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大明第一帝

第二百一十二章:国无小事(2)

  • 作者:天涯逍遥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11-15 03:18:31
  • 字数:5570

这几日间京畿这边,不少报刊出了不少文章,都在批驳币制改革,顺带把财政学院也牵连其中。

这是有人在背后闹腾事情,该怎样做,就不用朕来明示了吧?”

人总是这样,一旦新的矛盾出现,就会将旧的矛盾遗忘。

赵率教低首走进东暖阁,见自家天子伏案忙碌,想作揖行礼,却又怕惊扰到天子理政。

“臣等明白。”

钱法诸事在朝野间闹腾的沸沸扬扬,可朱由校不可能将所有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他还有很多层面要兼顾到。

或许朝中的文官群体,都没有留意到一点,他们的注意力,其实一直都被自家天子所牵制着。

现在钱法诸事闹腾起来了,谁还会留意到过去,他们被京畿卫戍的调整,而不断的掀起风波呢?

召李之藻、杨廷筠他们来,就是表明自己的态度。

“皇爷,九门提督赵率教殿外求见。”

在李之藻他们得到旨意,匆匆离开乾清宫,没多久,候在殿外的魏忠贤,走进殿内禀明道。

对大明的文官群体来讲,他们最忌讳的就是涉及财政的谋改,尤其是东林党、齐楚浙党等派,毕竟他们都代表着各自群体的利益。

如果不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那东林党和齐楚浙党等派,又怎会在万历朝斗那般久,所牵扯的风波那般多。

一连数日,这司礼监所接奏疏,就多达数千封,就像雪花一般,不断撒进司礼监,可无一例外都被留中不发了。

魏忠贤说的没错,钱法职权转隶内政部,币制改革这些事情,在外朝传播开来后,的确引起很多反对和质疑。

“宣。”

朱由校伏案忙碌着,开口道。

就以‘钱法’所存弊政入手,狠狠批驳过去的不作为。

“两位卿家,最近朝野间的舆情波动,不小。”

朱由校倚靠在龙椅上,看向李之藻、杨廷筠,神情自若道:“大明官报这边,要出一个系列专刊。

李之藻、杨廷筠当即作揖道。

舆情导向的争夺,从不是朝夕就能松懈的,毕竟大明的文官群体,包括庞大的读书人、士绅等群体,都非什么等闲之辈。

赵率教就这般站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好啊,朕果真没看错袁卿啊。”

而就在赵率教心里想着,近期京畿的变动时,朱由校不加吝啬的赞许,却叫赵率教立时回神。

“赵卿来了。”

朱由校手里拿着奏疏,见到赵率教后,笑道:“朕问问卿家,就辽东那边,想确保疆域稳固,究竟是卫所制好呢?还是撤卫设府好呢?”

赵率教一愣,他没想到天子会问他这些。

只怕袁枢辅当初没有离辽归京,是受陛下旨意,在辽东推进撤卫设府吧,就像天津三卫裁撤那般。

“陛下,臣是武将,只能站在军事的角度,去讲。”

赵率教收敛心神,拱手作揖道:“就臣先前奉旨援辽,抵达辽前所了解的情况,辽东都司治下,所设诸多卫所,其实存在诸多问题。

吃空饷喝兵血,侵占卫所屯田,盘剥军户,那帮世袭卫所官,仗着相隔中枢较远,私底下做的事情可谓罄竹难书。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是没有做这些事情的。

但是从长久来看,在地方上撤卫设府,能帮朝廷减轻财政压力,倘若辽东诸卫的那些军户,能转为民籍的话,其实还是很好的。”

“卿家说的没错。”

朱由校面露赞许道:“其实说起来,辽东都司现在成了烂账,这就是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

辽东幅员辽阔,所辖诸卫众多,简单的以卫所制来治理,在所难免的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和麻烦。

袁卿他们,在辽西试行撤卫设府,算是初见成效,广宁府顺利筹建起来,辽西整体驻防越发清晰。

所查那批世袭卫所官,被揪出大批蛀虫,抄没的家财粮食,都够辽西所驻各部,超半年的粮饷所需了。”

祖大寿、吴襄这批辽将被调到京城来,贺世贤、祁秉忠这批悍将镇守辽东各地,让辽东的整体局势,不像熊廷弼刚出镇辽东时那般,会处处遭遇掣肘和暗算。

熊廷弼引军坐镇辽前,袁可立奉旨坐镇辽西,这使得辽西试行改制,就算有大批辽人不满,却也改变不了什么。

“照这样的趋势来看,最多两年,涉及辽东治下的撤卫设府,就能如数贯彻落实。”

朱由校继续说道:“等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就能整顿辽地诸军,灭掉飞扬跋扈的建虏八旗了。”

“陛下英明。”

赵率教当即表态道。

对赵率教所讲,朱由校就是笑笑,其实他心里也清楚,要不了多久,辽地撤卫设府的事情,必然会捅到朝堂之上。

甚至在接下来两年间,因撤卫设府一事,辽地治下会出现兵乱,建虏这边也会谋划寇边之事。

毕竟触碰到辽地本土的核心利益,叫他们坐以待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针对这些风波和动荡,朱由校早就谋划好了。

“不说辽地的事情了。”

朱由校神情正色道:“这次召卿家进宫,就一件事情,当前朝野间局势不平静,两个月,九门提督府,就要彻掌京城守备诸事。

接下来两个月,五军营、神机营、神枢营要有序撤离京城,朕知道,这样一来的话,卿家的担子不小,京营的担子也不小。

但朕发现朝野间,有不少宵小之辈,总是藏在暗处行算计之事,为确保社稷安稳,卿家能否替朕分忧?”

“臣谨遵上谕!”

赵率教忙作揖道:“若此事臣不能做好,愿军法从事!”

困难,肯定是有困难。

但是天子将话说到这份上,军人出身的赵率教,就算面临再大的困难,也必须要扛起职责来。

更何况九门提督府的主要官职,都被天子配齐了,三大副提督,七大总兵官,跟着一起分担子,赵率教觉得这道旨意他能办好!

“好,朕要的就是这股精气神。”

朱由校赞许道:“不必在意朝野间,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把份内之事做好就行,朕眼睛不瞎,耳朵不聋。”

之所以加快京畿卫戍的调整,一方面是受朝堂的变动,一方面是朱由校觉得时间不够用了。

眼看着天启元年十月,快过去一多半了,陈策、童仲揆、戚金所领三大营,汰兵重募新卒一事,推进的很是不错。

可是三大营想真正变强,还需一场仗来磨练。

仗从哪里来?

天启二年,徐鸿儒起义!

天启朝的大明,是矛盾集中爆发的初期,尤其是几场重要叛乱,能否有效镇压下来,其实关系到社稷安稳。

建虏侵掠辽左一战被摁住了。

奢崇明叛乱怎样,现在还不清楚。

至于这个徐鸿儒起义,田尔耕和许显纯二人,在朱由校的指明下,可没少谴派暗桩,暗中密查关于徐鸿儒、王好贤这帮白莲余孽,所秘密从事的事情。

拿白莲余孽开刀,磨砺新的三大营,是极好的历练。

有此一战的平叛经历,之后就算辽地出现风波或叛乱,朱由校也能从容不迫的调遣京营,赴辽镇压他们!

一旦牵扯到他们的核心利益,就必然会掀起风波和动荡的,好在朱由校并不惧怕这些,毕竟他的那帮御用笔杆子,能力也都不差。

甚至朱由校连看都没看。

牵扯到“钱法”的诸多事宜,朱由校都不用看,他知道他在做什么,所以也能猜想到朝中文官,所规谏的奏疏内容是什么。

阅读大明第一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