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疯了吧?满朝奸雄,让我去当皇帝

第100章 老贼看招

  • 作者:滚滚666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7-26 13:27:21
  • 字数:6856

“封地置换,将亲王封地换到西域,再给出红利促成人口迁移。”

若之前的策略只是开胃菜,那最后这个封地置换便是真正的大菜了。

亲自送老人回府,朱明亲眼见到了老人的艰苦朴素,府中没有值钱的东西,就连仆人也只有三五个,还尽是老仆,他却怡然自得,这份品性为人肃然起敬。

他本想改善一下,却被老人拦住。

魏征对于朝廷的问题知之甚深,也清楚皇孙继位后最大的威胁便是各地的亲王,他并无很好的办法,却想不到在朱明这里得到了一个异想天开却又行之有效的策略,虽然推行极难,却看到了希望。

朱明明白他的意思,取出他教育八小所用戒尺递出,也给出了郑重的承诺:“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小子愿以老大人为镜,照得失保初心,若有做错之事,还请老大人以此戒尺纠正。”

魏征颤颤巍巍的接过戒尺,老泪纵横,老人家一辈子不求名不求利,一心为百姓谋福利,这些年他背负了多少心酸骂名唯有自己品味,但今日朱明一番话,他注定青史留名,且是文人最高的评价!

以人为镜,照君王得失,他魏征此生无憾!

无论什么原因,魏征总归是心甘情愿成了他的臣属,成为他夺嫡的重量级筹码。

“不过微臣有一条件。”

或许不简单,但值得,朱明忙道:“您说。”

“自然,要经略西域的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修路,水泥路从边关直入,打通难行不畅的难题,第二经济,富裕才是收拢民心的关键,第三融合,不融合难成一家。”

“除此之外还会有更多的辅助措施,教育、医疗、文化、宗教都是不可或缺的。”

魏征听着他侃侃而谈,明白他是真的用了心,而非一时兴起,想到西域有一天真并入大明的场景,岁月沉淀的心竟难以抑制的狂跳起来。

魏征皱眉,在历代君王眼里,西域都是贫瘠的,怎么在他这里变成丰富了,不过他并未揪住无关紧要的地方,而是提出了难点:“只靠经济掌控恐怕不够吧?”

“微臣只要求主公始终能不忘初心。”他读过无数的历史典籍,看到了太多前期贤明后期昏庸的帝王,每每读到此处,他都痛心疾首,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这才是真正的悲凉!

百姓的生活应当是越来越好,而不能是从好到坏,否则造成的只有绝望以及人间炼狱!

“融合最难,如何做到?”

“经济呢?”

“商使先行,待摸清路线以及风土人情,我们大明可在边关先互市,而后待征伐下来,我会为西域每一处都订制符合条件的经济模式,而他们的大市场便是我大明两万万人口。”

他再看朱明,眼神有些恍惚,这个少年仿佛笼罩在光圈里,他不再是凡人,而是降世神灵,他哪里知道这是系统赋予的魅力作祟,平时只会有好感,可一旦认可且情绪激动的时刻,魅力会无限放大,甚至会让人产生幻觉!

魏征操劳了一夜,幻觉自然更深,不知他做出了什么决定,竟朝着朱明郑重施了一礼:“微臣魏征,愿竭力辅佐皇孙登基。”

由俭入奢易,而由奢入俭难,微臣怕自己富足了做不好人镜!

朱明尊重了老人的决定,只能从其他方面润物细无声的照顾着老人,从此太医每半月都要入魏府一次,给老人检查身体并给出药膳之方,而武则天亲自着手在魏府不远之处开了一家酒楼,无豪奢之菜式,唯有造价不贵之药膳……

朝堂一如既往的波涛汹涌,自从距离年关的日子越来越近,这种汹涌越发可怕。

尤其司天监的监正夜观天象,做出了胆大包天的预言,他说陛下过不了小年。

朱元璋大怒,派青龙过去警告监正老贼闭嘴,他想要平稳过渡,却不想监正老贼是头倔驴,竟直接上吊死了,只留下一封遗书。

帝星黯淡,臣难说谎,有违君命,以死赎罪。

这个案子太大了,剑指老朱指使暗卫杀人,天下震动,竟动摇了朱元璋这些年的君威。

朝堂之上,朱元璋不理会监正老贼的案子,提出要定皇太孙的国策,此言一出,朝堂直接炸裂了。

此事有两个信号,第一老朱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他迫不及待要敲定继承人;第二果然是皇太孙继位,燕王、宁王都要靠边站。

燕王朱棣虽如今占据绝对的上风,但禁足令未消,他并未出现在朝堂上,不过也幸好没在这里,他的人都怕武将出身的主公会一气之下触怒老朱。

现在的老朱才是最可怕的,真要是露出硬抗的苗头,绝对会被除掉,一个垂死之人绝对不能想着他会用理智对待任何事。

不过他们也清楚,在乾坤未定之前,老朱不会轻易举刀,那么他们从龙之功的机会便来了。

支持朱棣的兵部侍郎孟善首先跳出来,说着尊卑有序,长幼有序,太子死自当雄才大略的燕王继位。

朱允炆的坚定支持者礼部尚书孔融立刻跳出,反对兄死弟继,尊卑有别的错误歪理,却保留了长幼有序,认为皇位之中朱允炆排第一位,自然该他继位,这便是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祖宗规矩。

兵部尚书乐韶凤冷哼:“孟星儒在的时候也不敢这般大放厥词,陛下健在,立至亲骨肉有何不可,子承父业又有何不对?”

一班武将附和,他们与朱棣多是同袍,而且武将出身的朱棣为帝注定少不了仗打,而他们的利益自然会更大,这一刻连赵匡胤都站了出来支持。

武将的强势让礼部支撑不住,好在这时吏部尚书杜如晦反驳道:“子承父业没半点错处,只是先太子无错,且受满朝文武拥戴,若非不幸仙逝,想来不会有今日之争议,既无争议了,那子承父业自当有皇孙继承,且四皇孙雄才伟略,善将兵尊文道,自为不二人选。”

李世民善将兵是被武将们认可的,玄武门练出的玄甲兵乃天下强兵,就连徐达都夸赞后生可畏。

一些武将觉得朱棣要不能继位,这位注定也会是战争犯的李世民也是不错人选,于是也有不少支持。

就在三方声势都到巅峰之时,王允出班道:“老臣只认二皇孙,至于理由……”

“他是你的贤婿嘛。”满朝文武咬牙切齿带他回答。

王允:“……”

他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场面绝对不会这么直白呀,不过到这时候也没意义了,反正他的态度很直接。

吴言之立刻跳出来附和,吏部的叛变者跟着他摇旗呐喊。

大理寺卿韩安国沉声道:“不妥,二皇孙犯过大错,王号剥夺不说,还在禁足期间屡次抗旨外出,这样的人不可为君,否则天下必大乱,还是大皇孙更为妥当,处理政务得心应手,性情沉稳,有皇者风范。”

“放屁,二皇孙如何丢的王号老韩头你清楚的很,少拿你们的阴险给别人扣帽子。”暴躁的汤和直接开怼。

大理寺卿的身份在那,一般人可不够格对抗,也唯有汤和这样的开国重臣才有资格掰手腕。

孔融闻言立刻跳出来:“臣弹劾信国公咆哮朝堂,羞辱大臣。”

“老匹夫,正事不干,抢御史台的活倒利索,要不别干礼部尚书了,去御史台当御史吧。”蓝玉阴阳怪气。

战火纷飞,朝堂顿时又乱作一团,眼看着没完没了,魏征看了一眼如定海神针一样始终不表态的曹操,骂了一句老狐狸,咬牙出班:“臣以为恩出于上,最终还要陛下定主意。”

他的话一出,朱元璋阴沉的脸上终于露出一抹微笑,他等得就是这个机会,可不待开口,曹操忽然睁开了眼睛,他追随朱元璋多年最是清楚这个主公,他看中的人是朱明!

若是以往,或许改成朱明也无妨,毕竟是个上道的人,但自从朱明两次都让自己拒绝不了后,他生出了忌惮,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弱点被人拿捏了。

这种感觉就好像把柄落在某人手里一样,恨肯定少不了,除掉更巴不得,于是他果决出手堵住了老朱的话。

“魏大人平日里最是刚直不阿,怎么今日却拍起马屁了,难道御史台要从君子之道专修小人之道了?”

犀利、狠辣。

曹操一出手果真非同凡响,封堵了老朱的机会,也打击了魏征这个老对手。

只可惜他忘了魏征是何人,魏大喷子干了一辈子弹劾的事,又岂会被人三言两语打到,他稳如老狗,看向曹操:“丞相大人,您这是要跟魏某人开战了?”

直抒胸臆,直指小垃圾,给你个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

曹操寸步不让,老贼看招。

“魏大人,同殿为臣哪有开战之说,只不过若有分歧,自然可以辩上一辩,就比如大人忽然没了刚直,是否还能胜任眼下之职?”

依旧保持着犀利的水准,直击要害。

朱明惊住了,而后欣喜若狂,魏征竟然臣服自己了,明明什么都没做,竟收此重臣,难道老子也有王霸之气了?

“修路如何做?”

“水泥路,我的王府里已经在铺,造价极低,却坚固平整,将来大明军队踏足西域的时候,水泥路会随着他们的脚步通向西域的所有重镇。”

阅读疯了吧?满朝奸雄,让我去当皇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