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第四百四十章不能杀、不好惹的道人(求订阅!)

  • 作者:浮生WX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2-25 23:41:50
  • 字数:2898

孙策杀了于吉之后,经常感觉到于吉就在他身边,内心更加痛恨他,神志逐渐失常;</P>

某一天,他照镜子,发现于吉也在镜子里,但四处环顾,却看不见于吉,这样的事情之后又发生了数次,孙策气愤无比,摔掉镜子大喊大叫,创口崩裂,不久就死去了。</P>

当时孙策刚刚平定江东,正是意满志得之时,他忽然发现一个道士的威望都要盖过自己,他如何不会记恨</P>

有人曾说过:“孙将军为人,恶胜己者,若每问,当言不知,乃合意耳。如皆辨义,此必危殆。”</P>

曹爽深有感触的开口道:“也许叔父当初是过于忌惮于仙师的威望了,若是心胸能宽阔一点,也不至于此啊!”</P>

那么为何孙策会为什么容不下一个宗教领袖呢呢</P>

当时吴郡太守曾偷偷投效曹操,他在信中曾评价孙策为“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若被诏不得不还,若放于外必作世患。”</P>

这其实正是关键原因所在——孙策与项羽有着同样的性格缺陷,那就是刚愎自用,且没有容人之气度。</P>

若是再穷追不舍,天知道会不会在他身上重演小霸王之事,</P>

于吉本是琅琊人,是东汉末年黄老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P>

在抵达江东以后,于吉经常免费施舍符水,替穷苦百姓治病。</P>

妾听人说当初妹妹的叔父就是因为不顾部下劝阻杀了于吉方才导致箭伤崩裂而亡的。”</P>

孙鲁班继续制作着配料回忆了一番颇为认真的道:“妾身当初在年幼之时也听父亲说起过叔父不顾部下和父亲劝阻杀害于仙师之事,</P>

在左慈摆脱父亲部下的追杀后父亲也是松了一口气,若是真的将乌角先生杀害了,后面的事情还不知道会怎样呢,父亲说还是要谨慎一些,毕竟有叔父的前车之鉴在。”</P>

柏林筠将切好的豆腐块端来桌案上,在放下之时开口道:“许是妹妹的父亲也和公爹一样知道像乌角先生这样的道人是不能杀的罢,</P>

随着时间推移,他在民间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很多人甚至还抛家舍业地跟在他身边。</P>

他的威望高到了什么地步呢“时人皆知于吉,而不知孙策。”渐渐的,孙策心中对于吉生出忌惮之心。</P>

但是当天夜里风雨交加,有一团云盖住了于吉的尸体,第二天,于吉尸首凭空不见,</P>

孙策允之,于吉领命,午时雷电齐发,大雨如注,众官及百姓见于吉有如此神通,纷纷下拜,孙策再次大怒,强斩之。</P>

众将士悲痛惋惜,暗中收藏了于吉的尸体,准备好好下葬,</P>

对此此事更重要的一点猜测他没有说出来,也许是江东士族都想换掉这个没有容人之量的江东小霸王,</P>

想换他的便宜岳父当时年仅十八岁的孙仲谋上台,更好掌控一些,而他的便宜岳父也正好有这个上位的野心,两方便一拍即合,</P>

不难发现,在孙策有勇有谋的外表之下,他其实还藏着一颗妒忌之心,稍不如意就会发泄私愤。这么一来,于吉又怎能不死?</P>

于是乎小霸王便箭伤崩裂而亡,而这口“黑锅”最终又被他们完美的安到被孙策杀死的左慈身上,要知道武帝当初可是杀乌角先生杀了几次都没有杀成,都让他跑了,只能无奈作罢,</P>

孙策被许贡家门客暗算后,身有箭伤,医生说百日之内不可动怒。</P>

某一天,孙策在城楼之上宴请袁绍的使者陈震,于吉路过,诸将纷纷下楼欲往拜之,孙策大怒,“狂道怎敢煽惑人心”,欲斩之,众官苦谏,孙策之母吴夫人也劝,吕范言,今天旱,不若令于吉求雨赎罪。</P>

阅读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