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江湖风云 > 师父又快饿死了

第6章“娃娃亲”

  • 作者:万宝路软盒
  • 类型:江湖风云
  • 更新:04-30 21:59:22
  • 字数:4742

年幼的三名小道童,无须避嫌,成了丫鬟、夫人、小姐、老妈子们的“爱物”。而“沉静”清秀,举止有礼的孟弢,是她们的最爱。

连远在平乐镇中的父亲大人,都收到了,愿结“娃娃亲”的意向。由护送乡宦亲眷并奉养上山的家里帮佣,传来了消息。

于是,师徒四人不仅吃到了,比季夏时更鲜甜的山桃,还品尝了滋味奇特的醋汁。

柴娃眼睛晶亮,他知道,对师父的信心是绝对值得的。

取两篮山桃,镇于井中。孟弢与提着长蛇的柴娃走进厨房,却见师父在清洗着几个小陶罐。

某个秋风送爽的日子。贪睡了一日又一日的师父,终于关心起了弟子们的日常功课,庄严仪整的,在后殿与徒弟们对坐,翻开《老子想尔注》,还未开讲,就轻嗅鼻端。

“醋味?哈……哈……哈……柴娃,我们去开罐。”

没理会疑惑的孟弢和傻笑的虎娃,柴娃敏捷的奔向老君神像之后。

“好。净手,洗净山桃,去皮去核切块,放入罐中,多加冰糖,倒入沸水,蒙好油布,扎紧罐口,放入蒸屉,好了!”

“弢娃柴娃,蒸屉水沸后半个时辰,取出陶罐,放入后殿老君像后。小心别烫到手。为师回房歇息去了。哈……哈……哈……”

孟弢愣了愣,想,师父不是要为我们下厨吗?这是要用果品供奉老君?供奉果品摆身后,是不是有所不敬呀?对老君不敬,那“红尘远离,猴凶退散”的祈祷,必不会灵验的呀!

先是,程濬归家当日,便喜得麟儿。后是,渴望子息的苏洵,隔日夫人便被诊出喜脉,郎中还断言,必是子息。

两家人均大喜过望,拜神还愿,提到天庆观,不由都传出求子灵验的流言。

程家是眉山豪族,苏家亦是郡望,是以沾亲带故,连邛州的乡宦人家,也都开始一批批的上山,祭拜神灵。

此事还是要从当日上山访道的程濬、苏洵两位士子说起。

孟弢想捂脸,与自己的烦恼相处了。而流口水的柴娃,对师父信心十足,决心从蒸屉开始,默默守护陶罐中的冰糖与山桃。

关于山桃与陶罐的故事,并未结束。当然在柴娃心中,吃完前都是不会结束的。

当有人家借宿,万事无不可的师父,洒然走进厨侧柴房,安然高卧如故。

于寺观目的并不单纯的孟家,对于香客,有可无也可。

对于孟弢却是,最好有不可无可了。

“哈……哈……哈……弢娃柴娃,近日厨中多赖你师兄弟二人操持。为师久未下厨啦……”

孟弢撇嘴不言,而柴娃顿时激动起来,看着师父,流起了口水。

当然,本应该庄严仪整的讲授,只能寄希望于孟弢了。

随着秋风吹落林间幸存的山桃,与“猴凶”的斗争,趋于平和。关于其他山果的分配问题,双方慢慢达成了妥协。

也许,秋风也泛起了它们关于,“造访”观中,“讨要”饼食的记忆。“生存”是妥协的游戏呀。

而渐渐寒下的秋风,也劝退了大部分“红尘”滚滚,观内归于静谧。

关键的是,因某位同道中人,获得于“天授”的占卜之言。孟弢与苏夫人腹中未出世的“子息”,口头约定了“娃娃亲”。

笃信的苏洵,渴望子息,若为子嗣,当然可以转结兄弟之好。若“幸”而得捧壁珠,口头订下的亲事,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

天庆观一众师徒,仙风道骨,求子灵验,通传州府,占卜之言,可信呀。

浑然忘了,这流言就是从他与程濬口中传出,他就是作俑之人呀!

孟弢再次从帮佣处得到此消息时,关于要不要捂头,他自己都犹豫了。当日帮佣送来的依然是半扇猪肉。

在柴娃恳切的,对“东坡肉”的向往中,孟弢想,莫不是抹盐风干算了吧?

这段困扰孟弢,经秋历冬,捂头还是不捂的逸谈,在转年正月,得到释怀。

因为苏夫人诞下了一个大胖小子。1天庆观的“名声”,由此更加响亮,为乡人们笃信。更多的“红尘”,不远了。

……………………………………………………

所以,四十多年后,乡音无改鬓毛未衰的孟弢与乡音已改鬓毛早衰的“娃娃亲”,会于赤壁,泛舟而游时,认真的为他烹煮了“东坡肉”。

他们喝了很多酒,吃了很多肉,谈了音律,聊了赤壁岸边古时的战场和风流人物,不由论起人生苦短岁月沧桑。

互相拥抱着睡到天明。

“娃娃亲”吐了他一身。这小子,酒品不行呀!2

(赤壁赋,苏子与客的相处与对话)

………………………………………………………

腊月,纷纷扬扬的雪还在往下落。天日未现,白茫茫天地间,也不见晦暗。

三个高矮不一,总归是矮小的身影,拿着高过他们的竹帚,清扫着观中空地。身披直裰,最矮小的那个,还时不时被自己衣衫拌到。

他们抱着高高的竹帚,每走一步,每挥扫一次,便齐声颂念一声经文。

“知其雄,守其雌……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3

特别是经过师父卧房时,声音格外洪亮。

他们都是认真功课的好童子!

所以,当师父终于午后,打着哈欠走出房门,并吟咏着绝不高明的歪试:

“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孟弢撇嘴,虎娃讽笑,柴娃思念起黑狗。

看着干干净净,如细雨淋过后的石板,与青青白白透亮的井围。

“哈……哈……哈……”师父发出,炉火纯青的掩饰性大笑。

孟弢挡住欲与师父仔细探讨诗文的虎娃,以大师兄的身份,带领师弟们,同样发出掩饰性的冷笑:

“呵……呵……呵……”

一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乐融融。

1此为苏轼

2《赤壁赋》苏轼

3《道德经》二十八

师父虽是道者远庖厨,但偶尔出手,总是会惊艳全场,令弟子们回味悠长。

丫鬟、夫人、小姐、老妈子,真是“红尘”滚滚而来,如历史的车轮,挡是挡不住了的。

天庆观与山下平乐镇之间有六十里不算崎岖的山道,无甚难行处。却也不是寻常仆妇能当日往返的。如此,留宿一晚,就成了必然的选项。

阅读师父又快饿死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