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宣王挽周

44余震之始

  • 作者:怀庆有山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5-03 09:04:23
  • 字数:8380

他们的权力在封邑里,几乎就与天子毫无二致,甚至由于封地狭小的原因,所以他们的权威其实要比天子巩固。

毕竟,虽然天子名义上拥有天下,但天下绝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连天子的面都见不着,可是这些手下只管着几千,甚至数百人的城邑大夫,却能够牢牢的将这点家底攥在手中。

经济基础这个好说,对于搞长途的人而言,在古代买车票真不如卖保险。

这个可以看看孔子,孔子周列国听着挺霸气,但实际上也就是在山东跟河南转了一圈,结果怎么样,光是史书上被记载差点被干掉的次数,就有好几回了。其间更是不乏,因为断粮断前差点饿死的节奏。

单拎出来他们对于天子而言不过就是一根小指头的事,可是上百座城邑连起手来,那就是能够让天子感到头疼了。

对,没错,迷路了。

虽说这个年头,华夏民族都有当驴友的潜质,(比如说一溜烟跑到了朝鲜的箕子、卫满。还有在草原上吃了10年牢饭,还能一路跑到中亚大月氏又跑回来的张骞)

但是需要注意,能跑长途的,至少也得是低级士人。真正的平头百姓就踏踏实实在家里窝死吧,而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基础外,还有文化制约。

很快,八月初十诸侯大军悉数离开关中,八月十五,好日子,这年头虽然没有中秋节,但也不妨碍成为造反的吉日。

渭南河西之地,数个戎人部落,纠集了近万人马,忽然南下对周人的城邑进行了攻击。

党邑,位于今渭南市东北的一座五百室之邑,城池方圆五里,城高近三丈,位于韩城正北三十里处,是韩国的北部门户。东临北洛水,西倚象山,依山带水,易守难攻。

对于天子表示送客的行为,各方诸侯道也没什么不满,毕竟之前的该拿的酬劳也已到手,况且家里也有一大堆的事,特别是眼瞅着就要入冬了,入冬,北方那些蛮子们就又该拿下来抢劫了,所以各路诸侯走的都很平稳,没有惹出什么风波。

但是在这些诸侯走了之后,波澜就起来了。

西周的政治体制是天子高高在上,接着是诸侯统于各方,再到下是大夫直接负责管辖各邑乡村的国人。

八月初六,或许是看关中局势大致稳定,又或许是觉得这些关外诸侯的军队长期驻扎在关内着实不是个事,于是周厉王命令除毛公这位大司马,正常回朝外,其余诸侯各回本地。

在之前平定韩国的战斗中,虽说东虢公并未造成多少实质性的损伤,但是由于东虢公大量捕捉韩城周围的国人、野人之举,对于韩城附近的人口分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被军队掳掠而去的人口,虽然最终大都也被放回,可是有不少人因为害怕重蹈覆辙,而纷纷逃离,此外还有相当部分人迷路了!

但是,他们却是真正的地头蛇,因为相比于后世流水的县长,这些大夫可是真正铁打的官老爷,他们在世代相成的封地里,已经经营了数代乃至十数代人,根深蒂固。

周厉王之前痛快的将十几位诸侯,一刀切下去的结果就是,这十几位诸侯下辖的近百座城邑中的大夫,一时间失去了头上的束缚。

前头说这些城邑大夫相当于县长乡长,乃至村长可不是乱说的,战国末期,秦国灭掉了由东周分裂出来的西周君时,西周君下辖城邑有36座,可人口,至少在账面上的,竟然只有3万余人!平均下来没一个城邑,也就一千来人,讲真的,这放到后世也就是个村的水平。就这,还得是小点的村。

之前,刀架在脖子上,所以这些地头蛇们都很老实,乖乖地接受了天子的诏令。

但问题是仅凭一道空降而来的诏书,就想指望这些地头蛇们真正俯首贴耳,那也不现实。

但是像孔子这种高等文化分子,至少还有出去的能力拿张地图总是能走到的,毕竟这年头的道路也就那几条,不至于走岔路。

可大多数国人与野人,你就是给他张地图,他都看不懂,更何况在西周这个没有纸又没有望远镜的年代,地图基本都属于将军才能接触到的军事机密,除非跟随大军出征,否则平民一辈子连村都出不来!

所以,在一番兵荒马乱之下乱,迷路走丢也是情有可原。

于是,原本除了城中国人外,还可以在城外乡村再行征召一两千野人的党邑,现在只剩下了城中那些国人。

人口的流失,对于这个时代的统治者自然是无法忍受的,(这可都是老子的韭,啊,呸,子民啊’),为此,一见大军都走干净后,党邑大夫赶忙派了十名士人鸽子带着10个国人赶着马车去搜罗流失的民众。

8月14日东方的天空还透着些许鱼肚白,在城北女墙上打着盹这的士兵,忽然觉得城墙在微微的颤抖,而后睡眼蓬松的望了一眼北方。

只见一片黑云,正在快速的向自己冲来。

在短暂的愣神后,这名士兵。使劲揉了揉眼睛,毫无疑问的那些乌云是戎人骑兵!

于是,他赶忙一边将在女墙上打着哈欠的同伴摇醒,一边大喊道:“有敌来袭,有敌来袭,备战!备战!

“什么?有放来袭”,·

被惊醒的士兵,赶忙爬起,站在城墙上望着北方,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的敌人。

不过,虽然看着敌人人多势众,但城墙上的士兵在短暂的慌乱后,便迅速在军官的指挥下进入了正轨,每个士兵都显得格外镇定,至少没有被吓的拿不动刀,似乎对于敌袭毫不意外。

而当城楼上报警的钟声响起后,城中的国人们也迅速的做出了准备,男人们纷纷拿起武器在各自族中长者的率领下奔向城墙,而家中的女人则开始了生活,做饭,准备军粮。

一切都是这么的井然有序,似乎是之前做过无数次演习。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高效率的应战情况,是因为对于先秦的华夏民族而言,打仗那就是生活。

而开战的底线要求,那可以说也是低到了极点。

比如像吴国和楚国这种级别的大国,都可能因为两个女人采桑的时候发生口角,打上一场国战!

《史记·楚世家》:“初,吴之边邑卑梁与楚边邑锺离小童争桑,两家交怒相攻,灭卑梁人。卑梁大夫怒,发邑兵攻锺离。楚王闻之怒,发国兵灭卑梁。吴王闻之大怒,亦发兵,使公子光因建母家攻楚,遂灭锺离、居巢。”

打仗,在后世大多数人的心中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所谓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

可是在先秦,爷就是这么随性,想打就打!

也正是这种把打仗当成广场舞的心态,所以,华夏民族在那个时代真正做到了全民皆兵。

你能想象吗?在战国那个华夏民族人口不会超过300O万的国家里,战国七雄中的秦赵两国,能够组织起如长平之战这种投入兵力高达上百万的战役!

而且请不要质疑战国华夏军队的战斗力,对此可以看看当时的华夏诸国,是把匈奴、东胡这些在西汉初年不可一世的草原民族打的满地找牙。

那个时代,华夏民族的武德爆棚到了极点!因为他们一直都在战争之中,人人皆可为兵!

党邑,作为韩国北部的门户任务就是打仗后,这些戎人也打了不知多少年的叫道,所以对于这是戎人来袭,在短暂的慌乱过后,便是迅速的进入了状态。各自按部就班,准备开战。

当然,按照以往的习惯,城中在警钟响起,确定情况后,便有斥候,悄悄的翻过城墙,一路向南去韩城请求援兵。

只是,当城墙上的士兵准备完毕后,忽然发现,他们的大夫一直没有露面!

“对了,大夫呢?”

忽然发现主将不在后,士兵们都有些茫然无措,面面相觑。

分封制下文武不分,城邑大夫下仅是最高民政长官、司法长官,同时也是最高军事长官。

按理来说,当警报传出后,大夫身为主将就应该上城墙了才对呀。

一时间,城墙上的士兵心中都有些惶惶不安。

不过,眼瞅着敌人已经来到了城下,并且下马,开始用他们的简易的木档准备攻城后,也没人再关心这个了,各在军官的领导下,纷纷握住了手中的长戟和弓箭,开始了战斗。

在城墙上凸起的高台上,在盾牌手保护下,目力极佳的反候,向身边的战友禀告着城下的消息:

“敌进城墙50步!”

“弓箭手放箭!”

得到斥候禀报后,城墙上的军官纷纷,对手下弓箭手挥旗下令。

霎时间,近百支羽箭,纷纷射入敌阵之中,一个个生命随着羽箭破空之声倒下,溅起一朵朵的血花。

……

而在城主府中,在正室中,此时党邑大夫,党项满是愤怒与不可置信的的看着自己面前,曾经的少主子,之前逃走的韩国世子姬余!

一刻钟前。

“世子,这是何意?“

听到了警钟响起后,党项下意识的就打算命人备甲上阵,却不料,姬余一把就用匕首捅在了他的后腰。

同时大喊一声:“动手!”

党项对于忽然姬余劫持自己的行为,满是不可置信。他怎么能,怎么敢对自己动手!?

而更让觉项意想不到的是,之前姬余带过来的那4名随从,看着瘦弱,但动起手来却作为厉害,更兼人人双袖皆藏短匕,在姬余动手后的同时,他们那如同毒蛇一般的匕首直刺咽喉,党项随身的十名佩侍卫,还尚未来得及拔剑便已纷纷倒地,甚至由于他们在第一时间被人割去了喉管,连话都说不出来,只能无力痛苦的捂着被割断的咽喉,等待敌人仁慈的给他们一刀痛快。

“世子,你这是何意!”

已经年逾5旬的党项,眼见自己追陪伴多年的侍卫被杀后,如同暴怒的狮子一般,双眼通红的质问。

“大夫,若是不想让党邑内外交困,就最好闭嘴。

想想看,倘若正在城墙上抵御戎狄进攻的国人,得知大夫您又出事后,会如何?“

说出这话时,姬余是笑着说的,笑得很灿烂,但却让党项由心的感到寒冷,冷的就如同在寒冬腊月进了冰窖,他几乎不敢置信,这是韩国世子能够说出来的话!

府中人见大夫,在听到警钟后竟然没有出去,想上前探视,却连门也不得入,得到的也只是:

“本大夫身体不适,守城之事皆赖将士的回答”。

府中人虽说诧异,但也只是以为,这位大夫可能是怕死不敢上城墙,所以除了暗中嗤笑胆小之外,也不以为奇。

毕竟,守城这种事,大夫虽然是名义上的最高武官,可是除了那些真正精通军事的大夫啊,大多数人上场也就是摆个架子,鼓舞一下士气,真正负责作战的还是各方军官。

明目张胆的对抗天子的胆子,他们自然没有,(人家命都金贵着呢),可阳奉阴违,养寇自重,这也算是下级对对付上级的保留节目了。

若是按照后世的行政等级理解的话,周天子勉强算是个高官,而诸侯则是各自的市长或县长,诸侯之下,负责管理诸侯封国内各个城邑的大夫则是县长、乡长乃至是村子。

而且需要声明的是这些相当于县长乡长、村长的城邑大夫,他们都直接向市长或县长的诸侯负责,彼此之间并没有高低从属关系。

阅读宣王挽周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