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红楼:从飞将军到摄政王!

第十四章:党争开始,朝堂风波起端倪!(求鲜花,评价票!)

  • 作者:红楼皇帝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9-19 14:27:56
  • 字数:3842

官员三年入京朝见,也就是所谓的京察,是大周朝官员政绩考核的一种制度。

一般像是平时的早朝,一拜或者二拜之后长跪,然后等待皇上的玉口。起身,拱手侍立就可以的。

往常,他这样小小的官员,是万万见不到皇上的,也没有资格,来参加御前会议。

可今天,天子开恩,给了他这个恩典,现在,又有机会来了。

可今儿个,皇上竟然没开口。

所有百官卑劣贪鄙败坏官纪的,便弹劾他。

所有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现成章法、企图进用的,便弹劾他。

遇上朝觐、考察,同吏部主管确认贤能与否、官员升降!

作为都察院的一名普通都事,虽说已经是京官,人人羡慕,但快步入不惑之年,还是一个正七品的官员。

赵薛浚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们督察院,职责就是专属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

所谓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

可另一边,隆治皇帝,又是大周的掌舵人。

自己皇妹,除了年龄长贾瑛了一些之外,确实是才貌双全。

14:党争开始,朝堂风波起端倪!

本是天子耳目风纪的部门。

所有大臣奸邪、小人结党、作威福乱政的,便弹劾他。

叩头至地三次,这叫叩,然后等待皇上的玉口。起身,拱手侍立。不过这种场合,一般是官员三年一次的入京朝见,贡士在殿试、传胪时行礼。

肃穆庄严的奉天殿之中,回响起了山呼万岁的声音。

在大周朝,对皇帝最大的礼是五拜三叩头,也就是长跪,俯首至手五次,这叫拜。

这时候,忽然就有钻营之辈,想到了什么。

人群尾部,有人耷拉着眼皮顺着笏版,忽然看到了竟然有人——没有行礼!

他们都察院官员的职责,就是作为科道言官,弹劾百官!

哪怕这个官员有功绩在身,弹劾说不定更好。

搏一搏,他这个正七品,可以在不惑之年来临之前,更上一层楼!

再上一层楼,说不定就可以得到天天面见皇上的恩宠。

机会和资源自然是更多!

何况,他昨儿还参加了内阁首辅,严阁老,严惟中一个重要门生的家宴,得到了一点消息。

那就是听闻当今有不少勋贵,和今儿早朝要嘉奖的少年,有着不同程度的交恶。

而且听说,今儿个有好多人,要弹劾贾瑛。

自己做个开头,那么以后自己就是科道言官新风向标,地位自然会自然而然提升!

天时,地利,人和!

赵薛浚,你的机会真的来了!

抓住它。

想想前方,是鲜花锦簇的坦途!

是通往朝圣路的康庄大道!

热血涌向大脑。

他抓着笏版,猛地朝前一跪。

“圣上,臣督察院都事赵薛浚!冒死弹劾,臣弹劾飞将军贾瑛,殿前失仪,竟不行跪拜之礼!”

出头鸟来了!

这是众位明白人的心里话。

不知道是谁给这个小小的七品官员勇气,竟然敢去弹劾贾瑛。

不过想来是某位大佬的拱火之作。

掌印大太监,也就是内相戴权,在隆治皇帝耳边轻声耳语了一番。

隆治皇帝眼睛眯了起来,看向了御座下方,跪在那里的老人。

年迈的内阁首魁严阁老,严惟中,正在谨小慎微的跪着,花白的胡须都快落在地上了。

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有意思。

这朝里的党争,也真是有意思呢。

当然,对于隆治帝来说,没有所谓的奸臣或者忠臣,只有有用之臣。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奸臣,忠臣,好比黄河长江,都是水,在隆治帝看来没区别,就好像臣子,只要是有用之臣,没有什么区别。

正所谓,贤时便用,不贤便黜。

只是三年了!

自己刚刚提拔的贾瑛,这位飞将军也是刚刚班师回朝,还没有经受过什么封赏仪式,就早早的被人弹劾开来了。

正常逻辑来说,有这么一位新贵任务,朝中各个党派,会极力争取才对。

上来就弹劾……

隆治皇帝的眼睛眯了起来。

作为大周王朝的权力核心,他想的事情更多一些。

若此事,真的是有内阁首魁严惟中发起的重逢,要么,就是向他这位皇帝表达自己没有想拉帮结派,控制朝堂;

要么,就是已经拉帮结派,这一个党派,是反对新贵产生的党派;

要么,就是有人借助严惟中之手,实际上发动弹劾的并不是严惟中,他不过是做了一个靶子;

要么,这个人还是严惟中,他以为自己不知道他会认为他是靶子,恶人先告状,装作无辜的样子,这样结果更坏,说明他的心,还是朝着太上皇老一派的利益……

“戴权。”

“老奴在!!!”

……

……

是那个上午的银甲少年!

摽梅之年,也是风华正茂。

“臣等,见过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阅读红楼:从飞将军到摄政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