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朕乃一代圣君

第30章 杨廷和之践行

  • 作者:皇家雇佣猫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3-30 18:13:17
  • 字数:5974

至于知府这个官,大体上来讲,要么是中央六部属官外放,要么是同知(知府下一级)升任,再或者就是平调。

杨廷和这样的情况属实不多。

杨府里头的刚刚十岁的杨慎还不明白大家为什么都有些不开心。

父亲一如既往的沉默不语,只是吩咐管家:“收拾东西,择日出发吧。”

但朱厚照没办法,部属堂官他实在是不熟悉,他更愿意将自己看重的人放出去历练历练。

诶?你猜这么着,大家又会掉转方向,觉得去地方为官好了。

所以说,这世间事啊,有时候也玄妙。

传旨的宦官走了之后,

所以一定要挑选适当的官员任职,对官员本身也是一种锻炼。

这个意图,他心中是有了,只是不说,先做,先以‘为民做实事’的名头去忽悠,

人性就是这样的,你要上来就大面积这么干,那谁也受不了。

朝廷会讲究南人官北,北人官南。就是说不要到自己的家乡去为官,杨廷和是四川人,安排在山东便是此道理。

同时,会讲究一点‘内外皆历’,就是京官也到地方去做一做,但是相对来说都是的各部部属堂官,他们多少有些为政经验,也熟悉大明的律法,适合往下派,培养培养。www.tuxu.org 不格小说网

然而在前途上,那是拍马也赶不上杨廷和这样的清流。

文官制度自秦汉以来到明朝的时候,其实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了。

你要慢慢的温水煮青蛙,那似乎又可以接受了,反正一个两个的也犯不着和太子顶牛,

之后再提拔官员时,故意选择那些有地方主政经验的重用,

这样的人物,虽然说只有六品,但在明代品级低但位置好是常见现象。

然而实际生活中,普通人见个县高官都难,这在古代也就是七品官。

所以在乌央乌央熬不出头的官员群体里,杨廷和绝对妥妥的大佬,传说中的人物。

而且他要慢慢改变这种风气,以后朝廷重要的职位一定要有地方主政经验。

知府是正四品官,掌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权力不可说不大,是真正的百姓父母官。

“是,老爷。”

杨慎仰着脑袋看着父亲,他的头顶扎了一个土包,可可爱爱的,“父亲,咱们要去哪儿?”

“去青州。路上要花费许多天的时间,你去找几本书带着,为父正好教导你几日。”

不多时,

安静忙碌的杨府门口忽然出现一个人。

原本杨廷和都在屋里待着,但今日却怎么也坐不住,这是人生的重大关口了。

到过山顶的人可能会泰然处之,向上爬的则杂念太多。

于是在屋外这么一晃悠,正好瞧见张天瑞拎了一壶酒出现。

“文祥先生?!”杨廷和是怎么也不会想到张天瑞竟会上门。

“我想着同僚一场,怎么也要上门为介夫送行,应该不会觉得我过于唐突吧?”

杨廷和赶紧邀人进门,“文祥先生哪里的话。我这是离京,不是升任。这时候愿意上门,何来唐突之说?”

世态炎凉,冷暖自知。

他从太子府被撵走,这是弃用的表现。

自然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就是杨廷和自己也没想到,一向平淡交往的张天瑞会在这样的时刻出现。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的便是如此了。

“文祥先生身体好了?”

“基本好了,我准备明日去拜见殿下。”

说起殿下,杨廷和的心中是百般滋味。

张天瑞也是个知性之人,拎起酒壶就开始倒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介夫,这个时候就不要多想啦。文才如李太白也有失意之时。”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杨廷和默念着这句诗,随后一饮而尽,

接着盯着杯底说:“此次转任地方,我个人是没什么怨言的。只不过太子贤名日盛,古来罕见,心中实在是有些舍不得。以后文祥先生倒是可以日日领会。”

“我?”张天瑞笑得坦然,也有苦涩和无奈,因为太子不是很欣赏他,“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大约也提不动刀了。”

他说的是陆游的《金错刀行》: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原本说的是豪放之气,到他嘴里一点力量也没有了。

杨廷和也能感觉到张天瑞心志已枯。

原本倒也没什么,但今日张天瑞愿意上门践行……按照君子以城交往的性格,有些话他也不吐不快了。

“文祥先生,觉得太子如何?”

“忠厚仁义、孝顺明理,将来或可成为昭皇帝(明仁宗)那样的仁德君主。”

杨廷和几杯酒下肚,胆子也大了起来。

“这是德。才呢?”

张天瑞不解,“才?介夫此言何意?”

杨廷和心中有一份感叹,缘由就是太子之才,“东宫出阁讲学疏,可见殿下把握朝政之微妙,与詹事府吴大人决意相争,可见殿下才思之敏捷。再有罚刘瑾时的狠决,护张永时的果敢,如此气吞山河之势,分明就是英主、圣君之气象!”

“听说……是听说了些,有功不尽归于上,有过不皆诿于下。闻所未闻呐。”张天瑞摇着头说话,语气里满是赞叹。

话头对得上,杨廷和便更为起劲,“更为关键的是,殿下是教他什么,学什么。王鏊王大人,教了一句‘为人君,止于仁’,殿下便救下两名宫女,再教一句‘民心不可违’,殿下又坚持以百姓之事为大事。”

“孩子嘛,总归是教什么学什么。”

“是了!就是教什么学什么。”杨廷和一拍桌子,忽然起身作揖,“往后你身处东宫,还望辅殿下以正道,此后我大明亦必可重现仁宣盛景!咱们碰到这样一个明主,何须灰心丧气?所谓待时而动,介夫以为,如今正是你我等待的时机。”

说白了就是八个字:得遇明主,施展抱负!

张天瑞被说的心潮激荡,他其实是准备退休的人。

但现在似乎又有些意气风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嗯!

这样杨廷和心中也舒坦一些,

他自己要帮太子,还要找人一起帮太子,这就是忠了心的人会干出的事儿。

张天瑞一朝燃起希望,马上就关心正事,“对了介夫,听说太子殿下那日微服过后,得知民间百姓生病求治无门,正欲开办一座医学宫,到时,招贫家子弟入学,为他们谋得生路的同时也可增加大夫的数量。”

杨廷和自然是知道这事儿的,

“我也听说了。不过殿下应当知晓,百姓求治无门的关键在于贫穷,大夫数量再多又有何用?不过……这也就是殿下做得妙的地方了。”

“他应是知道多办一个医学宫只是治标不治本,因而以这种不正式的方式传递出想法,不留字、不落纸,实在办不成再说。与此同时也算是对吴大人批评的一种回应。不过……殿下不是那种只玩术、舍弃道的人,我相信殿下是真想做成此事,所以殿下在等。”

“等?等什么?”张天瑞眉头皱起来。

“等一个人想个好法子,既能全了殿下的心思,也能解决百姓之困,哪怕只是稍作缓解,也是大功一件!”

这话暗示十足,你张天瑞不是觉得自己在殿下心中没那么重要吗?

现在机会来了,可不要给你机会你不中用!

=====

追读500,投资300.

什么意思==

竟然一半的人觉得我达不到后面的成就。

这个官儿任务繁重、面临情况复杂,没有一定的能力只会念几句‘之乎者也’是当不好的。

杨廷和不仅是清流,还是詹事府的官员,属于高级干部储备库,是那种太子每日能见到、皇帝细想能说出名字的终极大佬!

不必觉得惊讶,许多人历史读多了,觉得侍郎嘛,只是个二把手,算不上什么官儿,上朝的时候说话还得往后靠一靠。

阅读朕乃一代圣君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