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大明第一帝

第九十五章:由检啊,你要当开海王

  • 作者:天涯逍遥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11-15 03:12:52
  • 字数:6100

刘若愚作揖应道。

涉及漕运改制的年限,朱由校定在一到两年,然主要职务,厘清范畴,职权属性,收窄地方权责等等,必须在天启元年结束时明确。

皇宫大内的规矩森严,皇帝所在乾清宫,不是谁想来,那就能来的。

对这位未成年加冠的皇帝,包括那几位皇妹,朱由校御极登基以来,要忙的政务繁多且重,故对他们没有见过几面。

要给予韩爌一定限度的高压,这般才能紧抓漕运改制,将其隔绝出朝堂党争。

“喏!”

刘若愚作揖道。

没有理会身后的刘若愚,向殿外走去的朱由校,心里是不免生疑,好端端的,自己这位皇弟,怎来乾清宫找他了?

仓场,漕运,河道,钱法,驿传……

这些具备重要属性的领域,必须从朝廷层面执掌,并筹建完善的逐级分管体系框架,以应对后续小冰河时期。

“皇爷,皇五子求见,现在殿外恭候。”就在这时,殿外一名宦官走进来,恭敬的作揖行礼道。

开辟漕运新模式,为增减钞关铺路,给国税局谋定基础,控制运河大动脉……

特别是这个运军直辖,是增强集权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将领的重要区域。

以运军提督,总兵官,副总兵官为首的中高层军职,将落实任期轮调制度,最大限度避免新运军,被腐化,被堕化,确保漕运基本盘的安定。

漕运改制和运军直辖,这在朱由校的谋划部署中,仅仅只是其中一环,但占据的位置却比较重要。

“检哥儿来了?”

朱由校眉头微蹙,站起身来,伸手道:“刘若愚,你去传朕的口谕吧。”

“喏!”

在韩爌他们离开后,朱由校眼神坚毅,对刘若愚说道:“内书堂这边,将整理修订的漕运案牍,即刻移送到韩爌处。

此后,定期将整理的改制进程,以司礼监的名义,送到韩爌手中。”

漕运改制是第一步,等时机成熟时,河道改制也将推进。

小农经济下的大明,以农业生产为主,治理和预防水患,特别是黄河,运河,长江为首的这些主河道,必须确保安全。

然宫中该有的待遇,都有。

没有敢小觑他们。

胆敢苛待大明天子的皇弟、皇妹,那就是藐视皇权,这点没什么好说的,必须杖毙!

“第五弟由检,拜见大兄皇帝陛下!”

一身锦衣,在殿外恭候的朱由检,见到自家皇兄出来,忙作揖行礼道。

“好啦,别这般多礼数了。”

朱由校见状,微笑着说道:“朕先前说过,叫皇兄即可,在这皇宫中,和朕就不必这般拘谨了。”

“礼不可废。”朱由检却道:“在宫中要恪守礼制,叩见皇兄时,还是要遵循宗法礼制的。”

朱由校:“……”

看着恪守规矩的朱由检,有板有眼的所讲那一套,这叫朱由校笑着摇起头来,这个弟弟啊,性情还是那般早熟和顽固。

不过这些都很正常。

大明皇家嘛,多数时候的亲情,是单薄的。

至少万历皇帝在世时,他们哥俩在这深宫大内,就没有感受到太多亲情,就像透明人一般。

“走吧,陪朕在这乾清宫走走。”

朱由校走上前,拉起朱由检,笑道:“朕这些时日,忙于政务,疏忽了你的课业,刚好有些事情,要跟你说说。”

“臣弟遵旨。”

朱由检欠身应道,随后紧跟在自家皇兄的身后,小脸多少有些紧张。

终究是个毛还没长齐的孩子啊。

余光看了眼朱由检,瞧出他心里的紧张,朱由校不由暗叹。

“此时想着见朕,可是从李太妃那边出来?”朱由校负手前行,对自家弟弟说道:“朕这些时日,忙于政务,很多时候就待在这乾清宫,有些疏忽你们了。”

“皇兄是大明天子,勤政克己是为了皇明的江山社稷好。”

朱由检有些紧张,微微欠身道:“不过皇兄,还是要多照看龙体,不可……”

“你能关心朕,朕很欣慰,也很高兴。”

朱由校停下脚步,伸手去摸朱由检的脑袋,笑道:“不过这皇明的社稷安定,光靠朕可不行,你也要多学本事,别拘泥于四书五经,以后要帮朕分忧才是。”

眼前的朱由检,年仅十二岁,正是塑造三观,重建认知的关键期。

在原有的轨迹上,是大明信王,以后的崇祯皇帝,在历朝历代的天子中,是勤政克己的典范了。

怎奈他克继大统时,大明烂摊子已刹不住车了。

被大明文官群体欺骗,被内廷太监群体骗,越做越错,硕果仅存的那些贤臣良才,最后多被坑死了……

能力是有,不过却生不逢时。

若是在大明承平时期,崇祯皇帝能称得上守成之君。

“朕先前就想过,你现在这个年纪,该给你找一位老师。”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不过一直在忙,没来得及说此事,朕觉得内阁大学士孙承宗就不错。

明天你就出宫,到西山那边,跟在孙卿身边。

是时候叫你多见见,在这宫闱外的世道了,只待在这深宫大内,又怎能知晓我大明的人间疾苦呢?”

“皇兄说的是真的吗?”

朱由检有些激动,抬头说道:“臣弟真的能到宫外,去跟孙师进修吗?”

紫禁城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其中的滋味怎样,唯有亲身经历者,最清楚。

孤独。

猜忌。

算计。

谨慎。

礼制。

规矩。

这些都是紫禁城的主旋律,更像是一座座大山,压在人身上喘不过来气。

“朕什么时候骗过你?”

朱由校笑着说道:“不过朕可要约法三章,待在孙卿身边,要你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准摆皇子的架子。

叫你出宫,是让你体恤民情,知道民间疾苦,所以除了所学课业外,你还会经历很多,这些要牢记于心。”

“臣弟,谨遵教诲!”

朱由检见状,忙作揖应道。

“呵呵~”

朱由校笑道:“检哥儿,要好好去学,好好去看,多学一些本事,以后你就是大明的开海王!

将是朕的左膀右臂。

是皇明社稷的梁柱!

检哥儿你可知道,在咱们大明之外,还有这广袤的疆域,除了南洋诸国外,相隔大明万里之遥,那欧罗巴大陆,可是富庶极了。”

“欧罗巴?”

朱由检面露疑惑,不解道:“皇兄所说的欧罗巴大陆,能有咱们大明富庶?大明不是这……”

“检哥儿啊,你所知的都是老黄历了。”

朱由校伸手示意,边走边说道:“大明虽说幅员辽阔,国力还算强盛,但是在大明之外,还有着诸多更富庶的地方。

你可知,毗邻大明的南洋诸国,治下不少肥沃地域,是能一年三熟的吗?

你可知,毗邻大明的倭寇诸岛,治下拥有金山银山,是能挖掘数百载吗?

你可知,毗邻大明的天竺大陆,治下……”

朱由校一条条的讲着,叫朱由检的内心深处,受到较大冲击,生出深深的震撼,他并不知道,在大明之外的疆域,竟藏着这般多的宝地。

朱由检很是惊奇,自家皇兄是如何知晓的。

看着朱由检的反应,朱由校心里很满意。

他所说的这些话,必在朱由检内心深处,埋下一颗种子,等待萌芽扎根,并茁壮成长的那一刻。

等到大明的烂账和坏账,皆被他逐一扫平,并领着大明积极开海,那海外的广袤疆域,相隔大明较远的地域,有一部分将由朱由检这帮皇明宗藩和族裔,前去移藩镇御,作为大明的海外屏障。

大明本土是内循环。

大明海外是外循环。

朱由校将会有自己的方式,一步步带领着神州孕育的文明,成为这个时代最强的存在,叫大明成为海陆霸主!

不然一场水患袭来,不仅受灾范围广,且灾情影响大。

甚至新运军的骨干力量,朱由校心里都已想好,等到辽前动荡结束,涉及漕运的落子就能布下了。

“司礼监这边,凡涉及漕运的奏疏,要及时呈递御前。”

阅读大明第一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