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水浒:我是武大,我在大宋烧大席

第四十四章 杀气

  • 作者:忙忙碌碌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9-27 02:42:17
  • 字数:3396

潘金莲趁机向前几步,走到街坊群中。

但西门庆还是一步不停跟上,在左近小声述说衷肠。

四周的街坊知道事情经过之后,也是一个个兴奋无比。

武大就是在众人的恭喜声中,一径到自家门前。

潘金莲恨的牙齿痒痒,恨不得身上有把剪刀,把这无赖舌头给剪了。

“咱们阳谷要出个名厨了,两个知县大官人给他这么大脸面,不光是咱们阳谷,还有郓城,高唐州,孟津,四周都会传扬开。”

“没准将来武大能到东京城,开个不比巩楼小的大酒楼。”

“武大,不不,武东主,恭喜了啊!”

身后是高高举起的两个木制楹联,然后是两人抬着的大型匾额。

“两位知县大人给武大赐诗,赐匾?”

“这一次县衙包席武大可出大风头了啊。”

得把编好的情话再说一说。

就在此时,街角突然灯火通明。

一般来说,大宋的夜晚除了逢年过节和特定场所,比如赌坊和瓦子,其余地方还是以昏暗为主调。

但无论如何,西门庆也是发了狠劲,不能就这么放这小娘子走了。

“可不是么?白院首也在队里,你看他满面春风的样子,和武大手拉着手走。”

“武大就是白院首荐到县衙的,武大出风头,也是白院首有面子。”

李婶,王婶,刘老汉,街坊们都闻声而出。

但昏礼是黄昏时,这时候基本上就在家里开宴了,哪有还在街上的?

况且也没有嫁妆,花轿等物。

队伍越来越近,街坊邻居也是越聚越多。

更近一些时,人们才恍然大悟,接着就是一阵哗然。

也是在街坊众人最前看到了潘金莲。

潘金莲此前一脸羞恼,一直在向人群中躲避。

看到武大来了,潘金莲如释重负,满脸欢喜。

一个高帅男子看了武大一眼,眼眸中满是鄙夷之色。

向武大轻轻一笑后,西门庆便是闪身走了。

“他娘的……西门庆?”

剧情的惯性吗?

武大笑容依旧,眼眸深处却是有森森杀气。

“好了好了,大伙儿散去吧。”

也是热闹了半个时辰,天已经很晚了,再下去就是扰民了。

知县大人派人来问,那就是刚得的脸面又自己给丢了。

白院首见好就收。

另外也是看到了闪身进屋的潘金莲。

不好打扰小夫妻二人相聚。

白院首吆喝之下,看足了热闹的闲人街邻纷纷散去。

众人还议论着武大的本事和好运道。

不乏羡慕之词。

也有一些人开始打听武大还要不要人手,此前他们就听说武记食肆的工钱不低。

但一直担心武大是昙花一现。

现在看来,武大不光能撑住武记食肆,估计未来不久还会扩大规模。

这样一来,到武记打工就成了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郓哥,马三,马六,包成和刘坎等小家伙,脸都笑烂了,手掌心也是拍的生疼。

他们是跟随武大最早的一批。

若武大腾云而上,十年八年过后,他们可能会成为掌柜或副掌柜之类,到时候不光是收入高,在阳谷除了官人豪绅之外,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至于闻讯赶来的程明德和李涯,两个大厨一直给武大当助手。

武大去县衙包席,他们得留在店里应付生意。

听完了郓哥转述的菜单和烧制河豚的经过,两人都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种事,说说简单,真做起来没几个敢的。

一口汤,一口肉下肚。

十分钟内,生死立判。

扪心自问,自己敢不敢?

答案是真的不敢。

就算武大教他们怎么炮制河豚,估计没有几年功夫慢慢适应和加强心理素质,昨晚的场面,他们还真是应付不来。

李涯道:“东主不愧是东主,冠绝皇宋,真的当的起。”

程明道道:“我有个兄长是在东京棉楼当大厨,向来自负的很,不过我看他比咱们武东主差远了。”

郓哥一脸自豪的道:“那可不,咱们东主是最强的。”

马三道:“啥时候开大酒楼啊?”

李涯捻须盘算了一会,笑道:“东主不久前还只是卖炊饼,手头银钱怕是不多,还得攒一阵子吧。”

火把亮光下,一脸得意的白士其揽着武大向前而来。

阳谷还毕竟只是个县城。

天黑之后,这样吹吹打打,灯火通明的情形,除了昏礼也就没别的了。

阅读水浒:我是武大,我在大宋烧大席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