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宣王挽周

10殷八师之殇下

  • 作者:怀庆有山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5-03 09:03:14
  • 字数:8982

"急报!急报!“

接着,负责留守雒邑的虢公,收到了一个坏的不能再坏的消息,之前南下征讨楚国的大军,没在楚人处折戟沉沙,却在归途受困于噩人。

所以,为了激励国人卖命,除了允许那些立有大功的国人向上攀登,升级以外,更重要的,便是允许国人掠夺战利品了!

毕竟一个普通的国人,想在战场上立下足够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功劳,这个难度太高了。几乎完全就是在画饼充饥。

”噩人?!”

特别是手下的国人也很不满!

之前已经说过了,西周的国人入伍是没有军饷的,对于军功受爵制什么的,那就更别想了,中央地方的官爵,贵族老爷们还嫌不够分的呢,哪还有多余的赏给这些庶人。

但是没好处,谁卖命呀?

原来卫厘侯一时大意中了埋伏,大军陷入泥坑中后,所幸布置还算得当,大军并没有崩溃。

而噩人见周人虽然受困,但却仍然保持着完整的战力,倒也没有主动攻击,而是径直离去。

至此,大军虽说有些狼狈,但好歹主力还在。

而在围绕着噩人首领的火堆旁,在族中有话语权的勇士聚拢在一起:

“首领,我们死了那么多勇士,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周人平安离去?”

在河的对岸,目睹处于困境中的周人,有条不紊的逐步撤出泥沼地。

夜晚,疲惫不堪,满身血污的噩人族勇士,聚拢在如同繁星一般的火堆前,煮饭取暖。

只是,本来以为能咬口肥肉的卫厘侯,及手下的众多将领们心中却憋着一股邪火。

没吃到羊肉,却惹了一身臭,心中自然不高兴。

五日后,洛阳城外,三名斥从南而来,急驰入洛。

为了这次胜利,他不惜带着上万族中勇士当诱饵,甚至更是将3000勇士做了牺牲,怎么可能放任周人如此轻易的就离开?!

……

得知是噩人对殷八师发动攻击,东虢公一时都没反应过来,因为噩人已经离开周人的视野,快20年了,猛地在听到这个久违的老冤家,难免一时有些发蒙。

接着,当虢公从斥候那里得到了更加详细的情报后,也只能是仰天长叹:

况且,就算真的立了大功,这个功劳能不能写上军功簿也是问题。

毕竟周人军队出动时,往往也是以宗族为单位进行征发,国人与贵族之间往往也是小宗与大宗的关系。

若是有谁立了大功,往往也要出于种种考量,被大宗拿去,至于其本人,呵呵,冒名顶替这种事从来不少。

所以,还是来点实在的,抢点钱,或者是奴隶更能激励人心

此次国人远征楚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却没能捞到太多油水。

因为楚人虽然被骂成蛮子,吵架从来不怂,但作为一个能玩死西周天子的群体,脑子可没那么粗。

楚人能够在南蛮聚集之地活活下来,并且越活越自在,最后打服了南蛮,成为了南方霸主的存在,除了着实不要命,不要脸以外。

在面对强敌时,楚h那是狡猾狡猾滴。

一看周人势大不可阻挡,二话不说,便将自己的民众向西丶向南撤到了云梦泽以及山地当中,好好的给周人来了一出坚壁清野。

要不是之前楚人在南方玩的实在太过火,得罪的国家太多,以至于此次天子号令一出,除了位于东北部的江汉诸姬以外,楚人西边的郧,北边的绞国等一大批诸侯,一拥而上,结结实实的告诉了楚人,啥叫四面楚歌!

眼瞅着自己被诸侯的大网包死了,楚人才慌忙之下选择了低头认栽。

而至于殷八师,虽然看着气势汹汹,但当他们走到汉水时,望着这条曾经淹死昭王的天险,着实有点心里发怵。

所以,看楚人服软后,心里有些发怵的,卫厘侯与手下一合计,算了,既然已经大有斩获,那就见好就收,回家去也!

对于这场没有什么缴获的战争,上层的贵族倒是不在乎,毕竟仅凭着让楚人低头认罪,回去之后,天子那肯定是要大嘉奖的,可是下层的国人就不乐意了。

因为得不到天子报销(奖赏)的国人们,他们所掠夺的战利品太少了!

老子千里迢迢,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来一趟,合着什么都没捞到?这能忍?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卫厘侯被噩人挑衅后,那么果决的开启了一场全新战争的缘故。

实在是没办法呀,虽说军队的统帅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对士兵拥有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

但同样的,对指挥官而言,若是不能满足军队的利益,给手下的将士带来好处,那么等待他的下场也绝好不到哪去。

就如长平之战时白起,他真的想要坑杀那数十万赵国降卒吗?

这个未必,但问题是当时白起能不杀呢?

数十万赵国降卒,数十万人头,那是多少军功?

秦军将士千里远征三年,浴血厮杀,眼瞅着就能拿着敌人的脑袋回去换房换地奔小康了,您一句话就让我们给放了?

呵,您哪位呀?怎么这么大脸?!

一旦军队这种抱怨没有得到合理的宣泄,对此的后果,可以参考一下大唐安史之乱后的藩镇节度使。

节度使看着威风凛凛,是地方割据大佬,但实际上,呵呵,你看他们身旁,拿着刀,恶狠狠盯着节度使的牙兵,那才是大爷!

在唐朝中后期,凡是不能够满足这些牙兵老爷要求的节度使,下场基本都是被牙兵做掉。

正所谓:长安天子,魏博牙兵。

真要想想,其实节度使也挺可怜的。

没办法,这是由军队的性质决定的,军队是什么?军队是不折不扣的暴力机器,他们的职责就是杀人!

特别是在古代,那个统治者喜欢愚民的时期,大部分的军队一辈子浑浑噩噩,既无国家概念,也无人民认同。

因为统治者一直给他们灌输的思想就是:你拿我的工资,就得给我杀人。

在这种熏陶下,对于士兵而言,为了钱,谁都能杀!没有钱,谁都敢杀!自然就是人间真理。

可以说,之前卫厘侯之所以果断的对噩人出手,就是这种军队意志的体现,老子要发财!

但让这些心高气傲的王师没有想到的是,他妈的!明明就该给自己安心当奴隶的噩人,居然还敢捉弄自己?

为此,吃了一次亏后,高傲的周人,不仅没有因为受挫而灰心,反而求战血耻以及发财的欲望更加强烈!

加上之前与恶人的交手,给了这些贵族及国人信心,在他们看来,只要能面对面厮杀,大周的军队完全可以碾压这些渣渣。

于是乎,吃了个亏后,卫厘候并没有率领军队回到洛邑,而是偏离了方向,向东而去,最终在距离落一不到200里的伊阙南部,追上了噩人。

然后,在某一天晚上,噩人故计重游,趁着秋季涨水,再次将周人的驻地变成了一片积水数尺深的沼泽地。

而且,这次让周人感到更加恐惧的是,那些沼泽地里有鳄鱼!

这其实也不算奇怪,21世纪的人,可以将各种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关到动物园里。公元前,成天和这些动物打交道的古人,难道就不能训个野兽?

要知道商人,可就曾经驯服了大象,然后骑着这庞然大物打的东夷满地找牙,而秦人更是以驯服野兽而闻名。

噩人作为一个靠捕捉鳄鱼混到了现在的部落,与鳄鱼打了快千年的交道,不说把鳄鱼训成宠物,但是安排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趁着秋季涨水,恶噩人之前早早的就做了安排,将鳄鱼从那些水池引了过来。

直到此时,站在山丘上,望着四面流淌着数不清鳄鱼的沼泽地,周人终于明白,噩人这一次是谋划很久了。

他们以为噩人是送上门的肥肉,却不知自己也是噩人一直在处心积虑引上钩的大鱼。

而现在,这些周人唯一庆幸的就是,吸取了之前被淹过一回的教训。

所以,扎营时,周人都会扎在山坡上,暂时还没有被淹。

受困于此的卫厘侯眼见突围无望,无奈,只得派出了斥候突围,希望能够得到援军的帮助。

其实以卫厘侯现在的实力,要真是铁了心的跑,也能冲出个窟窿,毕竟,围歼一只近两万人的大军,噩人还没那么好的牙口。

只要冲破了包围网,200里的距离,若是步兵全速前进,也就是三四天的事,而且路上也有周人的城邑。

但问题在于,人能跑,战车可跑不了,把300辆战车全扔到这,想想都让人心疼得慌!

故在清点军中的粮草,还可支半月后,卫厘侯与手下的将领们确定了基调,驻守待援。

而虢公收到了卫侯的求救信后,忍不住抱怨,可纵然心中不快,但总不能见死不救啊!

这倒不是说东虢公有多么高风亮节,而是作为与卫厘侯共同长期驻守洛阳,并且控制成周八师的天子之卿,若是因自己见死不救,而导致同为王族血脉的卫厘侯战死,那自己就等着被天下的唾沫星子淹死吧!

况且卫厘侯麾下,那可是殷八师的一半战力,要真全都折了进去,只怕自己在洛阳,也别想消停了。单是那些国人的家人闹起事来,就足够自己喝一壶的。

除去内部的压力,洛阳城外的局势也会因为殷八师的损失惨重而崩盘。

须知,此时哪怕在中原大地上,也分布着大大小小为数众多的戎狄部落,洛阳四周也有几股势力较大的戎狄部落,虽说这些部落以往都还算恭顺,但这些也是建立在成周八师的绝对实力之上,若是成周八师损失惨重?

呵呵,你猜?

西晋的五胡乱华,那就是后车之鉴!

五胡乱华的根本原因固然是因为西晋的八王之乱,长达16年的混战,将中国北方的军事力量消耗一空。

但过确实不能只甩给晋人,之前三国乱世中北方的诸多军阀,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不惜打开长城,让匈奴等少数民族进入内地,只怕中原也未必那么容易沦陷。

周人虽不知道后面的历史,但在长期与戎狄混战混居的历史中,却琢磨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准则,一言以蔽之:

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戎狄蛮夷,不可亲也!

出兵!

东虢公别无选择。

厉王三十年,秋九月,东虢公率一师之众,计六千出兵援助卫厘侯。

噩人联合翟人丶陆浑之戎暴起发难,计五万人,阻王师于伊阙。

伊阙作为一个狭长的山谷,仅长3.1公里,宽一公里不到,还被伊水分割为两半。

当周人大军到此地后,便被噩人仗着地势,挡在了对岸,东虢公先是不得寸进。

加上谷地狭小,不适合战车驰骋,于是夜晚,噩人趁夜搭起浮桥,数万大军一通掩杀,周人寡不敌众大败而归,东虢公无奈,只得率军北逃洛阳,并立刻向丰镐求援。

噩人则趁势杀至洛水南岸,被周人的水军挡在了对岸。

一百多丈宽的洛水,为周人提供了绝佳的防线。

毕竟,哪怕噩人再熟悉水性,可是以往,他们也不过就是编个木筏,或是制个五六人的小舟罢了,那种可以乘坐百人的大船,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还要充足的财力丶物力,这是噩人所不具备的。

而南方,卫厘侯所率大军更被彻底困死,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所幸,曾侯及时出手,曾侯之子南仲为将,率军三千,乘舟师,从背后偷袭了噩人的联军。将噩人的包围网中打开了缺口,将卫厘侯的大军救了出来,只是数百辆战车等大批物资被抛弃,殷八师遭受重创。

大难不死的卫厘侯,顺着伊水乘船,回到了洛阳。

经此一战,殷八师虽然兵力看上去无并未折损太多,但是装备却消耗殆尽,只能龟缩在洛阳城的四周防守。

“卫侯怎么如此疏忽呀?”

心有不甘的噩人勇士,很不满的对首领发起了牢骚。

首领对着这些勇士的报怨毫不在乎,他冷冷的望着对岸已经消失在黑暗中的敌人,目光中充满着复仇的火焰。

阅读宣王挽周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