个初级码农,或者当个草根站长自娱自乐的程度。

码农,或者说程序员这个职业,没有秘密,精进之路就明明白白地写在网络上。

同样十年时间,为什么别人可以成为大神,你连增删查改都写不明白?

李耕绝不认为自己是个笨蛋,但他却如同这世上的许多失败者一样,始终无法长期保持热情和专注,且过于容易放弃。

只是知道和改变真的是两回事儿。

任是苦苦挣扎,直到回到这个时代前一刻,他也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那么,重生是否就一定能改变命运、弥补遗憾?

对于李耕来说,高考失误又没有勇气复读,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之一。

如果能够回到高考之前,那自然得拼老命考个好学校。

但现实是,2010 年的他已经读了两年大学,那遗憾仍会是遗憾。

至于命运。

当代社会,命运与金钱高度相关。

身为的重生者赚钱的方法有很多,如果能记一个彩票的号码,随随便便就能扼住命运的喉咙。

前提是没有内幕。

只可惜,李耕长这么大,一张彩票都没买过,也从来没有关心过。

他唯一能够依靠的,除了一台电脑,还就只能是自己多出十年的阅历,以及由此造就的,哪怕是不入流的能力。

格子间的白领是新时代的纺织女工,而码农,也不过是新时代的农民工。

正如农民只能在地里刨食一样,李耕也只会用计算机谋生。

幸运的是,所有人都知道,码农是这个时代的“版本之子”。

到了那个时候,软硬件的迭代终于炼就了普惠大众的新一代计算终端,市场上基本随便一部手机的性能和体验都在水准以上,移动互联网才算得上是蔚然大观。

虽然 3G 牌照已经于去年,也就是 2009 年 1 月正式发放,但是移动市场仍然是滞后的,大规模的 3G 智能手机上市,以及市场的迅速扩大还要从今年算起。

此后数年,智能手机每年的出货量从 2009 年的不足三千万,连年激增到上亿部。

阅读梦回一零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