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嫁娶不须啼

第244章 番十九【修

  • 作者:怀愫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03-09 13:17:18
  • 字数:8600

“你家中新来的仆人, 姓霍,叫霍忠义。”

这人连高学士自己都想不起来,高家虽不是富裕人家, 但驾车的, 看门的, 书僮长随小厮零零总总加起来也有二十来人。

陛下最不容的就是结党。

可裴观自从入了翰林院,就少与人来往,不说谈诗论文了,连请宴,他都很少到。

他根本不记得有什么新来的男仆。

裴观会不会攥住这张网,让这些人为他所用?

要当真如此,那这人野心不小,命也不会太长。

高学士这一系久在景元帝身边为官,自崇州跟来京城,几十年了,没人比他们更知道陛下的脾气。

“此人是生面孔, 又目光鬼崇, 举止古怪, 似是有意在探听咱们说的话, 我就……派人查了查。”裴观继续往下说, “高兄可莫要怪我谨小慎微, 既论大事,就不能不防。”

这话倒也合了裴观平日作风。

高学士久在京城,他知道裴观在国子监时是时常与学生们聚会饮宴的,连守丧时也时常与人谈诗论文。

怀愫

裴观伸手按住高学士的肩, 将他按回枕头上,不让他在惊骇之下惊动到外面的人。

万一高府中不止一个霍忠义呢?

嫁娶不须啼www.tuxu.org 不格小说网

当时他们还以为裴观肖似他祖父,长袖善舞。

也都纷纷猜测,裴观的身边聚集着那么些国子监学生,国子监学生们又纷纷被派去六部,天然形成一张网。

霍忠义曾跟在他身边三年,直到他快要回京城。

等高瞻止住咳嗽,他望向裴观:“你……裴大人从何得知?”裴观唤他高兄时, 他反而称呼裴观为裴大人了。

其实裴观并不知霍忠义会何时下手, 他推测霍忠义此时应当只是眼线。等到幕后人收集够了情报, 或是高学士碍到了他,才会痛下杀手。

裴观微叹。

他是不记得,可霍忠义都已经混到书房来替他倒药渣了。

他自行斩断了那张网。

到底断不断,除了裴观自己,无人真正知晓。但裴观见机快,做事又有决断。

高瞻就是从那时起,觉得裴观可以结交,这等人就算不纳入太子麾下,也不能投降他人。

这才数次邀请。

裴观这么说,高瞻根本没怀疑:“当日之宴……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子慕可是已经有证据了?”

“查过才知,这人并非你家管事的亲戚,祖籍也不是西北。”霍忠义他还真是江南人,连家中有四个兄弟的事,都能对得上。

也正因为霍忠义真是江南人才查到,要不然真如大海捞针,遍寻不得。

“去祖籍查实,所以多花了些时间。” 裴观将霍忠义的姓名,籍贯,家中兄弟等人都写在纸上,交给高学士。

高瞻后怕起来,要不是裴观发现得早,万一被他窃取了什么机密要事,那如何是好?

“我还未查出这人究竟是谁派来的,还曾想过……或许是太子。”

高学士听到这句,脸上并未变色,他摇了摇头:“太子没理由这么做。”

裴观颔首,确是如此。

高学士这一干人,其实并不全是在维护太子本人。

他们从根本上是拥立嫡子,拥立正统。只要太子不突然发疯变成个昏庸好杀的人,这些人就会永远拥护他。

上次宴会,在齐王是否离京件事上,高学士等人也并不需要裴观指点迷津,他们只需要裴观表达态度。

“子慕怎知这人要杀我?”

裴观一撩袍角,又坐回床边:“我遇上过。”

这话说得高学士更惊!他这回没被裴观按住,正坐起来:“何时?何地?”

“三年前。”他把齐王的人如何□□进府的事说了一遍,“若非……阴差阳错,我早已经死了。”

高学士怔住:“所以,贤弟妹这才去了复州,留在辽阳生下孩子?”

“是。一次技破,万一还有第二次……”

“怪不得你日日问我身子是否安康。”高学士摸着胡子,他先是感动,等真生病了,又想这病怕不是念叨出来的,没想到真相如此。

“此事,我要向上禀报。”

“好。”

“子慕可有证物?”

“有。”齐王的人要回了“头油”,裴观还留下了一些,除了证词还有人证。

螺儿身子所浸毒素太强,这回大夫说的话,就跟上辈子说阿宝的一样:“这么养着,也就是个废人。”

不能挑不能提,连走路都很难,天冷些热些,她都受不住。

裴观不计花销,螺儿才又续了这几年命,身子骨残如风中之烛,如今大半时间都躺在床上。

但不论活着还是死了,皆是人证。

人死了,用毒的痕迹会更明显。

“你……当真不知道是谁派的人?会不会……”还是齐王?高学士追问。

裴观垂下眼眸:“让太子殿下自己查出来,更好。”

高学士怔住,不等他开口,裴观又道:“太子仁爱。”

仁爱是称赞君主的词,自然是好词儿。但高学士久浸史书,一听就知,裴观想说的不是仁爱,而是“仁懦”。

太子被父亲压制多年,又被小张后从小“教养”,担惊受怕,总以为自己地位不稳。

似匹小从就被细木栓住的小马,明明长大了,明明一脚就能踢断细木,也依旧不敢伸腿,被根细木牢牢绑在原地。

“子慕是因何拥立太子?”

高学士终于问了出来,这话是从未有过的直白。他不相信裴观是出于拥立正统才全面支持太子。

要是如此,他就不会弹劾他的老师宋述礼。若说得更难听些,城破之日,裴观就该表忠心自尽。只此一件就能看出裴观并不受那些拘束,那又是为什么呢?

“太子仁爱。”裴观还是这句话,但意思跟前一句不同。

天下久战,民生困顿,国家的下一位继承人,须得懂民生,不好战,不阴毒。

秦王军事才能出众,但对民生大计,他几乎从未接触过。而齐王,一个醉心阴谋夺嫡的人,怎么能担起家国?真让齐王得位,那还不家家都是他的眼线。

余下的皇子都太小了,幼主上位,家国难稳。

高学士长叹:“若非病中,浮以大白。”

高学士受了这般惊吓,风寒竟然吓得好了大半,第二天他便送信给太子请求面见。平日里这些信件向来是交给东宫属官的,这次竟要面见太子。

太子还觉得奇怪,高学士与他来往少有人知,近日来没什么大事啊?

他那个弟弟本想为父皇修书造寺表彰功德,可父皇更愿意把钱花在军马军械上,斥责齐王不思民生大计,尽想做些无用之功。

这几个月来,太子不断挽留弟弟,又恳请父皇,将京中原来最豪华的康王府,赐给了齐王当府邸。

又说张皇后将要寿辰,怎么眼见母亲思念孩儿,骨肉分离?

本来兄弟就不多,更该在京城,替父皇办事,为父皇解忧才是。说到动情处,太子自也要哭一哭自己的亲妈,又说自己绝没有要赶弟弟离京的意思。

景元帝初听时还心中不悦,难道有人指谪太子容不下兄弟?再想到他自己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就愈发不悦了。

他还觉得奇怪,太子都不急着让齐王走,为何齐王一心想走?

他疑心一起,又玩起试探儿子那套把戏。

太子是久经“沙场”的,齐王却从来都没被景元帝如此猜忌过,偶尔不察,露出些马脚来。越是如此,景元帝就越是生疑。

太子正舒畅着呢,原来隔岸观火这么有意思。

以前齐王与张皇后是不是看他,也似在看只没头苍蝇,四处乱撞。他们母子俩躲在一边看笑话?

太子越想越不能让他们母子如愿,自觉近来没有懈怠,怎么高学士会突然求见?

待见了高学士,听到禀报,太子心头大震。

是谁的人?秦王?齐王?

高学士看太子的神色,更松口气:“还请殿下彻查,我家都有,只怕……”只怕东宫之中也有。

高学士暗示,太子脸色微滞。

刚入东宫时,太子妃就想办法清理过一遍,后来又趁着张皇后生病那段日子,调换过几个可疑的宫人太监,也不能确定再没别人。

东宫属臣们,也都在用人上格外仔细小心。

“我会彻查。”

有了霍忠义的真实姓名和籍贯,太子布下人手,很快查实,他就是齐王的人。

牵出一个,就牵出了一串,原来弟弟已经到了布凶杀人的地步!而且是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

而他还只想着将弟弟圈在京城。

太子坐在椅上,东宫属臣人人自危,连高学士这样与东宫交情不算多的官员,齐王都要派眼线盯着,那他们家中必也有了!

“这……这事,这事我要参给父皇。”

太子一贯是如此行事的,是以景元帝虽废了这个儿子,却没对他动过杀心。

东宫属臣们立时制止:“殿下!此等事绝不能再发生!当永绝后患!”如今报给景元帝,就怕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除掉齐王,必得是皇帝出手。

隔了几日,太子在勤政殿遇上高瞻时,突然主动提起了高瞻曾当过他三天老师的事。连景元帝都已经忘了:“哦?还有这等旧事?”

太子笑了:“那时年岁太小,实在是调皮,对不住先生。”

景元帝也笑,他哪儿记得太子刚开蒙时调不调皮。

太子又道:“这些日子,儿子正在替弘儿选师傅,这才忆起这些陈年旧事来。”

“弘儿?”景元帝记得这个孙子,倒不他年小聪明,而是太子妃常常带他请安,“我记得他是太子妃所出。”

是太子妃最大的儿子。

太子想到此处,又恨起张皇后来,这位姨母真是宠爱他,他刚知人事,就接连赐给他好几位美人婢女。

他前面几个儿子,皆不是太子妃生的嫡子。

“弘儿开蒙,朕来给他定先生。”景元帝一说完这话,太子更悔了,他以前竟然会以为父皇不重嫡子。

因论及这桩旧事,又提到要给皇孙定先生。

景元帝想了想,高瞻确是年老有资历,要不然当年也不会让他当太子的老师,干脆点他当皇孙的老师,为皇孙开蒙。

这旨意一下,太子选了一日,特意带上儿子,微服去到高学士府上。

一是因高瞻是与自己也曾有过师生之谊。二是高瞻是景元帝亲自选的先生,皇孙中也只有齐王的嫡长子有过这待遇。

那时太子还以为是父皇特别喜欢齐王,如今想来自己这段弯路走的实在太久了。

三来,也是显示自己对嫡子弘儿的看重。

这本该是件美事,但那天夜里,高学士府上突然被卫兵团团围住。

景元帝在宫中接到信报时,正与张皇后一同用膳,严墉进来凑到他耳边说了几句,景元帝扔下筷子,直往高学士府上去。

张皇后问左右宫人:“出了什么事?”

宫人们皆不知情,张皇后便吩咐她宫的太监:“张瑞,你跟上去瞧瞧,陛下是去哪儿了?”

张瑞还没跟到宫门口就被侍卫送了回来,还客客气气对张皇后道:“陛下下令,所有人都留在自己殿内,不许任何人随意出入宫门。”

“这人上次宴席时便在。”裴观不能说自己怎么识破的,总不能告诉高瞻, 他被这人害死过一次,这辈子轮到高瞻。

高大人受到这般惊吓,目中惊疑难定, 虽被裴观按住, 还是猛然大咳起来。

裴观亲自给他倒茶喂水, 又轻拍他的背:“高大人稍安。”

阅读嫁娶不须啼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