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第928章 出任秦州

  • 作者:我是六只鱼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5-14 20:59:27
  • 字数:9240

盛长柏还是主动的帮忙,托人给忠勤伯,又送了两个小妾过去。

原本托上司给忠勤伯送过两个小妾,加上现在托袁家故交,给忠勤伯新送过去的两个小妾。

生活也不算太无聊,也算可以找到一些乐趣。

对于生性好斗的墨兰来说,生活中没有对手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现在就算袁家婆在想要组织忠勤伯的后宅打麻将,都能多出一个人,足够打发袁家婆的空闲时间。

只是对衣服,实物的品类,不能太挑剔就是。

物质方面可以凑合,精神方面也不至于空虚。

没有丈夫陪伴的情况下,有一个婆婆可以宅斗。

多一些兄弟姐妹,完全也称得上一件好事,有相互帮衬的可能。

然后就轮到了盛老四墨兰的安排。

墨兰的日子,肯定算不上一个好,毕竟嫁人了之后,墨兰的各方面生活水平,和盛家相比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

不只是盛长柏需要离开汴梁外任,袁文绍这样的武将,一样要调出去戍边。

华兰和袁文绍结婚七八年以来,袁文绍除了陪着还是桓王的新帝,去西北逛了一圈,演了一次戏之外。

都没有长期的离开过京城,对于一个武将来说已经算是幸运。

首先的

足够让普通百姓满意的富足生活,远不能达到墨兰的需求。

但也不算太差,有盛紘鼎力支持的陪嫁,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是能够保证。

所以为了让华兰的日子可以轻省一些,袁家婆的日子还是不能太悠闲。

华兰在袁家,少了袁文绍这个最重要的支持者。

直面袁家婆的情况下,日子明显要比之前难许多。

这件事惟一的坏处,可能也就是华兰的儿女庄姐儿和实哥儿,会多几个比自己还要小的叔叔和姑姑。

华兰会多出几个庶出的兄妹和小姑子要照应。

盛长柏对墨兰的感情,虽然远不如其他三个兰。

但还是本着自己盛家长子的本分,对于没有犯过什么大错的墨兰,需要有一些照拂。

这个照拂也不是针对照拂墨兰本人,墨兰现在各方面已经算稳定。

是盛长柏毕竟希望达到的一个状态。

照拂主要针对的是墨兰的夫君文炎敬。

毕竟是盛家的女婿,盛家也不能就把人真的遗忘在岭南。

文炎敬短期之内,没有受到障气的侵害,在岭南活的不错。

不代表着已经可以长期适应在岭南的生活。

趁着新帝又开了恩科,即将有一大批新生代进士步入官场,新帝也开始整顿吏治,官场又即将发生频繁调动的情况下。

吃了两年“荔枝”的文炎敬,也应该换一换位置。

对文炎敬这个人,盛长柏谈不上多喜欢,也没准备大力气,把人调回汴梁。

但是磨堪的时间到了,帮着挪动一些位置,占的一个更重要的职位,还是需要的。

也是盛家,本该对自家女婿应有的提携。

接下来安排的盛老五如兰,如兰和墨兰的处境大概相似。

只是如兰没有婆婆在身边,没有约束,更为自在一些。

相对的,在嫁出去之后,如兰自己出门玩的时间,也就多一些。

也算是过的比较快乐,毕竟在盛家生活的时候,也有盛紘和王若弗的压制,如兰过不了这么自在。

但就算如兰已经挺满意现在的生活,但还是要被安排一下。

毕竟如兰是和盛长柏同一个妈生的亲妹子,盛长柏对如兰,不好和对墨兰那么敷衍。

也需要为如兰做一些长久的打算。

已经嫁人为妻,年纪也算不小,也到了应该生儿育女的时候。

毕竟女人适合生育的年龄不长,其中还会遭遇各种意外。

比如说,现在这种皇帝死的时候,就要守孝。

如果宫里,上了年纪的太皇太后,太后去世,臣子百姓同样守孝。

如果是父亲双亲不幸去世,更要分别守孝三年。

各种关系亲近程度不等的亲戚去世,也有几个月到一年的孝期不等。

所以到了适合的年龄,就要考虑生育不是坏事。

如兰和李郁这一对夫妻,到了该一起生活的时候。

加上盛长柏本身也更为欣赏李郁,所以对李郁的安排,还是要更尽心一些。

按着李郁的资历,这一次还是不好直接调回京城。

但是盛长柏也给李郁选好了下一站。

大周的西京洛阳,作为陪都,学术,经济,政治,甚至是娱乐方面都可以算不错。

关键位置距离汴梁开封也不远,算的一个合适的地方。

李郁这一次调到洛阳之后,如兰也就可以陪着去洛阳上任。

以后也就该和王若弗一样,夫君去哪里任官,就在哪里生活。

最后就是最让人放心的盛老六,盛明兰。

明兰在贺家的日子确实不错,深得贺家老太太和贺弘文喜欢。

多一个久病缠身的婆婆的这个问题,也不能算是多大。

明兰的生活,除了要做一个得体贤淑的儿媳妇,去侍奉病婆婆之外。

其他方面,比起来在盛家做女儿的时候,都更要轻松,自在。

毕竟在盛家的时候,明兰因为自己是庶女,要谨慎,要藏拙,不好太过出挑,还是放不开,一定性的在压抑自己。

到了贺家,自己是当家娘子,贺家老太太放手,贺家婆婆身体不好,理不了事的情况下,贺家后宅,是明兰完全做主的情况。

如果贺家算一家公司的话,明兰起码也可以算一个负责常务的总经理。

董事长不理事的情况下,明兰完全可以一言而决。

其实就是伺候病婆婆,明兰也说不上辛苦,主要的也是表现一个态度。

贺家毕竟也家资雄厚,仆人众多,婆婆用不得明兰,亲自端茶倒水,伺候汤药的侍奉。

明兰伺候起来,也真不如家里做惯的女使,婆子,伺候的好。

这个日子其实也算不错,胜过了汴梁城九成九的人家。

盛长柏对明兰的帮助,也就是帮着贺家一起,让贺弘文可以早点入职翰林医官院,也就是成为御医

就算贺弘文的医术还差上不少,不适合给什么贵人看诊。

进了医官院也可以从基本的医师做起。

早点进去医官院,这个大周名医最多的地方,对于贺弘文的医术提高,同样是一件好事。

更不要说,大周还是官本位的社会,谋得一身官身,其实是挺重要的一件事。

就算贺家有一些姻亲故旧,也不如贺弘文,自身为官,更为方便。

年前的一段,盛长柏在京也没了什么大事,也就是忙活处理自己离京前的一些琐事。

除了把四个兰给安排了之外,盛长柏顺便也把康家一家子,支去了西南。

让这家子,和番邦异族做伴去。

如果康姨夫,能发挥自己的能吹、能砍、能说的才能,说服一些异族,投靠大周,怎么都不算是坏事。

虽然只喜欢和门客清谈的康姨夫,并不想离开繁华的汴梁,并不想真的干事。

但是在因为夫君没有差遣,受尽汴梁官眷白眼康姨母的坚持之下,康家还是收拾了行囊。

年都没有在汴梁过,就奔赴了西南上任。

等着在家里的过了一个年,看到新一科的举子参加州试。

看到了盛老三盛长枫,又考取到了举子资格。

等不到看到盛长枫又一次参加省试,盛长柏就要出发上任。

“夫君,你到了秦州,要照顾好自己,等孩子大一些之后,我就随你赴任。”海朝云不舍的说道。

因为两个人相处的和谐,其实还是挺有感情的。

“我一个人能照顾好自己,倒是你在汴梁,就要辛苦一些了,要照顾好一大家子人可不轻松。”

盛长柏也是把一家老小,都托付给了海朝云。

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明兰嫁人之后,老太太又开始对家里的事情不感兴趣。

一般情况下,老太太不会参与家里的事情。

所以在盛长柏看来,家里最清醒的一个人是海朝云。

现在家里也是海朝云帮着王若弗管事。

虽然海朝云平常肯定管不住家里的这些长辈。

但是能在几个人脑子不清醒,犯糊涂的时候,制止一下就足够了。

“柏儿,秦州不比之前你生活过的扬州,徐州,此地是边疆重镇,番邦,异族重多,你到了之后还是要小心行事。”盛紘也是小心的嘱咐道。

“这是我自己选的地方,我自然省得。”

盛长柏虽然从徐州回汴梁之后,又升了两次官。

但是这次放外任,任职的还是通判。

以盛长柏的品级,资历,选择一般的州府的话,倒是也有了资格出任知州。

但是考虑到了一般的知州,远不如秦州这个边疆重镇,西夏的前线,通判能做的事情更多。

盛长柏还是选择了,出任秦州的这个二把手。

少年进士,平常的时候,是能占到不少的便宜。

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是皇帝还是朝中重臣,都看重盛长柏。

但是到了承担边疆重任,想任职边疆知州的时候。

盛长柏多少就吃起了年纪的亏。

如果盛长柏是三十多岁中的进士,在官场混得七八年之后。

也不会有人认为盛长柏当不得,边州重镇的知州。

“长柏,到了之后,就给家里写信回来,你何苦要去这种方法……”

王若弗和其他送别亲人去西北的百姓一样,直接抹起了眼泪。

西北身处于前线,一直还是要比其他地方,凶险不少。

“好了,你们回吧,我这就走了。”

这次盛长柏出门,就坐不得船了,这一次只能骑马。

刘韬,许三,这几个盛长柏重用的人也骑马。

剩下的人也就只能,步行结合着马车,骡车赶路。

这一次出门带着的人,也有了很多伺候的仆役。

之前出门带着的那些,厨娘大婶,粗使大妈,小丫鬟这些都取消掉了。

只带了四个女使,作为必要的,必备的,可以贴身伺候的可信人。

这次主要带出来的,就是当初跟盛长柏,一起练过武的庄户“少年”。

原本的少年们,现在也到了二十多的青年,到了该出力,想建功立业的时候。

盛长柏当初培养这些人,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想要用在此时。

剩下的就是护送盛长柏一起赴任的厢兵。

精简了一下出行人员,其实也有上百人的队伍。

虽然没了方便的水路,但是因为西北局势,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汴梁派兵驰援。

所以汴梁到西北前一段的官道,维护的还不错。

白天赶路,夜里在驿站投宿,走了一个星期,盛长柏也到了潼关。

出了潼关之后,其实就算到了西北地界,地势就决定了。

到了这边之后,就算是官道也没那么好走。

过了潼关之后,又是经过了西安,盛长柏停留了一天。

缅怀了一下,这个前朝国都的兴盛,其实经过之前的近百年长期乱世。

西安这个前朝国度,已经看不出太多的前朝辉煌。

然后盛长柏又到了延州,也就是后世的延安。

这里其实已经到了大周的边境。

但是距离秦州,还有不小一段距离,秦州大概位于后世的甘肃天水一代。

延州到秦州,划一个不规则的弧线,就是现在大周的西北边境。

出了潼关之后,后面这一段路,盛长柏走了十天,

虽然盛长柏赶路不算太急,但小二十天才到秦州。

就足够说明,没有水路的情况下,这年代赶路是多少的艰难。

秦州身处交通要道,和西夏开战的话,有绝对的战略地位,绝对的西北重镇,是绝对的军事雄城。

军事上不用说,要远强于一般的州府,另一个秦州的经济,其实也不弱。

盛长柏想要来秦州,除了看重秦州的军事之外。

秦州经济的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秦州和吐蕃紧邻的原因。

这里有和吐蕃,党项,回鹘个部落交易的市场,马市。

不过问题也不算大,忠勤伯府的家产,本也和袁文绍没什么关系。

大周近年,没有发生战争,禁军不需要大范围支援边境,给了袁文绍这样的年轻将领,传承子嗣,生儿育女的时间。

等到年后,袁文绍也就同样要离开汴梁,随着禁军去边州轮换。

阅读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