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梦回一零

145不及预期的招聘情况

  • 作者:邈之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04-28 04:30:25
  • 字数:9938

第一台雷达、第一台晶体管电视与微波炉、第一部彩色影像电话、第一个东瀛文字处理器、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第一台 DVD 等等。

然而,盛极则衰,王权没有永恒。

那边正式开张了两三周的比特泡沫已大体稳定下来。

几个小伙伴们都习惯了每天坐班的工作状态,高效友善的同事,还有神出鬼没的老板。

福岛核电站的六个反应堆中,3 号机和 5 号机都是东芝提供的,而 3 号机的毁损是最为严重的。

尽管因为核电业务的沦陷焦头烂额,但是此天灾也,都不用出动躬匠精神,东芝上下还能愉快地虚报利润好几年呢。

……

李耕这边专心练车考试。

对于东芝,对于东瀛人,这个百年帝国的瓦解固然令人叹息,但是对于这颗星球上的其他玩家,就是不折不扣的大好事了。

为了自救,从 2016 年开始东芝一路慌不择路地出售资产,而它的每一次出售,都是资本的盛宴。

这场盛宴中,虽然不是最大的获益方,但是华国公司也颇有斩获。

作为全世界有记录以来第五、东瀛史上最大的地震灾害,地震本身以及其引发的巨型海啸造成了大规模的破坏和损失,遇难人数达一万多人,虽然远远比不上后世阿美利加因为新冠而死亡的人数,但对于和平年代中掌握着强大媒介的发达国家来说,不但是巨大的灾难,更是世界瞩目的大事件。

即使同样是人民的困难,还是有一部分人的苦难更值得报道、值得在意。

只是放在如李耕这样的人身上就未必了,就如同当年阿美利加的 911 一样,他如隔岸观火,终究无法感同深受。

3 月 11 日,东瀛东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九级地震。

2016 年 3 月,东芝将家电业务作价 514 亿瀛元出售给国内的白电巨头美的,2018 年,又将电视业务作价 129 亿瀛元出售给海信。

虽然帝国的落幕已然注定,但此时此刻,这些也都还没有发生。

东芝曾创下很多“东瀛第一”。

核泄漏发生地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对于这次核泄漏的处理和暴露的问题,直到李耕重生的那一年,都还是人们讨论的焦点。

此外,这次事故还牵连到了一家东瀛巨头,东芝的命运。

从 05 年开始,东芝就已经开始着力发展核电业务,并且压下重注,光是为了收购重量级的核电设备生产商西屋就花了 70 亿美元。

这场不期然的九级地震,不仅摧毁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打击了全球核电工业,也开启东芝这个曾为“东瀛骄傲”的百年品牌衰落之路。

目前,比特泡沫上班时间是早上九点半到晚上六点半,中午休息两个小时,与上下班早高峰微微错开,周末双休,加班有调休和加班费。

但是因为李耕只有周五到周末才有大段空闲时间,平时有空的时间不固定,所以为了他自己方便也实行弹性工作制。

比如蔡秋盈等人,为了配合他,就不得不将一部分工作安排在了周六。

如果是一家纯技术公司,李耕还是愿意让比特泡沫在工作时间和氛围上保持比较宽松的约束。

但现实是比特泡沫的两个产品都是内容社区,不论小飞线报还是小鸟下载,即使是休息日也有着产出内容乃至维护社区的需要。

用户才不管你是不是周末,甚至正因为是周末,用户才更需要消费内容。

所以编辑部和尚未成立的运营部周末必须有人值班。

目前比较辛苦的就是编辑部的两位,他们周六日必须轮流值班。

对此李耕的解决方案是提高待遇,招聘足够多的员工。

一个现实是,互联网公司的编辑其实是一种门槛低,价格便宜的劳动力。

三四千块钱一个月,不难找。

如果是实习还更便宜,一千八。

李耕当年实习和毕业的时候就是这样,他还干得挺起劲的呢。

现在李耕开五千块钱一个月,只要求周末轮一次班,那就不是个事儿了,甚至他还可以优中择优。

不过,编辑虽然便宜且起点低,但也不是毫无前途。

做编辑是快速进入互联网行业的一种方法。

当年李耕对互联网也只有一腔热情,想入行又干不了别的,所以不介意工资高低。果然做了一两年,他就有了游戏策划的工作机会了。

像李耕这样的并不是个例,他就知道一些从互联网公司编辑干起的大佬,只是他们加入的公司更大,平台更好。

无限可能的年轻人一旦入了行,能不能咸鱼翻身,就看个人的资质和运道了。

上一世,李耕的资质和运道都谈不上好,颠沛流离混了十几年一事无成,但是这些经历如今也成了他的资粮。

比如因为有着自己上一世的经历,编辑的活他就干得得心应手,现在招聘起人来也自有章法。

因为给的待遇不低,编辑岗位并不缺简历,李耕挑起人来格外上心。

虽然由于之前的积累,小飞线报保留了部分社区兼职编辑,但这次两个网站加起来仍计划再招十名全职编辑。

目前整个招聘流程是两轮面试。

第一轮由蔡秋盈和目前公司在职的两位编辑面试,然后布置作业,第二轮李耕亲自面试,面试的时间通常安排在周五或周六,然后每次周五李耕就准时请假。

几周下来招聘还是比较顺利的,目前已经有几位入职了,正在接受培训。

但是好消息就到此为止了。

在开发和运营的招聘上,并没有这么顺利。

可能公司实在太没有名气了,投了简历的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太多经验的应届生之流。

稍有几个有工作经验的工程师,高烨面试过后都感觉不是很靠谱。

因为要上马移动客户端开发,比特泡沫当前需要的开发和运营,与编辑相比又有不同。

一般网络编辑对经验的要求不高,而且李耕自己对内容的把握也比较高,只要人没问题,他相信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后就可以上手。

而开发和运营,李耕则希望他们来了就能干活。

不但要能干活,还得干得漂亮。

毕竟团队内没有人能兜底。

这样的人有没有呢,当然是有的,可是 iOS 和 Android 发布至今才几年,市场上靠谱的移动开发少得可怜。

这些人,有多少在鹭岛,又有多少愿意来比特泡沫呢?

至于运营,问题也是类似的。

而且运营的问题还更大,技术好歹是客观的,看得见摸得着,运营就很难说了。

真以为重生者支个招牌就“天下英才入吾彀中”啊!

很多团队不健全的创业者早期一大麻烦就是招聘。

刚刚面试完今天所有的候选人,李耕坐在会议室里皱着眉头,不时翻看着手中的简历。

高烨推门进来,瞄了一眼他手中的简历,问道:

“刚才面的是运营?”

“是啊。”

“怎么样?”

“哎,简历吹挺好,一问啥玩意儿!”

“所以现在就编辑进来人了?”

“没办法,招人谨慎点总比招进来没两天就琢磨着怎么开好吧?”

李耕摊了摊手。

“运营我不懂,不过技术这边要是再找不到合适的,要不我这边 Android 先看看?”

高烨自身对 Android 开发也挺感兴趣的,本身也有一些 Java 基础。

搞技术的人向来都是觉得我上我也行的,眼看招聘不顺利,这是已经动了自己来写 Android 客户端的心思。

“嗯……”

李耕拧着眉毛想了一会儿,“看看?你看是可以看,但现阶段重心还是先放在重构上。移动端早晚是要招的,等我驾照考完再想办法!”

“嗯嗯,也是,我活还不少呢。”

高烨拍了拍脑门。

“哎,还有另一个事,我之前给你提过的那个需求,有眉目没?”

“哦,那个啊?我最近研究了一下,确实挺有意思的。这东西只是做到勉强可用的话,难度不高,写一些脚本和正则就能搞定了。

但是想要性能好、速度快,还有你说的那些表格支持、实时渲染之类的高级特性,就没那么简单了!”

“唔……我了解了。这样吧,咱们还是一步一步来,你先做一个最基础、最简单的编辑器和解释器,集成到我们那套 CMS 里就好。”

“那没问题!”

“我这边还有个小想法,做个在线问卷调查工具,你觉得怎样?”

“啊?”

……

高烨出去后,李耕坐着又琢磨了一会儿。

如果是在公司壮大以后,兵强马壮,他也不介意找一些缺少经验,但是勤学肯干的年轻人边学边做。

但是当下他最渴望的,甚至都不只是能干活的熟练工,更是能当顶梁柱的技术精英。

然而现实是,连熟练工都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容易找。

有人说,一个团队,一家公司是有基因的,第一批招聘的人往往会决定这个团队的基因。

企业的基因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

比特泡沫现在人员不齐,也意味着可塑性还很高,再怎么慎重也不为过。

思来想去,最终让李耕想起了一个人。

钱武盛。

也许,是到了应该麻烦这位大佬的时候了。

东芝的衰落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核电业务的财务黑洞只是导火索,2015 年暴露的长达七年的财务造假是又一个转折。

但是,全球化的今天,使得大国的天灾人祸牵动着整个世界,由这次地震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将会绵远多年,影响深远。

现在,最直接的影响是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核的泄漏。

阅读梦回一零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